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超奢侈特供 專設電視頻道僅供毛澤東一人看 播什麼

—太奢侈 專設電視頻道僅供毛澤東一人觀看

1974年10月底,中央電視台調集一批業務骨幹和技術尖子,攜帶一整套直播設備,南下長沙,為病中的毛澤東提供電視節目。
      開始一段時間,毛澤東想看什麼,就通過湖南電視台的公共頻道看,這一點嚴格保密,湖南觀眾是不知道的。毛澤東最初點的大部分是湘劇、花鼓戲移植的「革命樣板戲」,如《沙家浜》《紅燈記》《智取威虎山》等。
      當時節目的傳送方式是通過湖南電視台發射,毛澤東在電視中收看。因為節目內容都很「革命」,所以一般觀眾很難察覺出什麼異常。不過也有例外,據當時中央電視台的工作人員回憶,有一天,剛剛播完一個節目,毛澤東打電話要求馬上重播一遍。同一個頻道,同一個節目,連續播出兩次,恐怕是史無前例的。就在節目重新播出的過程中,電視台接到了許多觀眾的反映電話,工作人員只好向觀眾解釋是「安排失誤」。
      這一變動給工作人員帶來了一系列問題﹐且不說排練這些戲調集演員需要時間﹐更重要的是不能讓普通觀眾看到這些「反動」的節目。於是﹐中央電視台派出專家﹐與湖南電視台一起晝夜加班﹐改裝好發射機﹐專門為毛澤東開闢了一個「第五頻道」。
      然而﹐當時的技術還不能保證這個信號只被毛澤東的電視收到。一試播﹐馬上有接收到的觀眾打電話來質問為什麼播舊戲。工作人員開始向觀眾說是誤收到了香港信號﹐觀眾卻不上當﹕「明明是湖南那個播音員的聲音嘛﹗」
      後來﹐技術人員決定﹐為毛澤東一個人搞有線電視。於是攝製組在與毛澤東臥室只有一牆之隔的地方架好設備﹐請演員來這裡現場演出﹐毛則在隔壁通過一台26英寸監視器收看。
      1975年初﹐毛澤東的精力還比較充沛﹐他幾乎每天晚上都看電視﹐而且要看到深夜﹐中間從不休息﹐有的節目要連續看四遍。當時錄製節目的一位電視台工作人員回憶說﹕「有一天已是深夜一兩點鐘了﹐大家都噎進入了夢鄉﹐突然一陣哨音把我們驚醒﹐接待處打來電話要求馬上送節目。我們像部隊搞緊急集合一樣﹐邊穿衣服邊拿劇本﹐跑步來到會議室﹐只幾分鐘﹐一切準備就緒﹐演出就開始了。」
      1975年2月3日﹐毛澤東離開長沙﹐返回北京。為毛澤東錄製節目的攝製組的工作人員也隨後返京﹐並馬上投入到第二階段的工作上。這一階段的工作任務主要是錄製一批各種藝術形式的短小精品節目﹐例如侯寶林的相聲﹑閔惠芬的二胡﹑劉德海的琵琶﹑蔡瑤銑等人的崑曲等。
      1976年初﹐先前曾為毛澤東錄製節目的中央電視台的工作人員奉命第二次南下長沙﹕這一次任務仍然是為毛澤東錄製家鄉戲。所不同的是﹐1974年他是在長沙看﹐1976年則是在北京看。工作人員每天錄製的節目﹐都是由第二天的專機送往北京。
      這次工作人員以錄製傳統的湘劇﹑花鼓戲為主﹐當然也有一些京劇。劇團翻箱倒櫃﹐把幾十年的老底都悉數搬出﹐演員陣容也空前強大﹐有些噎退休甚至噎改行多年的著名老藝人紛紛被請回來﹐重返舞台。
      開始一個階段﹐工作人員以錄製完整的全本大戲為主﹐如湘劇《生死牌》《百花記》﹐京劇《玉堂春》《紅鬃烈馬》等等。大約從5月份開始﹐北京方面對劇碼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要大戲﹐只錄小戲﹐不要悲劇﹐只錄喜劇。這是因為當時毛澤東的健康狀況不容樂觀﹐他噎沒有精力看大作品﹐也不喜歡悲劇。
      1976年9月9日﹐毛澤東病逝﹐專為他錄製電視節目的攝製組也就解散了。文﹕金海觀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2/0129/234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