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李嘉誠擬出售超市業務輿論猜測乃淡出香港徵兆

—從香港撤資?李嘉誠傳賣百佳超市輿論大嘩

李嘉誠曾多次承諾不會從香港撤資

百佳與另一家超市在香港形成雙頭壟斷局面。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香港富商李嘉誠擁有的和記黃埔公司有意出售旗下的百佳超級市場,這個消息在香港引起輿論大嘩。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這起交易的規模將達至少10億美元(78億港元;61億元人民幣)。一些香港媒體臆測這是李嘉誠準備從香港撤資的信號。

和記黃埔星期六(7月20日)發表聲明,證實該公司正為百家品牌的零售業務進行「策略評估」,但稱該公司「無意從香港撤資,外間傳言毫無根據」。

李嘉誠星期六早上在其大宅外回應媒體追訪,說:「這是一個正常的商業活動,不要胡亂猜測。」

百佳超市品牌由和記黃埔旗下另一零售品牌屈臣氏持有,是香港兩大連鎖超市之一,於香港、澳門和廣東等地開店345家。

香港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被記者追問時說,他認為香港的經營環境仍然樂觀,百佳賣盤與否只是「不同商人有不同的經營計劃」。

「無政治考量」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稱,和記黃埔已經聘請高盛集團與美國銀行美林兩家投資銀行負責百佳出售交易,並將很快向潛在買家提供交易細節。

知情人士說,百佳超市正在進行「內部盡職」核查,並將在8月中旬以前完成。

李嘉誠曾多次承諾不會從香港撤資

李嘉誠曾多次承諾不會從香港撤資。

和記黃埔的聲明說,屈臣氏並無設定完成評估的日期,也不保證能最終達成任何交易。

《華爾街日報》認為,李嘉誠計劃退出超市行業的部分原因,是這一市場已經比較成熟,因而增長緩慢。

此外,報導還指出,自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和記黃埔一直借著資產價格下跌和歐元疲軟的機會,在歐洲積極併購基建和電訊資產。

不過香港《蘋果日報》指出,李嘉誠與去年上任的行政長官梁振英「不咬弦」;《明報》提到和記黃埔旗下的貨櫃碼頭業務今年3月發生工潮,當時矛頭指向李嘉誠,其副手霍建寧批評工會以「文革式手法」抹黑李嘉誠。

然而,星期六早上被記者追問賣盤是否是否有政治考慮時,李嘉誠稱「沒有」。

不少香港網民也對百佳賣盤的消息議論紛紛。Facebook網友「Chan Tony」說:「要是他(李嘉誠)真的撤資,那不是因為他跟政府不咬弦,而其實係給香港民粹玩死。」

網友「yu ysy」說:「一雞死一雞嗚,你走啊,撒資啦,次次都狼來了。」

Twitter網友Momo Chen說:「會否出現因為怕中資捕手百佳而發起『保衛百佳』行動呢?」

谷歌Plus網友Simon Leung也說:「唔要百佳?!會不會有人示威不讓他賣,說要維護本土價值?」 BBC


257
李嘉誠和其子李澤巨在香港一個新聞發布會上2012年3月29日
路透社/Tyrone Siu/Files
 

 

作者香港特約記者鄭漢良

美國道瓊斯通訊社19日晚引述消息人士報導,李嘉誠旗下的和黃集團上月部署計劃出售百佳超級市場業務,並委聘投資銀行高盛及美銀協助尋找及篩選買家,初步估計作價約10至20億美元。香港輿論幾乎都認為,此舉乃與李嘉誠兒子李澤鉅逐步接班之後集團業務淡出香港有關。

 

長和系主席李嘉誠20日早上離開寓所時被記者追訪,他指只是正常商業活動,希望大家不要亂作推測。

就有關報導,和黃20日在網頁發表聲明,強調無意從香港撤資。聲明指出,和黃旗下屈臣氏集團正就百佳為主的超級市場零售業務,進行策略性評估,希望為股東帶來最大利益,至今仍未設定完成評估的日期,也不保證會達至任何交易。和黃強調,無意從香港撤資,外間的傳言毫無根據。而在評估期間,屈臣氏與百佳如常專注日常營運。

道瓊報導指,投資銀行正就百佳進行盡職審查,估計最快將在8月中完成並將報告交潛在買家。報導並未提及買家身份,但據了解,潛在買家不只一個,不少對沖基金均對百佳感興趣。

對於李嘉誠突然計劃出售百佳業務,明報指出李嘉誠過去曾經表示如遇上不順心之事,將乾脆從香港撤資,而和黃近年在歐洲頻頻有併購活動,加上李氏旗下公司今年未曾在香港投得一幅土地,今番出售百佳,「難免會再掀起撤資香港的臆測」。

與李嘉誠經常唱反調因而遭到李氏企業杯葛登廣告的蘋果日報則認為,李嘉誠近年逐漸將商業王國交長子李澤鉅捕手後,業務重心轉移海外,加上與去年上任的特首梁振英不咬弦,似乎加速李嘉誠部署撤資香港,「李氏王國版圖重組,隨時改朝換代」。

香港銷路最大的東方日報則表示,在和黃傳出放售百佳業務的消息前,長和系主席李嘉誠旗下公司近月積極在歐洲市場展開多宗大額併購。

事實上,踏入2013年以來,現年85歲的李嘉誠,形象飽受打擊,旗下的貨櫃碼頭爆發工潮,罷工工人得到社會廣泛的支持,但李嘉誠堅持拒絕與工人談判,和黃董事總經理霍建寧還批評工會採用文革式的鬥爭手法;此外,李嘉誠旗下的長實集團意圖透過將酒店房間拆售當作住宅單位套現14億港元,惟因拆售手法涉嫌違法,掀起軒然大波,最終由證監會叫停,有數個已經購入分拆單位的小業主,目前正尋求司法賠償。

百佳的店網及雇員人數可算全港最大,擁有分店逾270間及雇員近1萬人(包括澳門),但市占率卻不及最大對手惠康,根據Euromonitor提供的數據,英商怡和集團擁有的惠康超市,在港市占率最高達39.8%,百佳為33.1%,屈居第2。怡和在台灣亦擁有超市,雖然英文名字與香港惠康的 Wellcome一樣,但台灣則名為頂好超市。

近年百佳的發展亦非一帆風順,2006至07年間,百佳因把油魚充當較昂貴的鱈魚出售,導致14名市民進食後出現腹瀉,被判罰款4.5萬元。2008年,持有百佳的和黃,擬將旗下位於中環的物業長江中心停車場改建超級市場,市場猜測是要建為百佳超市。但有關提案遭城規會否決,和黃及後提出司法覆核,遭高等法院否決,和黃今年初決定放棄上訴。法廣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3/0721/320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