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草子:看清楚中國經濟的十個事實

作者:

1、中國經濟強大的外觀,主要(甚至唯一)得益於龐大的外匯存底。刨去外匯存底的支撐,其他能顯示中國經濟強大的證據,實在是乏善可陳。

2,龐大的外匯存底,為央行大規模貨幣發行提供了基礎貨幣,從根本上支撐了中國印鈔—投資—增長的發展模式。沒有數量可觀的外匯存底,沒有這一大快基礎貨幣的墊底,中國經濟就會大量失血。

3,龐大的外匯存底造就了一個從屬於政府、而不是獨立決策的強大的央行,進而造就了一個實力雄厚的中央政府。對他國驚人的援助,金磚銀行、亞投行和一帶一路的順利推進,甚至以政府為主導的高鐵等項目的對外投資,無不仰仗天量外匯存底的支持。

4,天量的外匯存底作為基礎貨幣,為央行大量「印鈔」,加劇通脹提供了抓手的同時,也間接地推高了中國的債務槓桿率,使得中國成了全球槓桿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5,天量外匯存底也是社會兩極分化的間接推手。中國式的貧富懸殊雖然主要是一種體制病,但巨量的外匯存底則為這種社會分化提供了通道。以外匯存底為基礎貨幣創造的流動性,通過各種顯性和隱性的管道,相當程度上流到了大型國企、地產商、權貴准金融機構等利益集團手中。掌握了無本或低成本巨額貨幣資金,權貴利益集團就能無中生有,以小搏大,控制更多的高價值資產。自此,依靠資產收益還是薪資收入實現個人或家族理想,就成了橫亘在中國富人與窮人中間的一道不可逾越的分界線。

6,天量外匯存底的形成,主要得益於外國資本和市場的貢獻,特別是美國市場。中國的對外出口50%以上的額度仰仗外資企業,中國的貿易順差三分之二來自美國市場。

7,在國際資本市場上買債(加上部分境外銀行存款),主要是購買美債,是迄今為止中國的外匯存底唯一能產生淨利潤的投資專案。其他的外匯投資項目,特別是境外直接投資,總體而言沒有淨收益只有負收益,從平均水準看也是如此。

8,由於特殊國情體制的存在,雖然任何一屆政府都會把「調結構」掛在嘴上,但在事實面前,他們遲早都會回歸印鈔—投資—增長的老路。在這一背景下,保持最定額度的外匯存底,就成了任何一屆政府賴以生存的底線。這個外匯存底的最低額度,應該在扣除購買能源、礦產資源和糧食等剛性支出後,不低於8000億美元的規模。

9,在中國的國情下,單純的高槓桿率並不會讓政府拋棄印鈔—投資—增長的模式。債務率再高,地方債務再多,只要還有繼續印鈔的餘地,中央政府就會為這些債務「兜底」,以延綿印鈔—投資—增長模式的生命。只有連印鈔的底氣都沒有了,這種增長模式才會壽終正寢。而作為基礎貨幣的外匯存底的枯竭,可能是壓垮這種模式的最後一根稻草。

10,可能導致外匯存底枯竭的主要因素有:新增外商投資規模不斷下降:外資陸續從中國大陸境內撤走;製造業出口增長邊際遞減;與美國真正開始翻臉。

責任編輯: 趙亮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0521/559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