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中共送大米金三送冰毒 北韓毒品攻占東三省

朝鮮耀德勞改營外,大片的罌粟花在陽光下妖艷地盛開著。像耀德勞改營一樣種植罌粟的勞改營在朝鮮還有很多。

毒品貿易在朝鮮是一個「亮點」,在官方的主導下,它與飛彈出口一起成為朝鮮獲得外匯的重要手段。這兩個貿易此消彼長,在2006年對朝鮮貿易被禁運後,出售飛彈的收入大幅減少,毒品貿易則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與朝鮮接壤的中國東北是毒品貿易走私的重災區,通過東北中轉站,朝鮮的毒品被走私到俄羅斯、中國、韓國、日本乃至全世界。

政府支持下的毒品繁榮

與世界上其他毒品產區不同,朝鮮能在毒品領域占據一席之地與政府的支持分不開。

20世紀90年代,在朝鮮國內製造業崩潰後,朝鮮陷入嚴重經濟危機。朝鮮在金正日的指導下開始大規模生產和製造毒品。金正日認為,海洛因能快速彌補出口下降帶來的財政虧空。他命令,每一個集體農莊都要撥出12英畝的農田種植罌粟。

美國反毒品局數據稱,朝鮮每年生產40噸鴉片,是世界第三大鴉片出口國和第六大海洛因出口國。美國國會調查局2004年的報告《毒品交易和朝鮮》稱,最近兩年,朝鮮每年出口5億美元的毒品,其中一些收入用於軍費等。該報告還透露,朝鮮勞動黨第39號室主導毒品交易。

與其他毒品產區不同的是,朝鮮的毒品種植和生產,被普遍認為是官方行為:朝鮮幾乎沒有私人經濟,除了官方和軍方,沒有任何人有能力經營毒品。

一位前平安北道的校長說,在1984~1991年間,在政府的命令下,他經常帶領學生種鴉片。「全國各地的學校都分配了種植鴉片的地塊。政府所有的東西則被他們偷偷地運往國外。」一位老師說,在收穫的季節,學生還會偷一部分成熟的作物去賣。

考慮到朝鮮的多種因素,多山、一個與世隔絕的國家、散落著很多廢棄工廠--它是製造毒品的最佳地點。韓國韓世大學的犯罪學家和助理教授尹珉宇將韓鮮與保加利亞、羅馬尼亞進行了對比,在後兩個國家,即使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也無法賺取足夠的收入。

根據尹等人的分析,朝鮮的毒品生產集中在咸興,這是二戰時期日本人建的一個複雜的化學工廠群,這裡聚集了很多化學家,也是饑荒最嚴重的城市之一。

除了生產毒品受到政府的支持,朝鮮政府還會通過外交使團或者政府官員運輸毒品,從而躲避海關檢查。

根據美國國會的研究報告,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有50多名朝鮮外交官或者政府官員,在20多個國家,因為運輸毒品而被抓獲。

例如在1977年,因為從事毒品交易,委內瑞拉政府將朝鮮駐該國大使館人員全體驅逐出境。1993年,澳大利亞在墨爾本港口附近,攔截了一艘朝鮮貨輪「Pongsu」。貨輪裝載了價值5000萬美元的毒品。朝鮮在中國、俄羅斯、日本和其他國家的一些外交官,也因為被發現攜帶毒品或者銷售毒品遭到驅逐。

從朝鮮叛逃的人士,其中包括國家安全官員說,由於朝鮮海洛因產量激增,那些外交官們不再僅僅運輸毒品,而且還和俄羅斯的黑社會及日本流氓勾結,把毒品銷往世界各地,而朝鮮政權也得以進一步擴大毒品產量。

朝鮮的海洛因生產規模變得如此令人瞠目,但朝鮮毒品問題並沒有引起國際上的關注,原因何在?因為除了毒品還有更大的議題吸引著國際社會的關注,如朝鮮出售核材料和技術。

「在過去十年間,這個問題竟然乏人關注。」蘭德公司的布魯斯·貝奈特說。由於朝鮮政權的保密,無法確切知道他們生產毒品的利潤。但據估計,朝鮮每年出口海洛因的收入在5億~10億美元之間。

「要知道,朝鮮每年正常的出口貿易額才10億美元左右。」美國傳統基金會的資深研究員布魯斯·科林格納說。

「毒品共和國」

這些毒品除了用來換取外匯,也成為高管們的消費品,而近幾年來,吸毒開始從上層向下層擴散。

《朝鮮日報》報導稱,2008年6月,朝鮮保衛司令部要員因為誤吸另一高官的含有毒品的特殊香菸,當場中毒昏迷,很快死亡。該報引用韓國對北消息人士表示:「北韓生產毒品已持續20年以上,毒癮可能已經擴散到軍方和黨高層人士。但是,必須向最高領導人隱瞞這一事實。」

在朝鮮內部,吸毒開始向下層擴散。在韓國的朝鮮流亡媒體DAILYNK,直接將朝鮮稱為「毒品共和國」。該媒體訪談的朝鮮咸興居民稱:「你就想在咸興稍微有點錢的人大部分都在吸毒就可以了。搞貿易的人最多。駕駛長途大客或搬運貨櫃的司機也很多。甚至保全署的保全員也吸毒。」

毒品在許多朝鮮民眾心中也成為治病良藥。「癌症患者會使用它。這種毒品已經成為他們唯一的藥物。」一位NGO的工作人員說,他在過去的三年中採訪了數百名叛逃者。一位前自行車走私販在2009年叛逃後說,他曾看見過一位醫生用冰毒給他的一個朋友的父親治病。「他服用之後就可以說話了,而且5分鐘之後手也可以動了。因為這種療效,很多老人真的把它當藥了。」

一位在朝鮮工作數年的中國人也證實了這一說法:他在朝鮮拉肚子,當地人就用鴉片熬湯當藥給他喝。一些朝鮮外貿官員似乎也有銷售毒品的壓力,曾經多次問他能否「帶貨」去中國。

近年,迫於國際輿論、制裁的巨大壓力,朝鮮有計劃地縮減了罌粟種植面積,但同時大力發展新型毒品的生產加工,令毒品生產結構發生根本變化。

從2005~2007年間中朝邊境繳獲的不同類型毒品數量變化來看,海洛因從15.88千克下降到3.25千克,冰毒卻從13.33千克一躍到59.87千克。

被「攻陷」的東北三省

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東北成朝鮮毒品國際中轉站。但是考慮到中朝關係,中國一直沒有公開朝鮮毒品走私問題。

在吉林省的東部,延吉是一座荒涼的城市,距中國和朝鮮之間的邊境河50英里。它跟中國的任何地方一樣,到處都是史達林式的建築和瓦房,但再仔細一看,朝鮮語的標誌牌、朝鮮咖啡店和遍布城市四周的朝鮮卡拉ok酒吧都顯示了跨境的影響。這個地方成了難民、走私者、妓女、機會主義者和福音基督徒的家鄉,成了迷失無救的人們的集市。

在過去的十年半里,冰毒在延吉和吉林省很多地區泛濫。大量證據表明,來自朝鮮的毒品,尤其是冰毒,在東三省泛濫成災。靠近朝鮮的邊境地區,更是淪為重災區。

新華社曾於2010年報導稱,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環境,已成為毒品主要走私通道、中轉站、集散地和消費地」。

20年前,延吉只有44個登記的癮君子。根據2010年布魯金斯協會的一項報告,去年這個城市登記了將近2100個癮君子,他們90%的人對冰毒或類似的合成毒品上癮。當地的官員承認這很可能只是粗略計算的一小部分,實際數量也許會高出五六倍。「吉林省不僅是從朝鮮進入中國的毒品的最重要的轉載點,而且它本身有著中國最大的一個甲基苯丙胺類興奮劑市場。」

布魯金斯報告中稱,「很顯然,來自朝鮮的安非他命類興奮劑在近幾年中已經成為了對中國的威脅。」

延邊大學法學院教授崔俊勇在去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中認定大量延吉的非法毒品是來自朝鮮。去年一支邊境巡邏隊就高調逮捕了6名北韓毒販子,其中有一名毒販名叫「金大姐」,這可以算印證了他的觀點。「雖然消息人士估計一克冰毒在北韓的成本大約是一公斤水稻價格的10倍,約15美元,但是它仍然比中國的便宜得多。」

一名朝鮮脫北者向媒體公開了一名疑為朝鮮邊境警備隊軍人的男子接受採訪透露中朝邊境毒品交易內幕的視頻。

他說:「一個小隊的警備隊有30名左右的軍人,大概有5個人從事邊境走私。軍官們則是基本工作。」他隨後從口袋中拿出冰毒說:「這是A級,1克130元,拿到中國可以賣150~180元左右。冰毒主要從咸興、平城購入,只要有錢,多少都能買到。」

也許是因為中共政府和朝鮮是盟友,中國在指責朝鮮方面特別地小心,有報導委婉地稱吉林省的毒品是來自「某毗鄰國家」。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吉林省的禁毒單位的官員說:「我們不宣傳毒品是來自朝鮮,因為這會觸及中朝之間的良好關係。」

西林根據《新聞周刊》、《經濟學人》、《鳳凰周刊》綜合編譯。

來源:《財經文摘》|來源日期:2012年第6期

責任編輯: 鄭浩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3/0213/284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