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民生 > 正文

大學生結婚解禁7年 昔日校園夫妻現在過得好嗎

 
大學生結婚解禁7年 昔日校園夫妻現在過得好嗎 (圖)


  
校園夫妻要面對的不僅是愛情(圖文無關)


  大學生結婚解禁七年:昔日校園夫妻現在過得好嗎?

  按照我國法律規定:只要符合男22歲、女20歲的年齡要求,青年情侶即可成婚。因此,一大批青年大學生正處在適婚年齡。2005年9月1日起,教育部取消了對大學生結婚的限制,只要符合法律規定,在校大學生一樣可以和愛人一起,走上炫目的婚姻紅毯。婚姻,意味著愛、溫暖和責任,也意味著柴米油鹽、房子、孩子和所有瑣屑的家庭關係。到今天,大學生「結婚禁令」解除已近7年。

  再回首 ,那些曾經轟動校園的大學生夫妻,今天過得怎樣?

  為愛裸婚

  年輕爸爸慶幸結婚早

  2009年10月2日,22歲的大三學生晏煥義迎娶了女友梅曉芬。兩個月後,他們可愛的女兒晏紫櫻出生了。從此,晏煥義除了大學生、丈夫兩個身份外,又新添了「父親」這個角色。如今,結婚已有兩年半的他對目前的生活狀態比較滿意。

  「每天都過得挺幸福,很慶幸那麼早把婚結了。」說起自己的小日子,晏煥義的聲音中充滿了掩飾不住的快樂。他對記者說,先成家後立業,現在他完全沒有後顧之憂了,只需一門心思地工作,家人就是他最堅實的後盾。

  剛成婚時,晏煥義為了掙錢養家,常常在課堂與工作之間穿梭,有時甚至不得不優先選擇工作機會。為此,他曾失去了一個大學生應有的課餘生活,多少個周末、節假日,他都是奔波在打工的路上。通過兩年多的努力,晏煥義如今的生活終於穩定了。他告訴記者,自己目前在武漢一家婚慶公司工作,負責婚禮現場的布置和拖運設備,每月工資近5000元,妻子曉芬和母親在家帶孩子。雖然全家的經濟負擔都在晏煥義一人身上,但他笑稱「日子過得還不錯」。

  「我們住的房子是公司提供的,月租只要200元,水電費每月500多元。」晏煥義說,吃飯更好辦了,妻子就是專職廚師,每天為一家人做飯,伙食費每月在1000元左右。「我的工資雖然不是特別高,但我們的要求也不高,日子過得挺開心的。」晏煥義笑道,去年他還花6萬元買了一輛車,方便工作時拉設備。

  「在我們老家,22歲結婚不算早了。」晏煥義表示,雖然當年是因為曉芬有了身孕,不得不在大學畢業前就結婚,但他並不覺得自己太另類。「村里不少同齡人都結婚生子了,我屬於不早不晚的。」晏煥義說,雖然還沒出校門就成了家,在生活上有一定的壓力,但他還應付得過來。說起這段婚姻的收穫,晏煥義表示,家庭使他懂得了責任,磨礪讓他成長得更快。

  對於未來,晏煥義也早有打算:「在老家蓋座房子,在武漢安個家。」他說,如今女兒才兩歲半,有母親和妻子照看不需要太早上幼兒園,他也沒有特別的愛好,有了錢就能攢下來。」先踏實幹個幾年,等資金和經驗都攢夠了就自己創業。」晏煥義說,他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嫁給「高富帥」

  婚姻原不只兩個人

  「當初看他人長得帥又踏實可靠,家庭條件、工作單位也都不錯,所以義無反顧地從校園一腳跨進婚姻,現在才發現,結婚並不是我想像的那麼簡單。」大學沒畢業就嫁給現在的老公,25歲的廣西女孩陳玲(化名)告訴記者,結婚3年,她做了3年的全職太太,也和丈夫身後的整個「家庭關係」「智鬥」了3年。

  2008年,陳玲還是江夏一所高校的大三學生。在一次朋友聚會上,她認識了沉穩帥氣的武漢小伙王明(化名)。幾次接觸後,王明就對聰明漂亮的陳玲發起了「愛的攻勢」。彼時,作為學校里小有名氣的漂亮女孩,陳玲身後總是有眾多追求者。但當時已經工作的王明不僅溫柔體貼,而且有車有房、家境殷實。

  戀愛不久,王明和陳玲便開始了同居生活。雖然在此過程中,王明的家人曾因女方家庭經濟條件一般,對兩人的戀愛關係提出過反對意見,但令人欣慰的是,面對家人的壓力,王明一直表現得異常堅定,「無論家裡人怎麼說,他都是非我不娶。」陳玲說。

  相戀一年後,仍是在校大學生身份的陳玲就與男友王明領了結婚證,正式結為夫妻。「當時我的事只有幾個好朋友知道,她們都很羨慕我這麼早就找到了好歸宿。」她說,那時自己對婚姻生活滿是憧憬。「兩個相愛的人天天在一起,相看兩不厭,多美好啊。」可實際上,這種美好並沒持續太久。

  「那時候我正上大四,到處跑徵才會找工作。因為剛結婚心情一直很亢奮,所以並沒把找工作的事特別放在心上,工作也就一直沒有落實下來。」陳玲說,當時他們小兩口與王明的父母同住,找不到稱心的工作,陳玲乾脆在家當起了全職太太。

  雖然當時已為人妻,但嬌生慣養長大的陳玲並未很快適應自己角色的轉換。即使賦閒在家,她也很少主動承擔家務,時間久了,婆媳之間的摩擦不斷。 「我總覺得自己還是個學生,心理上沒長大,誰都應該讓著我。」她說,每次出現家庭矛盾,她總愛找丈夫訴苦,「有時候他深夜下班我也不管不顧,一定要他評理,做法實在有些幼稚。」

  漸漸的,陳玲發現丈夫對家裡的各種瑣事有些疲於應付,回家的時間也越來越晚。「那段時間我很痛苦,覺得婚後生活和自己以前想像的差別太大了。但我又不好意思告訴以前的同學。」為了挽救婚姻,陳玲開始寄希望於懷孕。幾個月後,她如願以償。

  「現在為了照顧孩子,我仍然沒有外出工作。等孩子再大一點,我一定要去尋找自己的事業。」陳玲說,當時被愛「沖昏頭腦」,「如果讓我重新選擇,我一定會比當時慎重。」

  大學生結婚

  近七成市民「不贊成」

  「在大學裡結婚?我可從來沒想過。現在沒房沒車,女孩子哪會輕易答應嫁給你?」27歲的武漢小伙子小楊在光谷工作,與女友相戀兩年,卻因房子尚未落實,婚姻大事也一直懸而未決。「不是她勢利,結婚總得有個窩吧,如果當初讀大學時有女同學願意和我裸婚,我現在也許不會這麼焦頭爛額了。」他無奈地半開玩笑說。

  「學生怎麼結婚?沒有必要的物質基礎,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說嚴重點不就是不負責任嗎?」34歲的公務員胡然(化名)去年下半年才結婚,雖然在父母的資助下,他早已過上有房有車的日子,但對婚姻和家庭,他仍然感覺「壓力山大」。「網上有一個統計數據:養一個孩子到上完大學,不早期教育、不留學,也要 50萬元,這還是現在的價格。大學生連自己都養不活就貿然結婚、生子,這是負責任的行為嗎?」胡然對校園婚姻行為表達了鮮明的反對意見:「我認為只有到自己認為可以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時,才會考慮要孩子。」

  中國社會調查所(SSIC)曾對廣州等11個大城市進行了1000位公眾電話調查,結果顯示,當問及「您對允許在校大學生結婚的規定是否贊同」 時,57%的被訪者表示贊同,認為隨著高考取消年齡限制,上大學時達到適婚年齡的人群會有所上升,教育部不限制大學生在校期間結婚,與法律政策相吻合,也更人性化。

  不過,公眾對新規定的讚賞並不意味著他們對在校大學生結婚讚賞。調查顯示,69%的被訪者不贊成在校大學生結婚。許多受訪者表示,如自己的子女選擇在上學期間結婚,自己還是會持反對意見,並會讓子女慎重考慮。

  全國知名社會學家、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尚重生表示,一些數據和案例顯示,「校園夫妻」多為兩個極端:要麼是家庭條件較好,沒有經濟負擔,感情合適了就順其自然結婚;要麼就是家庭條件較差,對生活沒有太高追求,在大學裡遇到合適的就趕快結婚。他認為,在大學結婚和高離婚率之間沒有必然聯繫。「校園夫妻」年紀小,從情侶到夫妻,生活從激情歸於平淡,他們面對的變量和不確定性都非常多,如雙方都比較「糊塗」,也許生活得還能非常幸福。如一方成長非常快,另一方卻依舊幼稚,這樣的婚姻「散場」的可能性就很大。另外,家庭的經濟情況和雙方家長的引導也非常關鍵。

  校方不提倡不制止

  專家建議要理智

  在校大學生結婚甚至生子,高校持什麼態度?

  今年3月18日,湖北大學外語學院研二女生宋振華因為家在外地,乾脆選擇從學校宿舍出嫁,一時轟動校園。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校學生還是應以學習為重,學校會按照教育部《學籍管理辦法》和《婚姻法》等相關法規嚴格管理,適齡的研究生經民政部門批准結婚的,學校會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和關懷。

  有高校負責人表示,近幾年武漢高校大學生結婚者確實存在,但是總體比例很小,對學校的正常教學沒有什麼影響。因為學生登記結婚不需要學校出具證明,所以具體數據難以統計。

  有「社會解剖師」之稱的尚重生教授認為,從法律上講,到了法定年齡結婚是每個人的權利和自由,大學生也不例外。每位大學生的人生、職業規劃不同,是否在大學時代完成終身大事也是每個人的不同選擇,沒有對錯之分。他並不反對「校園夫妻」,因為每個人對生活的要求不同。而「校園夫妻」是否幸福,取決於雙方的感悟能力和成長能力。能力強的,經過一次吵架就能矯正許多不良習慣;能力不強的,也可能因為一句話讓婚姻走到盡頭。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荊楚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2/0406/241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