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奇妙世界 > 正文

人類曾多次被毀滅 史前文明照片集錦

13.著名的巴格達電池

1936年6月的一天,一群築路工人正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城外修築鐵路,忽然發現了一塊巨大的石板,上面刻有許多古代波斯文字。工人們感到非常驚奇。他們繼續深挖,結果發現是一個巨大的百板砌成的古代墳墓。

古墓驚動了伊位克博物館的考古工作人員。他們立即趕到現場進行發掘。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工作,考古學家們找到了許多文物。尤其是打開石棺以後,發現了大量從公元前248年到公元前226年波斯王朝時代的器物。在這些古物中,發現了一些奇特的陶製器皿、鏽蝕的銅管和鐵棒。

卡維尼格帶著巴格達電池返回到了德國,他用陶製器皿、鐵棒、瀝青絕緣體和銅管組合成了10個電池。幾個月後,卡維尼格在柏林公布了更為驚人的消息。他說:「古代人很可能是把這些電池串聯起來,用以加強電力,製造這種電池的目的在於用電解法給塑像和飾物鍍金。」

14.古廟的飛機浮雕

1879年,英籍考古學家韋斯在埃及東北部荒蕪沙漠中的Abydos古廟(Abydos temple)遺址內的浮雕壁畫中,發現一個奇怪現象,就是看見與現今飛機形狀極之相同的浮雕,以及一系列類似飛行物體。有一圖案狀似今日直升機,有圖案狀似潛艇或飛船,甚至還有「UFO」出現於三千年前的古埃及。還有至少三至四個飛行物與今日的飛機形狀極為相同,飛機在十九世紀才開發,但竟然在三千年前的古埃及的壁畫中出現。

在世界歷史中,不少遠古民族在發展語言和文字之初,均以壁畫記載歷史。出現在廟宇中的浮雕,也應該是古埃及人用以記載某一件事或表達某一種意思,但三千年前的人可以預言到今日的文明產物嗎?在三千年前,即使是外星文明曾經降臨過古埃及,當時的人亦未必有直升機和潛艇這些概念。並且,如果壁畫內的「UFO」是外星人的,又為何要與現代文明的飛機畫於同處?

15.一萬多年前的「鐳射唱片」

1938年,中國考古學家紀蒲泰等人到青海南部的巴顏喀拉山地區考察時,在一個不太顯眼的山洞裡共挖出716塊花崗石圓形體,每塊厚度約2厘米,從中間向四周輻射出許多十分規則的水波紋線條,極似現代的鐳射唱片,上面還刻有許多現代人無法解讀的各種符號。經過測定,這些石盤大約是1萬多年以前的東西。後來,石盤幾經輾轉到達前蘇聯,在莫斯科所作的各項科學分析表明,這些石盤含有大量的鑽金屬和其他金屬元素,而且石盤的振盪頻率特別高,這說明它長期用於高電壓之中,仿佛石盤曾經帶電,或者是某種電路的組成部份。

1962年,一位中國學者徐鴻儒教授根據當地的古老傳說,經過長時間的研究,最終破譯了石盤上的表意符號,譯文是:特羅巴人來自雲端,他們乘坐的是古老的飛船,後來飛船在著陸時損壞,這些特羅巴人只好藏身山洞。在巴顏喀拉山地區一直流傳著有關特羅巴人的各種傳說。

實際上在西藏地區確實曾經生活過兩個十分特殊的部落,一個叫朱洛巴,一個叫康巴,這兩個部落的人種與世界其他地區的人種都不一樣,他們就生活在巴顏喀拉山一帶,平均身高1.2米,瘦小柔弱,骨骼纖細,眼眶奇大,腦顱容量比一般人平均大100毫升,而且血型獨一無二。這兩個部落1935年被首次發現,1950年曾有一支考察隊前往考察,但結果不得而知。

有報導說,這一地區曾出上過身材矮小的人種化石,與傳說中的特羅巴人和發現的朱洛巴、康巴人十分相似。這些特羅巴人是地球人嗎?人類在1萬多年以前能造出宇宙飛船嗎?

16.古埃及飛機模型

1898年,有人在埃及一座4千多年前的古墓里發現了一個與現代飛機極為相似的模型。這個模型是用當時古埃及盛產的小無花果樹木製成的,有31.5克重。因當時人們還沒有飛機這個概念,便把它念為「木鳥模型」。這個模型現在放在開羅古物博物館,編號為「物種登記」第6347號,放在第22室。

直到1969年,考古學家卡里爾•米沙博士獲得特許進入這個博物館的古代遺物倉庫,發現了許多飛鳥一樣的模型。這些飛鳥模型有個共同特點,即都有鳥足,形狀半人半鳥的,而這個模型除了頭有些像鳥外,其他部份都跟現在的單翼飛機差不多;有一對平展展的翅膀,一個平臥的機體,尾部還有垂直的尾翼,下面還有脫落的水平尾翼的痕跡。

17.印度熟鐵柱

在印度德里城附近的麥哈洛里,矗立著一根公元五世紀鑄造的巨大鐵柱。這根鐵柱高6.7米,直徑約1.37米,用熟鐵鑄成,實心,柱頂有著古色古香的裝飾花紋。據說這根鐵柱是為紀念旃陀羅王而鑄造的。

但最令人驚異的是,鐵柱在露天中聳立了一千五百餘年,經歷了無數風吹雨打,至今仍沒有一點生鏽的痕跡!人們都知道,鐵是最容易生鏽的金屬,一般的鑄鐵,不用說千年,幾十年就鏽蝕殆盡了。

如果說古代的印度人早已掌握了冶煉不鏽鐵器的技術,只是這種技術後來失傳了,那他們為什麼沒有在同時代冶煉出其它任何不生鏽的鐵製器具呢?而且古印度的典籍中也沒有任何關於這方面的記載。

鐵柱孤零零地矗立在那裡,好像一個不可理解的物證,在向人類的智慧挑戰。

18.史前地球古地圖

托普卡比宮發現的古地圖繪製了美洲,非洲,以及早被冰川覆蓋的南極洲的地貌。特別注意:圖的右側是南極洲和連在一起的南美洲,事實上,南極洲和南美洲現在已經分開。

19.史前文明礬刻

在秘魯納斯卡平原北部有一座名為伊卡(ICA)的小村莊有一座石頭博物館。館中陳列著一萬多塊刻有圖案的神秘石頭,上面雕刻著許多令人難以置信的圖畫,記錄的是一個業已消失的極其先進人類遠古文明,這些石頭畫被稱為ICA石刻。博物館裡這批雕刻著圖案的石頭是在伊卡河決堤時開始大量被人發現。刻石依照圖案的類別,被劃分為太空星系,遠古動物,史前大陸,遠古大災難等幾類。這種分類與現代科學完全脫節,似乎在談論一個完全嶄新的課題。

這些珍藏的石頭根據推測可能有上千年的歷史。專家將刻石進行了化驗,結果表明,這些石頭是產於當地河流之中的一種安第斯山石,表面覆有一層氧化物。經德國科學家的鑑定,石頭上的刻痕歷史極為久遠,而發現刻石的山洞附近,遍布著幾百萬年前的生物化石。

結語

按照瑪雅歷的記載,人類的文明歷史並非只有這一次,總共有五次太陽紀的人類文明存在,瑪雅歷就是一種史前文明的流傳。

人類一次次文明發展到高峰時期,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完全毀掉,留下少部份人,進入原始社會,逐漸又重新發展出新的文明。

在神州大地崑崙山一帶流傳下來的易經八卦,河圖洛書,太極陰陽等仙道的文化,都是一種史前文明的繼承。

現在,這就是我們這一次的人類文明,屬於第五次太陽紀人類文明。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2/1114/268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