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香港觀察:自主地放棄自主 男女關係的反射

如果說男女關係是香港許多問題的縮影,相信沒有人會反對。過去兩星期,香港幾件由網民揭竿起義引發的事件,把本來看似不痛不癢,卻暗涌處處的問題,揭露在陽光之下,由兩性關係到社區民生,甚至是老掉牙的中港鴻溝,「深層次矛盾」無處不在。最教人悲哀的,是香港人自己一次又一次自主地放棄自主。

港男與盛女之爭

有參加者接受傳媒訪問時坦言,即使明白這種做法的虛偽和膚淺,但仍願意接受形象改造,皆因她深信,即使港男經常批評港女的不是,最終仍是選擇港女為對象。

反觀從前,單看演藝明星──沈殿霞、朱咪咪、吳君如、余慕蓮,燕瘦環肥,美的丑的,都能獨當一面,與美的標準「香港小姐」可以分庭抗禮。那個年代的女性,大都很懂得自愛,「肥姐」沈殿霞沒有刻意去減肥,以飾演醜婦人而知名的余慕蓮也沒有去整容。不當鍾楚紅張曼玉,也能以長青綠葉為榮。今天呢,美女只有一種,燈箱廣告中的千人一面,你永遠也記不著他們的樣貌。其他不標準的,都可歸類為「豬扒」。

女性自主自立的意識,敵不過鋪天蓋地的整容瘦身廣告。最後,許多人還是自願選擇跟著洪流走,這條路不見得最安全,但肯定最擠擁。

地產商與小市民之爭

審美標準單一化雖屬個人的選擇和取向,但再放大一點,看看我們的社區和生活空間,也是潮向單一的模式發展。

擁有全港公共屋村商場的領匯,二月找來明星宣傳旗下商場,並推出飲食指南《我們的尋味時光》,欲以地方美食讓公眾細味集體回憶。這個大打懷舊和溫情牌的活動,卻被廣大市民視為貓哭老鼠假慈悲,再牽起一片反領匯霸權的抗議聲。宣傳活動最終變成公關災難,領匯以避免影響社會和諧為由,於上星期腰斬活動。

七年前,領匯從房委會捕手經營全港公共屋村的商場,把服務基層市民的屋村商場私營化,多年來已因租金大幅上升而令許多老字號小店結業;取而代之的店鋪、超市和餐廳,均屬連鎖經營,其中尤以旗艦物業樂富廣場最為誇張,近八成商鋪也是連鎖店,連鑽飾店和纖體中心都可見於這昔日服務基層的商場。

房委會時代的屋村商場,小店林立,店鋪的經營目的,不是要賺取最大利潤,而是為市民提供購買生活必需品的選擇,也為社區提供就業和經濟收入。而現在呢?尋味時光活動推出之前,領匯的公眾形象早已破產,市民對之的集體回憶,是瘋狂加租,把小商戶趕盡殺絕。現在,領匯又試圖販賣小店風情,難怪全港市民同聲斥之無恥。

這次勝利,看似站在小市民的一方,但卻無助小商戶對抗大地產商。再算一算舊帳,當初是誰支持領匯上市,把公共資產私有化的?七年前,立法會三大政黨和一眾功能組別議員投下贊成票。市民也因人人有份抽新股、中籤必賺而處於全民亢奮狀態。相反,千方百計阻止領匯上市的幾位議員被冠以「阻人發達」的罪名。今天看來,誰是誰非大家心知肚明,香港人自己引狼入室,換來是今天的惡果。

繁簡之爭

說到底,是我們自己先放棄了自我去迎合別人,然後是放棄了社區的本土性,再推而廣之,連我們自己的語言也快要失守了。

月初,某法國時裝品牌在香港開設餐廳分店,餐單上只有英文和簡體中文,食物用詞均不是香港常見詞彙,而是大陸用詞。餐廳也許意想不到,一紙餐單竟然可以觸動港人的情緒,令網民口誅筆伐,政黨到場抗議。港人被歧視之嫌所引發的情緒,將由來已久的中港矛盾再一次引爆。餐廳見勢色不對勁,也迅速向公眾道歉並更換餐單字體。而繁簡之爭所引發的餘波,仍見於不同報章專欄作家以及網上著名博客之間的筆戰。

上述餐廳並非設於旅遊旺區,餐廳也尚且棄正從簡,你可以想像,那些旅遊熱點如山頂、尖沙嘴和銅鑼灣,不少廣告和告示其實再見不到香港人常用的正體字。為什麼連住宅區的餐廳也棄正從簡?我們真的需要如此迎合別人嗎?

反觀海峽彼岸,去年台灣將開放中國大陸旅客自由行之際,總統馬英九下令將政府網站的簡體版本關閉,並呼籲民間不需要為中國旅客提供簡體字菜單或說明,以維護中華文化領航者的角色。

雖則說馬英九此舉在當時有為大選爭取選票的意圖,但這宗舊聞如今卻在香港瘋傳,香港人,除了懂得羨慕台灣外,是不是還要干點什麼,取回日益失去的自主?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BB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2/0418/243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