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謀略的六個層次(下)

【謀略第四層:具體】

"具體"在這裡是指呈現出像物體一樣有形貌體式的意思。

謀略只有到了這種有形貌體式的境界才算開始進入高層謀略的世界。

這種層級的謀略通常是組群式,一個大謀略之內還包括著許許多多的子謀略。各個子謀略間結構緊密,上下左右聯成一體,展現出特殊的形態體貌。


如我國古代歷史上楚漢相爭時劉邦動用的"攻圖取勢"大戰略,也可算已達"具體"境界的謀略,這個戰略是由一個轅生向劉邦提出的。


故事是這樣的:劉邦被困,不得已採用陳平密計,放婦女出東城,自己西出洛迷。

他逃抵成皋,在關中招集兵馬。

正準備回攻萊陽時,有一轅生來向他獻策說:"大王不必再往萊陽,但叫出兵武關,南向宛洛,項王必慮大王復襲彭城,移兵攔截,萊陽自可解圍,成皋亦不致吃緊。

大王遇著楚兵,勿戰,與他相峙數月,一可使萊陽成皋暫時休息,二可待韓信張耳平定東北後聯合趙、燕、齊兵力前來會師,然後大王再還萊陽,合軍與戰。

我逸彼勞,我盈彼竭,還怕不能破楚嗎?"

換言之,轅生建議劉邦的戰略是"借一面攻擊、一面牽制","一面牽制、一面占地"取勢,然後逐步完成全面大包圍的連鎖戰略。這個戰略後來使劉邦大獲全勝。


首先我們來看"一面攻擊、一面牽制"。它有兩個方面:一面是劉邦向南攻,作勢逼近彭城,系借攻其必救之計,引項羽移兵南下攔阻,其目的在一面牽制萊陽成皋占優勢的項羽,疏解萊陽的壓力;另一面則幫助韓信乘虛在東北一帶攻城掠地。


再說"一面牽制、一面占地"。劉邦一面在萊陽成皋一帶纏住項羽,一面派韓信攻取韓、趙、齊等地,系一面占地取勢,一面也在分散項羽的主力,這樣回過來也可緩和劉邦在萊陽被項羽圍困的危險。


像這樣"一面攻擊、一面牽制",又"一面牽制、一面攻擊"取勢,等到在外圍之勢坐實之後,再從四面八方包圍過來,交互使用侵削和打入,不斷壓縮項羽的勢力範圍,削弱其戰力,進而徹底將其擊潰的戰略,就是所謂"攻圖取勢"的戰略。它是有時間、有空間的戰略聯合,就有"具體"的意味。

【謀略第五層:坐照】

"坐照"比"具體"更高一層,謀略到達"坐照"的境界,已開始從具體轉入不求形似,甚至進入本體無形的境界。
這裡所謂"不求形似",即是指不刻意去求謀略形體是什麼,而是將形體沒於胸中?穴擔任意出之則又皆能與形體契合?雪,這是神情超脫在形體之外,又寄於形體之中的境界。


謀略要入"坐照",有一個基本要領,就是要設法儘量拔高謀略的高度。

怎麼拔呢?芽就是把"具體"抽象化,"具體"經抽象之後層次就會拉高;

層次拉高,就能往下關照到更多更廣的"具體",然後掌握全局,所謂站得高,視野闊也。


諸葛亮胸有成竹,指點江山,真正達到了利用天下情勢,處理天下糾紛,操縱天下的局勢。

如果他不能周密細緻地衡量天下權勢的變化,不知道各派人馬的強弱虛實,不清楚各人的真實想法,就不能了解隱蔽的真相和瞬息萬變的世情。

【謀略第六層:入神】

"入神"是用謀的最高境界,這境界用圍棋中的術語來說就是"局上無子","局前無人"的意思。


何謂"局前無人"呢?簡單地說,就是在與人對弈時,心神融入對手的"思想流"中,能全程了解對手任一舉動的目的與動向,好似自個在對弈一般,這就是"局前無人"。


用謀如果到了"局前無人"的境界,一來噎消解敵我對立的立場,把對手內造化;二來將雙方棋局消融於更大的一個棋局中,使整個對弈產生合致的自發性需求,彼此相生相剋、相輔相成,好似形成獨立的有機體一樣。


"入神"與"坐照"主要的不同也表現在此。"入神"是滲入對手,使對手自發地內化於大局之中,"坐照"則雖已超越形體之外,洞察全盤棋局,但敵我雙方仍是對立的,只是屈服對手的手段已趨於無形而已,但始終尚未達到消融對手之力於同一大局之內的程度。


它們共同的特點就是謀略從外觀上噎出巧入拙,一旦被施用,往往能使謀略本身從施用主體獨立出來,變成一個超越原主體,而又有客體自動參與的自發性機制,持續不斷地產生約制力,發揮長久控制對象的目的。


"入神"的實質是達到了物我兩忘的境地。謀略者將對方的一舉一動瞭然於胸,對方的計謀猶如己方自問自答,如此之下,勝負早就可辨。


《孫子兵法》有雲:"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這段話講得非常精彩。所謂"知彼"包含許多內容,有對對方將領、士兵、武器裝備及作戰能力等等各方面的全面而又綜合的了解;"知己"比"知彼"更難,正所謂"當局者迷"就是這個意思,人們對自己一般都很難有客觀的了解和評價,如果真能做到知己知彼,對敵我雙方都有深入了解,那就無往而不勝了。其中非常關鍵的是要抓住敵方主帥的特點,把握住對方主將就掌握了主動權,即使己方實力遜於對方,那也不會吃大虧。敵方主帥的性格、心態、謀略是需要了解的方面,這是首要任務。


三國時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對峙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對於諸葛亮來說,司馬懿是個勁敵,生平罕遇,但諸葛亮的才智謀略遠在司馬懿之上,因此諸葛亮並不畏懼,只是嚴加提防。

而司馬懿深知自己不如諸葛亮,所以非常小心謹慎,雖然屢敗於諸葛亮之手,但每次都還能重整旗鼓。

一次司馬懿高掛免戰牌,拒不出戰,諸葛亮便派使者前去給司馬懿送上一套女人的服飾,還有一封極盡嘲笑的信。

司馬懿大怒,但臉上卻微笑著說:"諸葛亮竟把我當成女人,可笑!"隨後竟然吩咐重賞來使,同時他向來使了解諸葛亮的飲食起居情況,使者老實地回答:"丞相鞠躬盡瘁,日夜操勞,非常辛苦,吃得又很少!"司馬懿心中高興,說道:"諸葛亮確實忠心耿耿,而且盡職盡責,但是支出的多,吃的又少,身體肯定會垮掉。" 使者回復諸葛亮,諸葛亮長嘆:"司馬懿知我甚深。"結果,諸葛亮不久就因為勞累過度,病逝於五丈原。
這兩人彼此都知根知底,所以旗鼓相當,諸葛亮雖占據很大優勢,但司馬懿胸有成竹,諸葛亮終於在消耗戰之中耗盡了自己的體力與精力。這個勝負就是建立在充分的知己知彼的基礎之上。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新浪博客-龍哥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0816/215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