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宋志標: 輿論引導的「刀把子」

作者:
李長春,2010年11月8日,在紀念大陸第十一個記者節發表講話,要求各級黨委政府「要善待媒體,善用媒體,善管媒體」。以微博進入網絡輿論場為標誌,當局在此前講究的是「善待、善用」,而在此之後,重點向「善管」傾斜。

在國內微博出來之前,社交媒體上的輿論風浪都容易壓制:BBS、博客等技術形態決定了人群的聚集方式較為單一,很容易被納入強制範圍,得到很有效果的遏制。

在這個階段,對社交媒體的控制,主要依靠網評員──也就是網友眼中的五毛黨──來執行。

早期的網評員也是眾多網友中的一員,他們依靠人海戰術來對沖網上不利於政府的輿論,在他們當中,不乏有人對政府抱著一種複雜的心態,亦即:政府有錯,但網友認知也有偏差……

自從網評員作為政府操控下用來引導輿論的工具,其作為一種溷淆視聽的現象,在為網民熟知後,情況就開始向著不利於網評員的方向發展。

五毛黨在公共空間裡受到了嘲諷、抨擊。

如果總結這一時期黨對社交媒體的管制,其力度還是很小,這主要緣於當局的思路相當保守,亦即:當局以「政府信息公開」開應對網絡輿論,體現的是一種被動響應網絡聲音的狀態,實際上等於自縛手腳,網友在這種相對開明的應對思路下,周旋餘地大,佔據主動。

但是,等到了微博出現以後,「政府信息公開」的應對思路明顯不夠用,當局明顯感到來自於網絡輿論的強大壓力。這從甕安事件、石首事件、新疆七五事件至於飯否輿論,可以明顯感覺到。

政府於是開始調整應對思路,飯否的經歷可以從一個側面有力地證明當局思路調整的劇烈程度。

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2010年11月8日,在紀念大陸第十一個記者節發表講話,要求各級黨委政府「要善待媒體,善用媒體,善管媒體」。

以微博進入網絡輿論場為標誌,當局在此前講究的是「善待、善用」,而在此之後,重點向「善管」傾斜。

到了新浪微博等國內微博取代飯否崛起,當局正式開始了新思路的調試過程──這也是為什麽微博輿論那麽劇烈,當局依舊要保留它的原因──當局要在國家區域網內造出一個為其所用的中國版twitter。

伴隨這一過程,應對網絡輿論時秉持的「政府信息公開」的思路已經被當局徹底拋棄,取而代之的,是「意識形態管控」思路。相應地,在當局眼中,社交媒體不再是信息公開的渠道,而是思想意識控制的「主戰場」。

轉變社交媒體的定性,確定社交媒體在政治統治中無可比擬的重要性,輿論操控的具體手法隨之改變。

首先,五毛黨繼續存在,但因為微博本身的信息框架設計使然,微博大V與普通用戶的話語權嚴重不平等,評論往往被摺疊看不到,單單靠灌水評論無法產生影響效果,五毛黨以轉移焦點的工作模式失效。

其次,針對這個微博技術對五毛黨舊有工作模式的衝擊,當局開始培植自己的微博大V,由這些五毛黨中的大V直接發言阻擊自由派大V;戰術上,變五毛黨的「轉移焦點」為「爭奪焦點」。

換言之,被精選出來的五毛黨干將開始在社交媒體上「正面作戰」,而不僅僅是做側面迂迴。因此,五毛黨在這個階段開始了分化,逐漸形成了網評員隊伍中底層五毛與五毛骨幹的等級制,這是當局干預輿論歷程中採取的關鍵一步,網絡輿論的對壘出現了非常大的格局變化。

再次,網評員中的微博大V在實際運作過程中,其「戰力」也受到當局的精細評估。一旦發覺五毛黨大V力有不逮時,變給予輔助。其中就包括強制刪減自由派大V的微博帳號,或者限制其發言,或者在微博仲裁中偏向五毛黨大V,其目的就是減輕五毛黨大V的壓力。

2013年至2014年,大陸當局在網絡輿論上依舊堅持「意識形態管控」的思路,但在執行強度上做了大幅度提升。

這一強硬的調整依據,在現實上是因為南周獻詞事件的影響。在這次爭取新聞自由的公共事件中,記者、媒體、民眾、微博站到一起,其影響給當局留下了深刻的危機感。

將微博言論入罪化,將政治化的輿論管制法制化,成為這一階段管控的主要操作手段。

薛蠻子案、秦火火案、謠言五百轉入罪等就是管控的產物。經過這一輪掃蕩式整頓,當局穩穩地掌握了微博主導權。

然而,與無限制地抬高管控級別相比,這個階段的微博活躍度是在大幅度衰減、大範圍走低。在入罪化打擊及震懾下,公知大V噤若寒蟬,已經不再積極地使用微博,更新緩慢且博文規模驟降。

在這種直接的言論打壓下,原先的五毛大V也失去了存在的意義。那套依靠他們來調控輿論的手法也顯得陳舊。

在一片肅殺氣氛里,2014年年底,人民專政、黨要掌握「刀把子」等毛澤東時代才有的說法重新被黨媒提起。

這一次,「刀把子」等說法藉由專政淫威重來,對知識分子展開政治攻擊,有意識地將階級鬥爭的氛圍專送至社交媒體上,「刀把子」逡巡,微博肅殺,製造緊張狀態。

責任編輯: 趙亮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0126/505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