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陸媒:中國網友誤解 金屬活字確實高麗人最早

  索契冬奧會閉幕式上,下屆主辦國韓國的宣傳片裡,出現了金屬活字的畫面——這個細節引來一些中國網民的質疑:活字印刷不是畢昇發明的麼?怎麼成韓國人的驕傲啦?

  實際上這是個誤會。活字與金屬活字並非同一概念。

  巴黎國立圖書館藏的一本漢文書——高麗青州牧興德寺印刷的《白雲和尚抄錄佛祖直指心體要節》,年代大概在1377年,被認為是金屬活字印刷的。這也成為朝鮮民族最先發明金屬活字印刷的根據。另外,朝鮮半島還保存有15世紀的大量銅活字印本,比古騰堡活字版的《聖經》稍早一些。因此,朝鮮民族被普遍認為率先發明了金屬活字。

  具體來說,李氏王朝政府1403年開始鑄造銅活字,之後陸續幾次大規模鑄造,每次數量大概在幾十萬字。1434年鑄造的「甲寅字」,字體美觀,又稱「衛夫人字」。1436年的「丙辰字」則被認為是鉛活字,比古騰堡鉛活字要早十幾年。

  甚至還有朝鮮半島的學者認為,他們有幾種古本是13世紀用金屬活字印刷的。

  根據朝鮮古書記載,李朝時代的印本「大半活板之本」。美國的東亞印刷史學家艾思仁研究認為,朝鮮曾經34次鑄造過金屬活字,大多為政府所鑄。總之,朝鮮金屬活字史相當輝煌。

  中國是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發明國,但在金屬活字印刷方面並不領先。

  19世紀中葉,法國漢學家茹蓮將《夢溪筆談》講畢昇的一節譯成法文後,世界才開始承認中國為活字印刷的發明國。雖然畢昇的事跡並無同時期文物佐證,但甘肅武威出土的西夏文泥活字印本,被認為年代早在12、13世紀之交。

  中國所用最多的活字是木活字。從寧夏一座塔中發現的西夏文佛經,被許多學者認為是12世紀的木活字印本。

  而發現於敦煌的近千枚回鶻文木活字,有研究者認為是12、13世紀之交製造的。從這些實物可以看出,中國率先使用了活字印刷術。

  明朝時,木活字就使用很多了。但由於印刷質量不如雕版,所以一直是支流。雕版在中國印刷史上的統治地位,至少從公元868年的那捲《金剛經》開始,直到清末才被西方技術取代。

  至於中國最早的金屬活字,古書中有不少引人猜想的隻言片語。最多為學者提及的,是元代科學家王禎在他介紹木活字技術的《造活字印書法》(被認為成書於1298年)中,提到「近世又鑄錫作字以鐵條貫之作行嵌於盔內界行印書」。有學者認為是當時中國已有錫活字的證據。

  但說到實物,中國現存的最早金屬活字印本,是明代無錫人華燧在1490年印的《會通館印正宋諸臣奏議》,這也是中國現存的最早的漢字活字印本。華燧用的是銅還是錫,尚有爭論。根據古書記載,明朝也出現了鉛活字,但也無實物佐證。

  另外,中國在宋元時代就用金屬版印刷紙幣,但並非一般意義上的金屬活字。

  值得一提的是,近代以來全世界普及的「鉛字」,都是歐洲發明的技術。一般認為,這種活字印刷術,是萊茵河畔美因茨一個叫古騰堡的工匠在1440年代到1450年代定型的。這種印刷術不僅包括鉛銻合金活字,還包括螺旋壓印機,以及配合金屬字的油墨,缺一不可。

  其實,在歐洲誰最先發明金屬活字印刷術,各國也不是沒有爭議。荷蘭、法國、義大利都有人考證說自己國家占先。但「古騰堡發明說」是唯一既有印本實物,又有文獻為證的。世界公認的是:古騰堡是活字印刷發明大軍中最響亮的名字。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科技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0228/375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