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比你想像中更危險的10件小事

各人可曾想過,我們生涯在一個何等恐怖的天下!媒體鋪天蓋地地報導各種暴力事務、自然災難、意外事故,時時散播著恐怖的氣息。對這類危險應當提高小心險些人盡皆知,但各人可能不知道,事實上,一樣平常生涯中許多絕不起眼的小事更可能置我們於死地。

註:此表主要顯示美國統計數據。並不是居心忽視天下其他國家,只是由於美國的統計數據隨時可用。

10.墜床比墜過山車更危險

提起過山車,有人歡喜有人憂。過山車的極速高空體驗給遊客帶來了無限快感。然而,刺激的同時,意外也隨之而來,在美國,平均每年有四人因乘過山車殞命。

其中,因過山車而死的職業事情職員占了1/4。約1/2是由於遊客的身體狀態不相宜此類娛樂活動,過山車帶來的高度驚險與刺激會使遊客身體狀態惡化而殞命,這類情形可以通過增添標牌忠告患者制止搭車來解決。殞命人數中,只有四分之一是由於突發事務喪命,好比從過山車中翻落墜空而死。

由此看來,乘過山車意外殞命是小概率事務。但你一定想像不到,墜床而死的概率並不低!在美國每年有450人死於墜床。可笑的是,床欄有時會令事情變得更糟。醫生發現,有些頑強患者試圖翻越床欄,卻落得摔得更慘的下場。

9.奶牛比熊更有可能殺死你

自1960年以來,北美熊襲人事務一再發生。已往110年以來,共63人因遭遇黑熊襲擊而死,其中大多發生在阿拉斯加和加拿大。這相當於每年有一個人死於黑熊攻擊。不過,其中86%的黑熊襲人致死事務發生在1960年之後,以是近幾年,每年約兩人死於黑熊攻擊。

棲息地一再遭到破損是黑熊襲人事務頻發的一大緣故原由。許多致命攻擊是由於成年雄性黑熊把人類當成了新的食物泉源。而賣力捍衛自己幼崽的母熊,或者已經與人類熟悉了的黑熊則很少會攻擊人類,這是個很有趣的徵象。

雖然因人類的擴張,黑熊襲人致死事務會連續上升,但比起奶牛的殺傷力,黑熊就小巫見大巫了。若是告訴你在美國平均每年造成22人殞命的殺人狂魔是奶牛,你會大跌破眼鏡嗎?更恐怖的是,奶牛的殺人行為可以稱之為「蓄意行刺」,緣故原由無外乎領土遭人類侵占、森林遭人類砍伐或者因幼崽受到危險而奮力反抗。因此,與意外遭遇黑熊襲擊而死相比,人類死於奶牛攻擊的情形越發常見。

8.未落狂鯊口,已入離岸流

夏日來暫時,人們普遍對去海邊玩耍青睞有加。可不要忽略,這項戶外活動是有危險的。曬傷、被水母蟄傷或不幸被鯊魚咬傷的事情並不稀有。

未受刺激的鯊魚襲擊人類大多是由於認錯「人」,當它咬上一口卻顯著嘗不到海豹或魚的味道時就會自動遊走。沒錯,這錯誤的一口結果十分嚴重,人們常因此身負重傷,不幸喪生的也不在少數,幸虧這種認錯「人」的行為是相當少見的。正常情形下,鯊魚會襲擊人類大多是由於它受到了某種形式的刺激。

同樣地,若是置身水中的你感受自己被拉離寧靜水域,離岸流比鯊魚更有可能給你帶來殺身之禍。離岸流的威力超乎你的想像。它把你拉離海岸的速率比奧運會游泳選手的游速還快。人們遇到離岸流時,經常會直接逆流而游,很不幸,這樣只會泯滅體力,最後溺水而死。

據統計,美國每年有一百多人死於離岸流。只管有些游泳者會到場類似鬥鯊這樣的極限活動,死於鯊魚襲擊的美國人也只是每兩年一例。縱然從天下規模看,每年也只有五例。可見,離岸流比鯊魚更危險。

7.遠在恐怖分子之上的殺手——中學體育運動

自從2001年聳人聽聞的911襲擊後,恐怖主義就成為21世紀美國文化中的一種典型恐懼。從基地組織到伊拉克和大敘利亞伊斯蘭國,令人畏懼的恐怖主義報導一再泛起在新聞上,致使許多公民為他們自己及其子女惴惴不安。

事實上,美國兒童死在中學運動場上的機率要比死在恐怖分子手上的機率大得多。美國每年約有50名年輕運發動因運動損傷而死。這一徵象在墟落地域最為嚴重。常見的死因包羅運動過激、腦損傷或心搏驟停。但這並不能阻止許多運發動瘋狂的訓練強度:2/3的運發動訓練至嚴重脫水,16%的足球運發動在被撞擊至失去知覺當天依然增強訓練。而那些傷勢惡化的運發動殞命概率高達50%。泛起心搏驟停的年輕運發動中,只有一成能倖免於死。

在2001年的大規模襲擊後,每年死於恐怖主義的美國公民約有12人,舉例來說,劃分為2009年的9人、2010年的10人、2011年的17人、2012年的10人及2013年的16人。而且這些人絕大部門是死在阿富汗之行,沒有一例是死於美國疆域的。

6.喪命於迪士尼樂園的人數遠超於死於佛羅里達短吻鱷之嘴的人數

2005至2014年,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市的迪士尼公園事故頻發。8名遊客在此喪生,殞命緣故原由多為突發性心臟病或外傷。此外,5名員工也在這段時間殞命,僅在2009年的一個事故高發季度,就有3名員工死於外傷或者觸電。

許多人都以為佛羅里達的短吻鱷比迪士尼樂園裡可愛的米老鼠恐怖得的多。人們一想到被這樣古老的爬行動物咬傷或者拖進泥潭裡就會滿身哆嗦。雖然短吻鱷有時間會無故地去捕食人類,但大多數情形下它們只有受到威脅才會對人類提倡攻擊,受害者對於他們的偷襲往往絕不知情。從2005到現在,只有6個遊客喪生於短吻鱷的無故偷襲。但從2007年起,沒有人在這樣的事故之中喪命。

5.被熱死的概率遠高於觸電而死

炎天的高溫經常令人心生畏懼,但比起高溫,更恐怖的一定是夏日雷雨時的閃電。閃電發生時溫度可到達30000攝氏度(50000華氏攝氏度),其高溫足以使事物猛烈燃燒,美國境內每年平均快要51人喪生於雷電之下。事實上,雷擊致人殞命的緣故原由與各人的認知恰好相反。大多數的閃電並沒有直接擊中受害者,而是人們接觸了受到雷擊的物體後才觸電。以是在雷雨天氣中,制止受到雷擊最佳的做法就是待在室內,由於縱然平躺在一個空曠的平地中,我們照樣會受到雷電的非直接雷擊。

當在室內跑步時,我們會去打開空調來涼爽一下,由於你喪命於高溫的時機很可能增添了10倍,據統計,每一年美國約莫有618人因熱致死。熱死無疑是世上最糟糕的死法。隨著身體溫度的逐漸升高,身體除了會自行排汗降溫,皮膚下的血液速率還會一直地加速來資助身體舉行散熱。若是身體溫度連續不下,體內器官中大量的血就會被抽走。

缺乏氧氣的血液有損於身體器官,而身體連續的升溫會導致體內發生炎症從而使人體更難降溫。人體溫度一旦到達40攝氏度(104華氏攝氏度),腦部供血量淘汰。顱內血壓升高,這樣血液裡帶有的壞死組織會對腎臟造成龐大的危險。若是人體溫度到達49攝氏度(120華氏攝氏度),體內所有的細胞就會被高溫殺死,人們會就此喪命。

4.風寒比龍捲風更危險

較之於高溫發燒,低溫症更像是個「無形殺手」。輕度低溫症患者可能只會泛起「發冷」的症狀,例如身體打顫、手指發麻等等。但若是發抖不足以使身體溫暖起來,那麼它就會使血液改流,繞過四肢,流入內臟。

當體溫降到35攝氏度(95華氏度)時,患者會最先猛烈哆嗦,但一旦低於32攝氏度(90華氏度),則會制止。這時間,患者會變自得識模糊,無法清晰地思索問題。有些人甚至會任性地脫去衣物。

當體溫降到30攝氏度(86華氏度)時,患者會最先損失意識。此時現在,他們會出現出一種瀕死的狀態。由於患者的身體會自動減緩新陳代謝以淘汰自身對氧氣的需求量,其心率和呼吸也會變得十分微弱。而當體溫降到20攝氏度(65華氏度)時,心臟最終會制止跳動。實在當體溫降到28攝氏度(82華氏度)時,心率失常就已經很有可能會奪走患者的性命。

大略來算,美國平均每年有1300人死於挨冷受凍。其殺傷力之強,或許也只有那破天荒的龍捲民風象年可以與之相「媲美」了。由於一樣平常來說,美國平均每年死於龍捲風的公民約75人。在冬天,當你用手掃除車上的積雪時,你的手指也許會感受到那種嚴寒——風寒的嚴寒,這遠遠比你在炎天時看到的遠處隱約的雷雨雲砧要危險得多。

3.食物中毒比一氧化碳中毒更危險

一氧化碳是比低溫症愈甚的「冬日無形殺手」。它看不見,嘗不出,聞不到,甚至也不會引發你的噴嚏和咳嗽。汽車天天會散發大量的一氧化碳,而你正在使用的火爐也許會讓你見不到下個冬天的太陽。一氧化碳進入人們血流後,它的「殺戮」就最先了。血液中的血紅卵白一樣平常與氧氣聯合,為人體全身供氧。一氧化碳極易與血液中的血紅卵白聯合,使血紅卵白無法與氧氣聯合,於是造成人類缺氧,由此,人體中的血液變得毫無用處。在美國,平均每年有430人死於一氧化碳中毒。

聽到這兒,不要急著從你的煤氣爐前跑走,你還要用它確保你的食物是不是煮熟了呢!險些每年都市有3000名美國公民死於食物感染疾病。大多數食物中毒案例是由家禽引起的,可是其他種類諸如水果,堅果和綠葉蔬菜也都位列誘因榜單。實在只需實行一些簡樸的措施就可以制止許許多多的殞命事務,好比勤洗手,好比將食物煮熟。

2.醫生的糟糕謄寫會在你薰染伊波拉病毒前殺死你

伊波拉病毒是一種恐怖的疾病。它「生性殘暴」,會對人體中每個器官以及各個身系統統睜開攻擊,直到人們只剩下骨頭和肌肉才肯罷休。同樣恐怖的是,它會使膠原卵白這類結締組織消融。如果缺乏了膠原卵白,人的皮膚會浮在液化組織上,患者會因此失血。帶血吐逆或者腹瀉,是患者病情惡化的信號。失血最終會成為壓死伊波拉病毒受害者的最後一根稻草。

因該疾病殺傷力太強,各國機場會對南非入境搭客的身體狀態舉行嚴謹的檢測,試圖以此控制病毒在本國的流傳。只管云云,依然有醫護職員在美國薰染伊波拉病毒。2014年,四人被確診為伊波拉病毒。最終一人殞命,其他3人幸運康復出院。據相識,這位不幸殞命的患者是在賴比瑞亞薰染了病毒。

位於德克薩斯州達拉斯的德克薩斯長老會醫院中住著眾多伊波拉病毒薰染者,這裡的病人面臨著比伊波拉病毒越發危險的挑戰——醫生的潦草處方。醫生的潦草字跡,會導致美國每年平均7000人殞命的惡果。這是由於,醫生每年要開出32億份藥單,寫的不好容易導致錯誤的劑量,不明確的縮寫也可能導致藥物分配錯誤,這些都市無情奪走病人的生命。

1.酗酒是最放肆的殺手

兒行千里母擔憂,送孩子離家外出讀大學,怙恃的心也不能放鬆。從小,為了保證孩子的康健,怙恃算是操碎了心。他們讓孩子遠離母牛,注重孩子在冬日的保暖,將食物煮得恰如其分,甚至讓兒科醫生列印每一張處方。可是,總有些危險的誘惑在十丈軟紅的某處等候著才離家的孩子,好比,毒品。

據統計,每年約有8萬美國人死於酗酒。酗酒者多數不是直接死於酒精中毒,車禍和酒後暴力才是罪魁罪魁。

相比之下,死於藥物過量的人則少了靠近一半:例如2011年有41000人,2013年有44000人。這些數字包羅法定處方藥過量;非法毒品的殞命算是比藥物過量的一半人還要少。換句話說,比起擔憂孩子念書時代來往了吸毒的朋儕,還不如擔憂朋儕在聚會時有沒有喝醉,由於,酗酒才是第一殺手啊。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前十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0409/540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