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丁咚:習近平前腳剛走 為何巴西態度就變了

作者:

緊跟中國步伐,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從7月25日起對拉美五國進行為期11天的訪問。日本內外的輿論普遍認為,作為自小泉純一郎以來時隔10年再次到訪拉美的日本首相,安倍此舉除了內政需要外,與中國爭奪在該地區的影響力、阻擊中國,也是重要戰略意圖。

這是安倍復興日本強勢外交路線的最新案例。從目前的拉丁美洲到東南亞、中亞、南亞再到非洲,日本的外交足跡與中國重疊頗多。隨著中日在歷史、領土、地緣政治以及全球政治中矛盾和衝突日益增多,中日外交戰也逐漸白熱化。對於中國看重的拉丁美洲,安倍自然也不會放過。其中,巴西是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訪問的重頭戲。在巴西,習近平進行了國事訪問,與金磚五國領導人舉行了年度會議,並召開了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領導人峰會。中巴共簽署了56份雙邊合作協議,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得到了新的體現。

然而,習近平前腳剛走,巴西的對華態度就發生了微妙變化。

日本共同社27日報導,根據安倍的隨行人員透露,即將於8月1日舉行的日巴首腦會談的《聯合聲明》草案26日提前曝光。草案強調了日巴兩國擁有尊重「法治」等共同價值觀。由於中國設立防空識別區並在東海和南海開展海洋活動等問題,草案寫入了「制衡」中國的內容。此外,草案還表明將在聯合國安理會改革上開展合作。

這一消息證實了媒體所聲稱的安倍訪問拉美重點之一是與中國「較勁」的分析,同時再次說明,雖然很多國家希望搭上中國經濟發展的順風車,通過與中國的經貿合作獲益,但由於在政治上異質的緣故,總是與中國保持一定距離,甚至希望抱團共同防範乃至遏制中國。儘管中巴建立了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儘管中巴在金磚五國機制、中國—拉美、加勒比國家機制、二十國峰會等諸多國際機制中保持了密切合作,儘管中巴達成了多達數十份協議,然而一旦提到地緣政治和價值觀,它就會產生完全不同的看法。

巴西的選擇並非是獨一無二的,而是廣泛存在於世界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國家。在這件事上我們能夠得到的深刻啟示之一是,所謂戰略夥伴關係與盟國相比,仍有本質不同,戰略夥伴關係基於利益關係,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往往利益不存夥伴關係即消失,甚至利益還在持續,夥伴關係已變質,如同巴西一樣,而同盟、聯盟一般志同道合、惺惺相惜,且聯合得更徹底。

之二是,中國一年多來改變在地緣政治中被動反應的格局,變得更加積極、主動和強硬,已然產生了其效應,在國內激發了國民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情操,增強了社會凝聚力,但其負面結果也很明顯:包括日本在內的世界各國擁有了反對中國的很好理由——而日本正需要這個契機擺脫非正常大國的噩夢,突破和平憲法,解禁集體自衛權,並最終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政治和軍事大國,而且為日本和巴西弘揚共同價值觀、制衡中國,提供了口實。

之三是,真正的問題並不在於中國的強硬,而是不區分對象、情況,為了某些政治需要,一味地強硬,在東海、南海與多國存在領土糾葛的區域遍地開花地對抗,造成全面樹敵的後果。中國的「強項以對」終成「軟肋」,為他國攻擊中國樹立了標靶。

7月25日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屈辱的甲午戰爭爆發120周年紀念日,8月15日將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69周年紀念日,再往後的9月18日,又是中日在東北發生嚴重軍政衝突事件83周年的紀念日。今年中國正在這些日期前後掀起一場空前規模的海陸空大演習。

其重要背景是,中日在諸多領域的鬥爭和博弈矛盾化、公開化和衝突化,日本對戰爭歷史失去反省精神,在領土爭議中拒絕中方息事寧人的訴求,在地緣政治中形成遏制中國的態勢,而在全球政治中廣泛動員資源對中國進行牽制。作為全球經濟體中的二號、三號角色,中日「瑜亮情結」在新的歷史時期重新成為彼此對抗的內在心理誘因。日本不想受制於戰爭歷史,阻礙其實現最渴求的地緣政治目標,並將與中國各方面的競爭「檯面化」,有意識地激怒中國,中國的強烈反應乃至走向全面對抗正中了日本的意圖。

日本因此趁勢而上,大舉復興強勢外交,全面出擊,與中國展開了一場新的形式別具一格的「戰爭」,如今已成「硝煙瀰漫」之局,未來如何發展,牽動世界的心。

 

責任編輯: 趙亮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0729/422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