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最美女教師」救學生軋斷腿仍未脫離危險期


最美女教師

張麗莉至今還沒有脫離危險期。 照片來源:黑龍江晨報

最美女教師

張麗莉老師生活照。 照片來源:黑龍江晨報

為帶好初三畢業班曾不幸流產被網友親切地稱為「最美女教師」

關注

聚焦熱點理性透視

近日,關於佳木斯女老師張麗莉為救學生而失去雙腿的微博,在網際網路上愛心傳遞著,張麗莉也被網友親切地稱為「最美女教師」,更有網友希望政府能安排好張老師今後的生活。

救人女教師未脫離危險期仍在搶救中

5月8日20時38分,在黑龍江佳木斯市第四中學門前,一輛客車在等待師生上車。因駕駛員誤碰操縱杆致使車輛失控撞向學生,危急之中,張麗莉將學生推向一旁,自己卻被捲入車底,造成雙腿截肢,另有4名學生受傷。目前,4名學生已無大礙,而張麗莉由於失血過多,尚未脫離危險期,還在搶救中。

經佳木斯市宣傳部確認,當時肇事女駕駛員精神分散,並與車上人說話,將腿架到操縱杆上,令大客車沖了出去,與前方停靠路邊的另一輛客車相撞,順勢又撞到另兩輛車。恰逢第十九中學學生晚上放學,人群密集,張麗莉在疏導學生過程中,發現車輛撞向學生,危急情況下,她將學生奮力推向一旁,自己卻被碾倒。

佳木斯市宣傳部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張麗莉傷勢嚴重,雙腿已截肢,但由於失血過多,還沒有脫離生命危險。而同時受傷的4名中學生已無大礙。肇事司機已被刑事拘留,正在接受調查。

她每天把大量的時間花在了學生身上

據悉,張麗莉今年29歲,是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學的語文教師。另外,與她同時受傷的4名學生也來自第十九中學,由於學校的校舍正在裝修,第十九中學的初三學生租用或借用四中校舍。

據一名學生家長介紹,由於初三屬於畢業班,學生上課上到比較晚,第十九中學為此找來大客車接送學生,每個月接送20天,每位學生收費140元,而在事發時,第四中學校門口光線比較黑暗。

據張麗莉同事介紹,為了帶好初三畢業班,張麗莉選擇先不要孩子,每天把大量的時間都花在了學生身上,這一點一滴的付出,讓同事很是敬佩。

學生家長賈紅傑在接受採訪時說:「張麗莉接教這個班的時候剛結婚,到現在還不到兩年,在這期間,她曾經懷孕,但為了帶好這個班,連她的孩子都不幸流產了。」

「十九中學生」回憶事故經過

在張麗莉老師出事後,有自稱佳木斯第十九中學學生的網友在網上發帖回憶事故發生的過程:「不久前,學校說我們的校舍是危樓。我們被迫遷至第四中學上課。我們來到四中後,學校說要加晚課。教育局來查,我們就早放學,教育局不查,我們便加課,加到很晚很晚……學校為了我們的安全,租了一個叫××巴士公司的大巴車來做校車。

就在5月8日晚放學時,由於時間已經接近9時,校園門口一片漆黑,3輛校車停在學校門口等著接我們。2號車停在最後面。 2號車司機是個女的,不知道她是如何做的,當時就踩到了油門。校車沖了出去,撞上了前面的車,前面的車又撞上了最前面的車。據當時乘坐校車的學生說,最前面的車都被撞出去七八米,可想而知當時衝力有多大。

就在2號車向前衝出的那一刻,張麗莉老師為了救幾個學生,沒能在校車衝來之前跑出去,雙腿被碾壓得嚴重變形,當場昏迷。

5月9日,我們來到學校。本以為張麗莉老師是頭部受重擊而導致暫時性昏迷,可是當我看見班主任老師紅腫的眼睛時,我沉默了。

5月10日中午,我們知道張老師已經截去雙腿……我傻了,一陣鼻酸。張麗莉老師是學生公認的最漂亮的老師,可是卻從此失去了雙腿。當她再次醒來的時候,她會發現自己已經不再高挑,可能還會失去活下去的希望。

張麗莉老師,你不知道我叫什麼,因為學校里和我一樣的學生太多,但是你讓我們學到什麼叫奉獻。」(薛琰輯)

網友評論·微博評論

@與誰天涯若咫尺_與誰咫尺似天涯:對張老師我是真的心生敬佩。換作是我,我在那一剎那不一定能有這樣的勇氣。愛她,希望她能儘快恢復健康,尤其心理能夠康復。我更希望她的家庭能支持她,社會也能支持她!

@Somniloquy花落:真勇敢!希望政府能給她一個好的安排!真的向張老師致敬。也希望大眾不要因為有些老師的不道德行為而否認眾多教師的高尚品質。

@Rita-倩倩:太久沒有這樣溫暖的事情發生了!願這位偉大的教師能堅強!

@吃出來的抵抗力:作為一名校車司機怎麼會犯下這種低級失誤?作為校方,對校車司機挑選的不負責就是對學生生命的不負責!老師是好人,但是不能總叫好人為某些人的疏忽大意埋單!

@e荔枝:危難時刻,張老師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學生,這是一種大愛。只是希望老師好好恢復,靜靜休養。

@風箏的戀曲:寧願不要看到見義勇為,也不要發生這麼多的悲劇,感人之後往往留下的是終生遺憾。

@山鷹遨遊:讚美的語言固然聊以撫慰,但她以後的人生路怎麼辦?讚美她奮不顧身的同時也為她的餘生擔憂。

責任編輯: 紫薇  來源:廣州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2/0513/246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