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王光美與江青的恩恩怨怨

王光美
文革中被殘酷批鬥的王光美(網絡圖片)

王光美和江青,同是在中國當代史舞台上產生過重要影響的人物。她們不同的身世、性格和學識,不同的人生觀和價值取向,讓她們走出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註定了她們不同的人生結局。她們之間的恩恩怨怨,也映射在中國的政治舞台上。

不同的人生經歷

王光美,中國20世紀最具傳奇色彩的中國女性之一,不僅在中國家喻戶曉,在國外也廣為人知。當王光美從一名女學生變為中共領導人的夫人後,她的命運再不僅僅是一個中國普通女性的命運。她有著眾多的、引人注目的身份:大家閨秀、數學女王、中國第一個原子物理的女碩士畢業生、共和國主席的夫人,12年的階下囚、「特務頭子」、傳說中的「梅花黨黨魁」,政協常委、「幸福工程」組委會主任等等。她的一生大起大落,充滿了傳奇色彩。

王光美1921年出生於天津一個開明、進步的家庭。其父王槐青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曾任北洋政府農商部工商司長;母親董潔如出身天津富商家庭,受教於北洋女子師範大學。王光美上有6個哥哥,下有4個妹妹。董潔如不僅是賢妻良母,還很有見地膽識,極力培養孩子讀書。王光美不負父母的厚望,考取輔仁大學物理系,而且一路讀完碩士學位,成績優異,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

王光美的學生時代,正是日軍侵華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接連發生的時候。國難當頭、時局劇變,國家和民族的存亡衝擊著每個中國人的心。

軍調處的工作結束後,王光美到了延安。當她第一次碰到劉少奇並給對方留下良好印象時,最終走到了一起。1948年,她成為了劉的妻子。那年,王光美27歲,劉少奇50歲。由此,王光美走進了中國的政治舞台,她曾經的「居里夫人夢」一去不返。在隨後的幾十年裡,她隨著中國政治舞台的大起大落而大喜大悲。

她完全可以有不同的人生,然而因為理想的激勵,她讓真性情替自己作了選擇。如果王光美當初不是選擇去延安,而是像她原先所計劃的那樣出國留學的話,她後半生的軌跡又將是怎樣的呢?或許中國現代史上多了個原子物理博士。當時物理界的人都講,王光美實際上是最應該從事物理研究的,而且當時在荷蘭的圖書館裡有王光美的學習成績單,上面寫著「數學女王」。但她選擇了去延安,嫁給了劉少奇。所以,在18年後那場中國當代最大的悲劇中,王光美也就成了一號女主角。

王光美一生最大的不幸與另一個女人密切相關,這個女人就是比她大7歲的江青。

江青,1913出生在山東諸城,原名欒淑榮,後改姓名李雲鶴,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她的祖父李純海是山東諸城擁有100多畝土地的地主。但是到了她父親手中,已經破落了。她的父親名叫李德文,是個木匠。後來家境稍好,他便不做木工,在諸城城關開了個旅店。李雲鶴的生母是李德文的二房,經常受到他的虐待,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母女二人離開了李家,在諸城一個姓張的大戶人家幫傭。張家的二少爺就是後來成為黨內大奸的康生。當時,張家二少爺的名字叫張少卿,在諸城縣小學任校長。

小學畢業後,李雲鶴跟母親一起離開了諸城.來到天津她姐姐家。姐夫王克銘是奉系軍閥部隊軍官。李雲鶴未上中學,在姐姐家閒住。1929年春,王克銘由天津調往濟南,李雲鶴跟母親一起來濟南,住在城內按察司街27號。老是住在姐夫家吃閒飯,畢竟不是長久之計。當時,坐落在濟南的山東省實驗劇院招收學員,免收學費和膳費,而且每月有兩元津貼。於是李雲鶴就考進山東省實驗劇院,成了一名話劇學員,開始了她的文藝生涯。

其後,「苦孩子」出身的江青,憑藉其爭強好勝的個性和工於心計的天賦,開始了在上海灘的闖蕩。在與上海業餘劇人協會簽約時曾有人建議她改名為「藍苹」——「藍色的蘋果」,別出心裁!她也覺得「藍苹」新奇,從此也就以「藍苹」作為藝名進入上海文藝界和電影界。

年僅21歲的藍苹,憑藉著在電影《娜拉》裡的出色表現,一炮走紅,成為當時上海演藝界的明星,真正成為了風流浪漫的「藍苹」。但是她進入上海戲劇界、電影界後,就明顯表現出了爭名奪利、愛出風頭、生活作風亂七八糟等毛病,她來延安之前曾經歷過4次婚變。

後來江青「進軍」延安,於1938年和毛澤東結合而成為「第一夫人」。在婚後剛開始的一段時間內,他們的生活還是比較平靜的。可是她不安分的血液和那日漸膨脹的權力欲,在地位鞏固以後,便利用其「第一夫人」的身份,充分發揮文藝專長和優勢,開始干預起政治生活開來。1949年後,她出任「電影指導委員會」委員,因批判電影《武訓傳》得以嶄露頭腳,從此便開始越出她應有的職權,從緊緊抓住「革命樣板戲」入手,步入了政壇,直至成為「中央文革小組」第一副組長、解放軍文革小組顧問,夥同張春橋姚文元王洪文等人,成了「四人幫」的頭子。文革中她的心狠手辣、陰險歹毒,曾使多少無辜的人蒙受災難。「多行不義必自斃」,她成為人民的公敵,成為歷史的階下囚,受到歷史的懲罰。

初步交往,相敬如賓

王光美第一次見到江青是在延安,那時江青與毛澤東結婚已經8年了。1946年的一天,王光美騎著一匹老馬到棗園劉少奇那裡去,半路上對面開來一輛卡車,她看見江青坐在駕駛室副駕駛的位置上。當時延安沒有小汽車,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卡車了。江青在延安很有名,所以王光美知道她。但當時江青還不認識王光美,後來到了西柏坡,兩人才真正認識。

進京以後,兩人的來往多了一些。值得一提的是,1949年10月1日那天晚上,江青約王光美一起上天安門。因為白天她們都上不了天安門,晚上江青打電話來,要王光美和她結伴去。王光美跟著江青,哨兵也不敢攔,就上去了,還在天安門後面轉了轉。江青是主席夫人,資歷又比王光美老,所以王光美對她很是尊重,把她當做姐姐般看待。50年代江青和王光美曾經有過真心實意的交往,江青總是步行到劉少奇和王光美住處去,聊聊家庭、服裝。王光美生下平平時,正在蘇聯休養的江青聽說後,就托人捎給平平一個蘇聯玩具洋娃娃,後來又送給王光美一些衣料。回國後,江青經常給王光美打電話,約王上她那兒去聊天,給王看她拍的照片、織的毛線活兒,一起看電影。江青愛看電影,常看外國片、香港片,還有1949年前的老片子,於是王光美也就隨著江青的興趣陪著她共同欣賞,說說笑笑,很是親密。

進京以後,有時劉少奇想吃苦瓜之類的南方菜,但當時北京市面沒有。王光美是北方人,沒見過苦瓜,便托人從南方買了一些苦瓜回來。她想毛澤東也是湖南人,大概也愛吃苦瓜,就給毛澤東也送去了一些。很快,江青打電話過來,說:「:你怎麼這麼傻呀!咱們中南海有供應站,要什麼菜,叫他們去買就是了。」並向王光美道謝,說王的心意她領了。

1963年,王光美與江青的關係比以前冷淡了,但兩個人見面時還是彬彬有禮。有一天,王光美給江青打了個電話,請她為自己的服飾出出主意。由於王光美將要陪劉少奇到東南亞訪問,不知道自己該穿什麼衣服,戴什麼首飾。江青建議王光美穿一身樸素的天鵝絨套裝。江青說:「就像《安娜·卡列尼娜》的女主角穿的那樣。」這樣看起來既「高雅」又「不同凡響」。江青從來沒有訪問過東南亞,也許並不知道在那些地方,穿著天鵝絨套裝樣的衣服會熱得要命。她對王光美說:「你在國外戴什麼首飾呀?衣服上不要戴別針。你看人家安娜·卡列尼娜,一身黑,不珠光寶氣,多高雅。」她當時勸王光美不要戴別針。陪同劉少奇出訪是一件時間冗長而又引人關注的事,自始至終需要不斷更換服裝,但是王光美很重視江青的意見。

由妒生恨,打擊報復

1959年廬山會議期間,毛澤東邀請王光美、林佳媚(李先念的夫人)、余叔(曾希聖的夫人)和水靜等幾個人到蘆林水庫游泳,並請她們在那裡吃午飯。本來,這類事是應該由女主人張羅的,但是,江青不但不以女主人的身份出面招呼,到了吃飯的時間還不見蹤影。原來江青已經在廬山仙人洞選好了景,派人在那裡等著,雲彩一來就去照相。於是,幾位夫人就下水游泳了。游完泳已是晌午,毛澤東便留王光美等人吃飯。可飯擺好了,江青還沒有回來,催了兩次,仍不見蹤影。客人等主人,怎麼說也是不合適的,所以毛澤東很不高興,坐在水庫接待室里一支接一支地抽菸。

江青照相,屢催不來。廬山天氣變化無常,陰晴不定,適才碧空萬里,轉眼便烏雲四合了。衛士端著照相機在一邊伺候,江青和攝影師們(她請來的「助手」)閒聊,而王光美她們卻在裡面傻等,且一等便近兩個小時。礙著主席的面子,大家不便說罷了,後來見毛澤東有些惱火,一聲不吭地抽菸,大家便說:「請主席先用餐,好早點休息。我們等江青同志來了再吃。」毛澤東說:「:咱們一起吃吧!」等大家剛坐好,江青回來了,一見這場面很不高興,立即沉下臉來,生氣地說:「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毛澤東聽了哈哈一笑,不好說什麼。王光美沒想到,江青當著這麼多人,還有孩子們的面,竟說出這樣的話,很是意外,只好裝沒聽見,忙給她讓座,問她攝影的情形,才使她平靜下來。

當年江青與毛澤東在延安結婚時,中共中央政治局就與江青「約法三章」,對她作出了限制性的規定:「江青只能以一個家庭主婦和事務助手的身份,負責照料毛澤東的生活與健康,將不在黨內機關擔任職務,或干涉政治。」而江青是個妒心極強的女人,這使她長期以來極為壓抑。

隨著時光的流逝,政治氣候發生了變化,毛、劉發生了分歧,中國的政治變得混亂了,於是以蘇加諾夫人訪問中國大陸時的照片為導火線,江青開始向王光美發難了。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紐約華人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3/0704/317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