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陳光誠效應 外媒都看懂了:陳案折射中共內鬥正酣

  《時代周報》5月3日認為,中、美兩國在陳光誠一案中, "畢竟還能進行會談,包括按照陳的意圖解決,這個事實表明,眼下中共的執政行為有所變化。"

 該報推測說,"所以,一個很可能的情景是,中央政府在陳案中很快將指出山東省幹部的錯誤行為。重慶的薄熙來案在操作上沒有多大差別,這樣北京可以保持清白。現在陳光誠通過得到承諾成了一位有特殊地位的活動家,這在專制下不一定有多大意義,但陳光誠抵制過腐敗的地方官員,爭取公正的司法制度。

  "他要是現在被公平對待,可能就是中共高層精英的改革派為更多的公正和法制而發出的信號。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的秋季大換班被陳光誠和薄熙來案弄得越來越扣人心弦。這些案子表明,中國的政治鬆動了很多。"

  不亞於政治偵探小說

  《明鏡周刊》5月3日寫道:"這個案子具有約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政治偵探小說的所有成分:黑暗的幫凶和光明的盲人,夜間越牆逃亡,無私的支持者,無奈的外交官,北京街頭的追逐,兩個大國的政治家加進來。所有人都處於內政壓力之下,他們似乎都有點惱火和不堪重負。

  "遺憾的是結局如何還看不清,英雄會逃脫還是再次消失在中國地方的黑暗中?這個偵探小說是中國首都的苦澀現實。……主要角色盲人活動家陳光誠改變初衷想去美國,而且最好馬上就走,乘坐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的專機。"

  "北京和華盛頓從而陷入一個外交危機,而陳光誠不是個案,幾十名批評者和維權人士在中國被非法拘押、綁架、威脅,在一些案子中甚至被刑訊。"

  該刊認為,"中共政府肯定希望儘快解決這個問題,它已經對北京的聲望造成巨大損害。中共從經驗中明白,批評政府的人在外國常常不起作用,在遠方失去了影響,大都陷入內鬥。所以讓他出境是明智的。

  兩股力量在較量

  "然而,北京的當權者怎樣決定還難說。因為,偏偏在18大之前幾個月,中共內部的兩股力量似乎在較量,其立場不可調和。

  "一邊是政治改革派,不想對反對派太強硬,認真對待'依法治國'的宣傳口號。

  "另一邊是保守派,他們覺得威脅國家穩定的危險無處不在,只想著如何保住黨的權力。黑社會組織影響越來越大,他們無所謂。這些人唯獨以中共領導權這個更高利益為重,他們最近越來越自信的登場,處處都察覺'西方'的反華陰謀。

  "負責警察與安全部門的常委周永康顯然屬於保守派。據說周下令將陳光誠軟禁。總理溫家寶屬於改革派,可是他迄今從未讓他的改革唿吁變成事實。

  "中共將能否以及怎樣解決內部衝突,並不明確。可是陳光誠的命運揭示了其他維權人士的命運,他們迄今沒有放棄為一個較為公正的中國而奮鬥,如北京的律師滕彪,他建議陳光誠出國。"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德國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2/0505/244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