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習近平和安倍晉三:表面敵對實質相似

習近平與安倍晉三

習近平與安倍晉三

DR

作者法廣

法新社引述多名專家的分析,把習近平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做了對比,認為雖然在表面上,二者圍繞雙邊關係保持敵對態勢,但個人經歷和主要立場其實非常相似。這種相似性可能會給中日關係帶來深遠影響。

分析人士認為,現年60歲的習近平和59歲的安倍晉三,雖然處在性質非常不同的政治體制中:一個是一黨制的威權體制,一個是民主體制,但兩人的共同之處也很多:都是原政治精英領導集團的後代,都曾經在個人生活或者從政經歷中遭遇過嚴重的挫折。面對未來,他們都有類似的展望,就是讓本國變得強大。他們都許諾,要通過雄心勃勃的改革,讓國家實現復興。

眾所周知,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勛是中共元老,但在文革中遭受打擊,習近平本人也深受其累;而安倍的外祖父岸信介則是日本二戰時期的內閣總理大臣,父親安倍晉太郎也曾擔任外交部長。

此外,兩人都是在2012年底上台的,在最近的一年零三個月中,兩人只在國際場合短暫地見過兩次面。

香港中文大學的政治觀察家林和立表示,這些類似的個人性格和經歷有很重要的意義。習近平和安倍都不約而同地把民族主義看作是一個強有力的工具,用來鞏固他們的地位。兩人都試圖強化各自國家的軍備,習近平上台後中國公布了防空識別區,而安倍甚至提出應該修改日本的和平憲法。

富有戲劇性的是,就在12月26日同一天,安倍參拜了靖國神社,而習近平則參拜了毛澤東紀念堂。日本經濟新聞主筆之一Katsuhiko Meshino認為,在各自歷史最受非議的片段上,兩人都走進了死胡同,兩位領導人看上去都追隨著過去的幽靈,而不是為各自國家開闢新的道路。

在意識形態上,習近平上台後大力推崇所謂「中國夢」,而安倍同樣許諾用「安倍經濟學」帶領日本走出衰退,建設一個「新日本」。

在加拿大漢學家、香港科技大學教授崔大偉(David Zweig)看來,習近平和安倍也面臨著類似的挑戰。他認為,在實力水平上,中國正處於上升期,但在道德水平上則在衰落,這就是為什麼習近平強推一種新的毛氏道德的原因。

同樣,安倍顯然也試圖終結日本長達22年的衰退,但要做到這一點,他認為必須強化民族主義、重寫歷史、給民眾提供一個更積極的日本形象、強化軍備、在國際事務中不那麼束手束腳。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法廣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0104/361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