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翻版馬加爵! 北京15歲少年精心策劃殺同屋致1死4傷

「血拼去,寧願笑著流淚,不哭著說我後悔」這話出自一個15歲的少年張磊,更讓人驚訝的是他在宿舍精心策劃了一場謀殺,導致一死四傷。而面對這一切,他冷靜得讓人吃驚。

近日,北京市檢察院第三分院以故意殺人罪對張磊提起訴訟。究竟是什麼原因令這位少年如此冷酷?他過往到底經歷了什麼?他心中的怨恨從何而來?麗案調查記者深入調查,探索這個少年走向犯罪深淵的心靈之路。

一死四傷

2014年1月的一天早上,15歲少年張磊在QQ空間留下了這句話,「發了工資先買刀,弄死你再說」。本以為是少年狠話,誰也沒當真,而實際上危險正在慢慢靠近。

第二天上午,張磊從市場上買了一把刀,打算將這個想法付諸行動。然而,當他拿著這把明晃晃的摺疊刀回到宿舍的時候,內心有些糾結。於是,他開始上網。在網上,他告訴了他兩個朋友——曾經的初中同學。

「你別干傻事,改天找個機會把那小子揍一頓就行了。」朋友的相勸不但沒有遏制住他那顆躁動不安的心,反而激起了他心中那份自尊、要強,「我一定要殺了他。」張磊心裡默念道。

隨後,他在QQ空間留下了一句話:「寧願笑著流淚,不哭著說我後悔。」彼時,殺念已定,不悔流淚。於是,他在網上搜到了一種自認為比較好的方式,用生活用品製造毒氣,並付諸行動。

然而,效果並沒有網上描述的那麼好。當他從外面回到宿舍的時候,那些所謂的「毒氣」並沒有將室友至於死地,室友們好端端地在宿舍里活動。

「心碎,點菸,一根接著一根,當煙只剩下煙盒,我噁心的吐到將近吐血,再難受也比不上兄弟背叛我來得傷心。」這天夜晚,對張磊來說格外的漫長。抽了一根根的香菸也除不去他心底的糾結和痛恨。抽完最後一支煙是當日22點零2分,他在QQ空間留下了這句話。

第三天上午11點,昨晚剛上完夜班的室友們還在睡夢中。

張磊拿出摺疊刀,將刀尖伸向室友,導致一死四傷。

幹完這一切,張磊開始蹲著廁所里抽菸,等待警察的到來。

童年

父母眼中從小要強的孩子

案發當天,張磊的父親張明旺正在上班,當警察的電話打來說張磊涉嫌故意殺人的時候,他無法相信。

張明旺匆匆前往北京,而在家裡等候消息的劉紅根本沒想那麼多,「我以為只是他和大家鬧著玩呢。」在父母的眼裡,張磊是個懂事的乖孩子。

張磊出生在河北保定的一個農村家庭,母親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父親是附近一家食品加工廠的工人,一個月兩千元左右的工資養活一家四口人。

1998年張磊出生後,劉紅將比張磊大一歲的姐姐送到了姥姥家。而這對父母親一直陪伴在兒子身邊。

由於家境貧寒,劉紅很少給兒子零花錢,也很少給他買零食。

有一次,劉紅抱著剛剛會走路的張磊在村里玩耍。一個賣烤玉米的推車經過的時候,張磊湊上前去要。「我們沒錢,別讓人笑話我們。」劉紅說完話,張磊馬上縮回了手。張磊的要強、懂事讓劉紅很吃驚。在接下來的年月里,劉紅髮現孩子越來越要面子,並且自尊心很強。

「小學時,我的成績都是前三名,考不到前三名他們就會說我。」在張磊回憶中,仍記得小時候自己考了第六名挨批的樣子,儘管他的父母們早已忘記。

劉紅髮現張磊從小對電腦有種特別的愛好,「我考前三名就給我買電腦。」張磊這個要求很快得到實現,夫婦倆花了幾個月的工資買了台電腦。張磊空閒的時候就開始玩電腦,「那時,他只是偷菜、聊QQ。」劉紅說。

對於張磊,劉紅夫婦並沒有操心太多,基本是放任的態度。有時張磊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玩電腦會跟爸媽商量自己干點家務,劉紅沒有拒絕。而更多的時候,張磊並不願意幹家務,更願意玩電腦,夫婦倆也從不勉強兒子,在他們的腦海里,只要孩子成績好就行。

然而,張磊跟周圍的人處不好關係很早就有了徵兆。「姐姐大他一歲,他跟姐姐一個學校,但上學、放學都是自己一個人,從不願意給姐姐一起。」劉紅告訴記者。

沉默的「羔羊」

在劉紅的記憶里,張磊是個內向、寡言少語的孩子,尤其是上了初中之後,更不愛說話了。

對於張磊來說,周圍的一切事情超出自己的預想。

從農村來到鄉里上初中,張磊成了住宿生。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同學,還有同學們花花綠綠的新衣服,這一切讓張磊不知所措。

每隔十天左右張磊回一次家,每次媽媽會給他一百二三十元的伙食費。他知道家裡困難,從來不開口向爸媽多要一些,儘管看到室友們有更多的錢吃零食、請客,他只能低頭拽緊自己的口袋。在那些家境好的同學面前,自卑感將他團團圍住,他感覺自己抬不起頭。

最讓張磊受不了的是有些同學經常欺負他,而他卻從不敢反抗,這讓青春期的他很苦惱。他很想找一個知心朋友說話,卻發現自己找不到,而吸菸成了他暫時解脫的途徑。

「他想找一個完美無暇的朋友,接受不了朋友的任何缺點。」接觸過張磊的社工這樣說道。在張磊的心中,沒有一個人可以稱得上朋友,也沒有人能夠走進他的內心。而初中學校的老師也不重視自己,自卑和自尊將他壓抑得喘不過氣來,他內心的天平開始漸漸傾斜了,他將更多的時間花在了電腦遊戲裡,一天又一天的沉迷讓他的腦海里只剩下打打殺殺的遊戲畫面。張磊覺得這樣可以逃避內心的孤獨和恐懼,他覺得自己沒有一個好朋友。

而父母並沒有注意到青春期的他有什麼異樣,除了一件事。

上中學的日子,張磊經常肚子痛,然後老師讓劉紅接他回家。「他每次從學校回到家肚子就好了,估計是在學校太壓抑了。」劉紅說道,她現在才明白兒子肚子疼的原因。

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他更受打擊。因為吸菸他很快被校方取消住宿資格,儘管他當時的成績是班裡中等,而這次經歷讓他覺得顏面掃地。

張磊留級了。隨後,他作為留級生繼續讀初一。有一天在課堂上,他和其他同學說話,老師批評了他。「為什麼只批評我一個人,不批評其他人。」為此,張磊和老師吵了一架,然後退學。這一次,他徹底離開了學校。

退學後,張磊開始了四處打工的生活,餐飲、電手機銷售等多項工作他都嘗試過,但每一份工作都幹得不長久,更多的時候是不會處理和同事、領導的關係,最終都是以離開而告終。

有一次,張磊在一家手機銷售店裡打工,發工資那天他沒在現場沒能領到工資。後來他找過幾次老闆,老闆當時比較忙沒顧得上,他和老闆大吵了一架之後揚長而去。

2013年12月,張磊跟隨一朋友來到北京朝陽區的一家印刷廠打工。儘管出門之前,家人百般勸說,但是他執意前往。「他想掙錢換個好點的手機,他爸爸說給他買,他說一定要自己掙錢買。」劉紅哽咽著說。

這一趟出門,接下來發生事情的超出了張家人的預料。劉紅從沒想到僅僅12天的時間,兒子怎麼變得讓自己認不出來了。當她開始回憶兒子的點點滴滴時,才發覺自己對兒子的了解實在太少,也從來不知道兒子心裡所思所想。

當在看守所看到兒子的時候,劉紅泣不成聲,「我們每天忙著工作,從沒關注過他的心理活動。」

徵兆

小矛盾懷恨在心

白皙的皮膚,一米七的個子,這位15歲少年張磊愁眉緊鎖,有著超出同齡人的憂愁。

案發十天前,張磊從河北保定的老家來到了北京朝陽的一家印刷廠打工,和其他五個男孩住在一間集體宿舍里。然而,內心自卑、敏感的張磊常常感受到自己的被排擠,被嘲笑。

公共汽車上,張磊和室友李鑫同行。李鑫的媽媽看著張磊,關切地問了一句:「怎麼沒帶水杯喝水?」張磊:「懶得拿」。

旁邊的李鑫接著話茬說:「你幹嘛不說你不喝水啊?」這一句不痛不癢的玩笑話在張磊看來卻是當頭一棒。

在張磊的眼裡,李鑫經常這樣對自己冷嘲熱諷。有時候甚至還和其他室友一起嘲笑自己。儘管這一切在室友們看來只是個玩笑,但張磊卻覺得自己顏面掃地。於是,張磊想要報復李鑫,對他動了殺念,同時為了將事情做絕,想連帶殺掉其他幾個室友。

「他很要面子,自尊心非常強。」張磊的媽媽劉紅這樣告訴記者。

張磊來到印刷廠的第五天,他在QQ空間裡寫下了這句話:「我希望有一個把我當回事的好兄弟,一個就好,我發誓,只要他要,只要我有,連命都放一邊。」

第六天,張磊的QQ新動態顯示:「突然發現一隻狗,以前稱呼他為朋友。」

張磊的情緒在持續累積著,沉默是他處理問題的方式。

2014年元旦,劉紅給張磊打了個電話,「你要好好聽話,好好幹活。」電話那頭張磊的聲音有些沙啞,應了一聲,持續了幾秒鐘的電話很快掛了。

劉紅以為兒子是頭天晚上加班累著了,並沒有多想。

而此時,遠在千里之外的張磊內心早已波濤洶湧。關於他內心的波瀾、糾結,家人無從知曉,他也從沒主動說起。

案發後,一位受傷的室友對張磊的行為還是不理解:「他和我的關係不錯,他不太愛說話,下班後自己一個人用手機上網、聊QQ,有時也會抽菸,我們和他開過玩笑,但案發前他也沒罵過我們或要挾我們,我們之間也沒有嚴重的肢體衝突。」

而張磊覺得,宿舍這群人根本不是自己的朋友,他對室友的忍耐已經達到了極限,室友們的玩笑是對他的侮辱,而他從沒把自己的想法和室友們溝通過。

如果沒有這次北京之行,等到九月份,劉紅打算送張磊去技術學校學計算機的。只是這一切,化成了泡影。

看守所里等待法律的制裁

近日,北京市檢察院第三分院以故意殺人罪對張磊提起訴訟。

面對這一切,張磊說:「我認可司法機關對自己故意殺人罪名的認定,願意接受法律的判決,對於被害人在理性上願意向他們道歉,因為畢竟無故傷害了他們,但是在感情上對他們沒有太多的歉意,覺得他們沒有理解我。」

當問道為什麼在殺人之後不逃跑時,張磊的回答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我覺得沒有把他們全部殺人滅口,我逃跑也沒有意義,我不逃跑還是屬於自首。」

該案承辦檢察官王亞喆表示,對於一個15周歲的孩子來說,僅僅因為室友的幾句玩笑,在相處不到10天的時間內,便產生殺念,而且事先經過充分預謀,無視法律的存在,作案手法極度殘忍,事後又表現異常淡定,堅信是被害人挑戰了自己忍耐的極限所應得到的懲罰,最後甚至認為自己出獄後還是一條好漢。人情的隔閡、人性的冷酷與價值觀的扭曲,令人驚悚。

對於此案,檢察官認為有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一是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長應避免採用「唯分數論」的教育模式,而應將更多的精力放在關注孩子的情緒以及心理健康方面。二是在學校教育方面,教師應切實擔負起教書育人的職責,不但要教好書,而且育好人,在面對「問題學生」時,要以「不要一個孩子掉隊」心態認真抓好學生的心理成長問題。三是在社會管理方面,要謹防孩子中途輟學,同時嚴查用人單位使用童工,儘量給孩子創造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最後,承辦檢察官表示,檢察院在依法追究張磊刑事責任的同時,將嚴格規範司法行為,通過依法追訴犯罪,迫使其反思自己的罪行,重構價值觀。此外,未成年人案件檢察處將認真貫徹「教育、感化、挽救」的六字方針,積極協調監所檢察處等部門,持續關注張磊的獄內改造和心理矯正問題。

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教授皮藝軍解析道:「這是馬加爵殺人的犯罪模式,他出身貧寒,開始努力學習,耐挫力弱,受挫後不能很好的調整。他人際交往方面存在障礙,很難和周圍的人相處,對一些障礙的反應更加異常。因此,其他同學在合這種同學相處的過程中開玩笑應該謹慎。而學校的老師應該給與他適當的心理輔導,家長多給些關心,用愛來化解這類學生的心結,防止類似事件發生。」

(文中當事人均為化名)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中國江蘇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0326/533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