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民生 > 正文

血汗工廠玩不轉了 東莞鞋廠招聘4天只招到4個人

 很多企業節後缺工正想方設法招聘,但目前求職者太少且大多在觀望

  1月31日,厚街赤嶺東明路,一些企業在路邊擺攤招工  周天寶 攝

  過年長假已經結束,返莞務工人員逐日增多,今年東莞企業第一次招工高峰已經開始。

  昨日,記者兵分多路,赴厚街、高埗等鎮街工業區了解企業用工和招聘情況,發現眾多企業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用工荒和招聘荒。

  記者了解到,稀缺工種涉及普工、技工、文員等多種類型,有些企業招聘一天甚至招不到一個人。

  招聘4天只招到4個人

  昨日,在厚街赤嶺商業街上,有30餘家企業和工廠在此擺攤招工。

  與往年不同的是,來此尋找工作的人並不多,有的企業招聘處一個小時甚至連一個人都沒有。

  厚街大森鞋材有限公司是綠洲企業在東莞建廠三年後新建的一家分廠,平時公司有4000餘人。

  昨日,負責招聘的人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明顯感覺人少了許多,招聘工作很不理想。

  「去年這時候,我們一天可以招聘200多人,今年人太少了。」該人事工作人員說,他大年初六就在此招聘了,至昨日已有4天,只招到4人。

  該人事工作人員表示,為了能招到員工,企業還特別建設了幼兒園,以方便務工人員子女上學。

  綠洲鞋業公司

  加薪設幼兒園也難招人 招了150人 報到的只有60人

  在赤嶺招聘現場,綠洲鞋業公司負責招聘的郭小姐說,年初公司準備擴大廠區和生產線,但很多工人回家過年還沒回來,只好通過招聘來增加人手。

  「六廠能否開工,也要看這次的招聘結果如何。」郭小姐透露,公司在招人時,推出了很多措施,不僅提供至少2500元的月薪,今年還專門在廠里開設了幼兒園等。

  「到今天為止,我們已經招聘了5天時間,每天都能招到150人左右。」郭小姐說,但真正到廠里報到的只有60人左右。

  「他們大多都還在觀望,比較哪家廠的條件好。」郭小姐說,招聘時,大多求職者只是路過看看,很少主動前來諮詢。

  她覺得,從目前招工的情況來看,企業用工情況不容樂觀。


茶山工業園大漲工資 提前儲工
http://news.sun0769.com 2012年02月02日 07:08  東莞陽光網   0人參與 | 0條評論 字號:T | T

  龍年剛開年,茶山工業園內的企業已經全部加入到了一年一度的招工大戰當中。茶山工業園擁有數十家食品企業,記者昨日走訪了解到,截至正月初九,該工業園內的企業員工返廠率已經普遍達到85%左右。雖然員工返廠率維持高位,但由於業務擴展急需勞動力,這些食品企業在招工問題上依然絲毫不敢怠慢。
  食品企業大幅提高工資
  按照慣例,每年年初都是食品企業的開工淡季。但是本報記者調查了解到,一些食品企業依然存在用工缺口。華雪食品有限公司位於茶山工業園內,據其人力資源部主管李先生介紹,現在員工返廠率已經達到85%,但是用工缺口尚有20%。
  華美食品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周經理提到食品企業招工困難時表示,食品企業相對於製鞋等其他勞力密集型行業而言,勞動強度要小很多,加班時間也很少,因此,在薪資待遇方面並沒有太大競爭力,也削弱了對工人的吸引力。
  為了吸納工人進廠,茶山工業園內的許多食品企業都不同程度上調了工資水平,最高上調幅度達到了30%,以求縮小與其他行業的工資差距。不過,周經理認為,食品行業是剛需行業,訂單相對穩定,勞動環境相對也較好,工資待遇平穩,這些更能吸引80後、90後等更看重軟性實力的工人。
  企業儲備工人備戰旺季
  正是由於對東莞用工形勢趨緊的預判,茶山工業園內的多家企業今年不約而同都準備儲備大量普工和技工,以期應對旺季開工的員工需求。周經理介紹稱,今年,華美未雨綢繆,已經和鬱南縣及廣西巴馬縣兩地簽訂了合作意向書,兩地每年將會為華美提供約定數量的工人。
  聖心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聖心」)董事長盧汝滔介紹稱,今年聖心會招聘大量的儲備工人,淡季時公司出錢對他們進行培訓,並正常給他們發放工資。
  更加注重軟性文化建設
  盧汝滔提到了聖心在鬱南縣招聘時的一個細節,許多工人在詢問完企業的基本情況後,都諮詢了是否有住房公積金。盧汝滔說,「之前,當地前來應聘的工人許多都不清楚公積金是什麼,而現在,已經將其作為必要條件,這說明員工對自身訴求越來越看重。」
  除了上調工資之外,茶山工業園內的食品企業負責人在受訪過程中,也不約而同地提到了企業文化對於提高員工歸屬感的重要性,並特別強調企業應該加強軟性實力的建設。



廣州老闆大嘆「招工難」:說普通話的員工全「跑」了
http://news.sun0769.com 2012年02月02日 03:48  東莞陽光網   0人參與 | 0條評論 字號:T | T


  ■「春風行動2012」首場徵才會並不火爆,不少應聘者都抱有觀望心態。記者黎湛均/攝

■徵才會上,兩名女士在認真地搜索適合自己的工作信息。記者黎湛均/攝
  廣州市「春風行動2012」首場外來工回鄉返崗專場徵才會,昨日在廣州市人力資源市場服務中心開鑼,50家企業提供了約1500個崗位。與招聘單位的熱情相比,現場搵工者卻顯得相對冷清。有求職者就表示,廣州的工資競爭力並不強。調查顯示,節後廣州用工缺口11.38萬,缺口前三行業分別為製衣、電子電器和食品製造。
  企業
  「這次不打算招外省員工」
  廣州某辦公設備經營公司老闆李先生一見記者便大吐苦水,「過年我們公司說普通話的全『跑』了。」他說,去年公司僅有的3個外省籍員工,均在過年前辭職,年後又陸續收到8名省內員工的辭職簡訊和電話,「他們都不想回廣州工作了。」說到這,他掏出手機給記者看員工的辭職簡訊。對此,他「心有餘悸」地表示,「這次招工不打算招外省員工。」
  他說,「往年也有離職情況,但一般只有2到3個,今年員工離職現象更加明顯,一下子走了11個員工,讓我們公司怎麼營運?」記者了解到,李先生的公司共有42名員工,而此次過年卻讓他損失了眾多「精兵強將」,公司缺口人數達到四分之一。
  李先生和女兒鬱悶地坐在招聘展台前,見搵工者便發放企業宣傳單,並主動招呼搵工者前來應聘。「以往可以收到厚厚一沓簡歷。」李先生用大拇指和食指給記者比劃,而昨天整整一個上午李先生卻只勉強收到5份簡歷,他搖搖頭感嘆道,「只招到了2名合適的人選。」

求職者
  「廣州工資競爭力也不強」
  來自湖北江陵的方先生,昨天也和朋友來到了徵才會現場,汽車裝備「科班出身」的他,此次卻想尋找養殖類型的職業。
  「我老爸前幾天打電話過來,要我回家,說在江陵做汽車裝備工作也可以拿到2000的工資。」他告訴記者,「我目前在廣州做汽車裝備工作,只能拿到2400左右的工資,沒啥前途。」動輒上萬的房價和不斷上漲的物價,使來自農村的他倍感壓力,他表示,「在廣州工資競爭力也並不強,不如回家。」
  父母從事養殖工作的他,打算最近找一個養殖工作,「子承父業」,「學學經驗,見見世面,遲早都是要回家的!」
  專家
  高技月平均工資至少3500元
  「月工資3000元以下的企業,我不會考慮。」身懷技藝的高級技工王先生此行搵工的目的,是找到一個月薪4000元以上的工作。王先生老家在四川瀘州,從事了13年焊工工作的他自信滿滿地在徵才會轉了一圈,「暫時還沒有看到合適單位,之前徵才會有企業提供了保本3200元的工作,我並沒有答應。」
  據廣州市人力資源市場中心主任張寶穎介紹,2012年新招聘的廣州高級技工月平均工資隨著經濟、物價的增長,已經「水漲船高」,達到3500—4000元,相比去年3200—3700元增長不少。
  調查
  節後首月廣州缺工11.38萬人
  用工缺口前三行業為製衣、電子電器、食品製造
  在徵才會後,張寶穎通報了全市去年的整體用工情況。他說,2011年廣州市勞動力供需總量為472.5萬人次,相比2010年494.1萬人次的供需總量下降了4.37%,登記招聘崗位和登記求職人數相比2010年度均有所減少,分別下降5.09%和3.39%。
  招工難就業難一直存在
  對此,張寶穎分析,2011年求人倍率(即勞動力市場需求人數與求職人數之比,它表明了勞動力市場中每個崗位需求所對應的求職人數。)為1.34,即平均1.34個崗位對應1個求職者,相比「亞運年」2010年的1.36的求人倍率下降了2個百分點。而2011年全年職業介紹成功率為28.6%,比2010年上升了2%,他說,「這證明求職者求職相對寬鬆,整個用工環境、找工作比以前有所好轉。」
  對於廣大企業大呼的招工難,他表示,從廣州市求人倍率分析,「招工難是存在的。」他同時呼籲理性看待招工難問題,「招工難和就業難是一種結構性用工矛盾,一直存在。」他表示,規範用工與合理的工資水平是留住員工的最有效的辦法。
  製造業用工缺口仍較大
  據市人力資源市場在去年12月到今年1月對330家企業的調查顯示,46.95%的外來工過年返鄉過節,九成以上計劃在一個月內返崗。按照比例推算,過年離任回鄉的農民工達169.2萬人,191.19萬人選擇留穗過節。
  「節後一個月(廣州)急需補充11.38萬人,比2010年、2011年都有所減少。」張寶穎同時強調,11.38萬的缺工數其實很少,只占到廣州市802萬從業人員的1.4%。
  調查顯示,50.61%的企業表示,節後一個月有招工需求;86.36%的企業表示,節後三個月有招工計劃,招工人數占到調查企業用工量的13.35%;17.18%企業表示將擴大用工規模,增加幅度為調查企業用工總數的8%。製造業仍然是用工需求缺口較大的企業,占到現有用工量的20%左右。用工缺口前三行業的分別為製衣、電子電器、食品製造

責任編輯: 鄭浩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2/0202/234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