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官場 > 正文

中共太子黨升官路探密

在商界人們經常會聽說「子承父業」,這個準則在中共官場中也同樣適用,特別是那些「太子黨」。中共元老們的後代都會走著這樣一條共通路,首先出洋留學鍍金,回國後安排「工作」,軍界、政界、商界都可自由選擇,有的進入軍政重要部門,有的則稱霸一方,可謂一人當官,全家受益。

留學鍍金的太子黨

如今在中國大陸,留學已成為一種時尚,在中共官場當中更是不可例外。那些中共元老的子女,特別是孫子輩等無人不走這一條道路,留洋鍍金後或者回國,或者留在國外。回國的則會安排在政界、軍界、商界等等,他們比普通民眾有更大的優勢與籌碼,被外界稱作有著紅色家族背景的新一代「太子黨」海歸。

毛澤東外孫女孔東梅1999年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國際傳播與媒體研究碩士學位,2001年回國創辦了北京東潤菊香書屋有限公司;鄧小平外孫女卓玥畢業於美國著名的Wellesley College。

萬里的孫女萬寶寶更是「揚名海內外」。16歲,被寵壞了的萬寶寶有感自己的世界不夠大,連ABC也未學懂就毅然前往美國,一走就是7年。她先到美國讀法國文學和攝影,20歲再往巴黎進修法文。

葉劍英孫女葉明子13歲隻身到英國倫敦求學,之後考入了全球最著名的藝術設計大學聖馬丁(Saint Martins)進行深造,大學研修期間前往東京,目前在北京設立設計工作室:Studio Regal。

江澤民的長子江綿恆在費城的爵克塞爾大學電氣和計算機工程系獲博士學位。他的兒子,也是江澤民唯一的孫子江志成,2008年秋天進入哈佛大學經濟系讀四年級。江志成現在高盛公司工作,在香港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目前還有更多的仍然在美國留學的太子黨:候任總理李克強的女兒、候任中共副主席李源潮的兒子、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的外孫女、前中紀委書記吳官正的孫子、外交部長楊潔篪的兒子等;其他省部級高官更數不勝數。有輿論戲稱,若美國名校開家長要求家長一定到場,中共政治局很可能無法同時開會。

香港媒體曾經有報導,中共元帥葉劍英的公子、曾經擔任總政聯絡部長的葉選寧,當年曾經秘密部署太子黨成員約3000人出國留學。這些人多年之後早已學成,部份已經回國,另一部份奉命定居所在國,已在當地紮根,有些已經事業有成。他們多年來一直等待有著「太子黨精神領袖」之稱的葉選寧的召喚。他們或者找到了不錯的工作機會,占據了相對重要的位置,甚至打入了當地國家政府或軍方機構、敏感研究所,與軍政界要人成為朋友,建立了自己的關係網,或者是已經自己創下了基業,生意已經具有一定規模。

太子黨把持中共高層軍政要職

由於太子黨背後龐大的家族背景,再加上輕而易舉的留洋經驗,無論出國鍍金或者沒有出國的都會在大陸有一份令普通民眾望塵莫及的職位,有的更是軍政高官。

中共頭號太子黨劉源是前國家主席劉少奇之子,生於1951年,曾任河南副省長、武警副政委、軍事科學院政委等職,2009年晉升上將,2011年1月出任解放軍總後勤部政委。

原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張震上將之子張海陽生於1949年,2009年晉升上將軍銜。晉升後與其父張震為中共軍史上首對「父子上將」。

還有毛澤東的孫子毛新宇,儘管其在公眾場合不成體統,甚至成為民眾的笑柄,但是當局仍然給了他一個「全國最年輕少將」的軍職。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在最高層,最主要的「太子黨」圈子以「太子黨」第二梯隊最為出名,分別以葉劍英之子葉選寧、胡耀邦之子胡德平、鄧小平之子鄧朴方、王震之子王軍、陳雲之子陳元、陶鑄之女陶斯亮、楊尚昆之子楊紹明為首。他們彼此之間時而互相利用,時而爭風吃醋,互不買帳,任何「外來人」想往上爬,往往會依附其中一派。

90年代,隨著江澤民勢力的膨脹,具有上海幫色彩的第二梯隊的太子黨曾慶紅派迅速崛起,不斷拓展自己的政治版圖和搶占國家的經濟命脈。

到了21世紀,習仲勛之子習近平、黃敬之子俞正聲等第三梯隊邁入中共政治的中心舞台。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3/0225/286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