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建築設計和裝修材料上有嚴格的法律法規約束,而且對建築和裝修工人有明確的上崗證考核制度,也沒有毛坯房銷售的概念。房子出了問題,肯定是開發商的事。我來上海工作十幾年,換了無數次的房子,從開始的租房到後來自己買房,折騰不少,所帶來的麻煩更是令人恐懼。

租房的時候,最常遇到的是水管漏水、堵塞和通訊線路故障,其次可怕的是煤氣管道漏氣,還有客廳吊燈落下,牆面裂開等等,幾乎是一月一小鬧、半年一中鬧、一年一大鬧。

這些問題大部分都與開發商和裝修隊的不負責任有關,有的則是建築材料的質量問題。2000年我租房住在浦東時,深夜外面下大雨,家裡窗戶怎麼關都進水,折騰得我一夜沒睡。

經過這麼多年的「磨練」,我逐漸「適應」了這種痛苦,或者說其實是麻痹了。自己買了房之後,覺得這下子總安全了吧。但最近發生的事讓我這樣有極高「免疫力」的外國人也難以承受了。

某天,家裡的電壓毫無徵兆地瞬間變成了380伏,家電產品幾乎全部被燒壞。花了一萬多元錢的修理費不算,還要花大量的精力和時間解決後續問題、忍受各種不便,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

第一時間問了物業,他們的解釋含混不清,並且推說是開發商的事。再問開發商,他們說已過保固期,再加上我們自己裝修過,到底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他們也無法核實,只能算我們自己倒霉。更讓我們最擔心的是,類似這樣的事故是不是還會發生?沒人知道,只能聽天由命。

在日本,我換房子的次數比在中國還要多,從來沒有發生過類似的事。唯一的問題是碰到地震時會搖晃幾下,但也不用擔心。日本在建築設計和裝修材料上有嚴格的法律法規約束,而且對建築和裝修工人有明確的上崗證考核制度,也沒有毛坯房銷售的概念。房子出了問題,肯定是開發商的事,他們不但要承擔所有的責任,還要承擔公司信譽受影響的後果,因此不敢敷衍了事。

但這樣的約束機制,在中國仍然是比較遙遠的事。城市建設主要靠外來務工人員,裝修工人不少都是馬路邊上直接找來的。前幾天,一位修理工人對我說:「你家的情況算好的了,比你們家還要倒霉的人很多,再說房價漲了這麼多,付這麼一點修理費算什麼!」真使我哭笑不得。

中國要治理好與所有百姓息息相關的屋檐下的煩惱,最重要的是要嚴格把好對房地產開發商的質量監督,其次要儘快取消毛坯房的銷售,再次是要加強對建築和裝修工人的管理和培訓,並且把開發商賺的錢多分攤給辛苦的勞動工人才可以。

我日本家鄉的一位朋友,雖然幹著裝修的工作,收入卻不比我這個在國際化大都市從事廣告業管理的人低多少,生活還要瀟灑許多。

而在日本,東京的房價目前沒比上海貴到哪兒去,大多數城市比上海要便宜許多,同時還不必考慮所有這些後顧之憂。所謂經濟發展的質量,正是在於這些細節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