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英媒:對中國的最大威脅不是經濟而是戰爭

作者:

金融時報專欄作家拉赫曼說,股市動盪、經濟放緩,都不應是北京最大的擔憂。對中國最大的威脅是戰爭,中國的「和平崛起」突然被軍事衝突打斷。

拉赫曼說,在9月3日的閱兵式上接受敬禮時,中共領導人不會忘記這種威脅。

文章說,中國政府稱,此次閱兵是為了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這原本應該完全關乎過去。但是,不可避免地,亞太地區的很多國家將視之為一個關於未來的令人不安的訊息。

文章說,」在如今的21世紀,中國潛在的侵犯威脅才是讓很多亞洲國家倍感擔憂之事。「

拉赫曼警告說,」如此明顯的尚武之舉實屬一條危險道路。如果走錯了,可能會破壞國際秩序,而這種秩序正是過去40年中國取得令人驚嘆的經濟成功的基礎。「

黷武的危險

文章說,自上世紀70年代末以來,中國歷任領導人均意識到,中國的經濟轉型依靠的是全球化以及中國與主要貿易夥伴的和平關係。為了傳遞出這種訊息,中共領導人不斷重複著諸如」和平崛起「和」和諧世界「的口號。

但是,拉赫曼認為,」在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國似乎想要在領土爭端的問題上採取更強勢的方式。「

在股市崩盤、經濟放緩、社會不公引發民怨的背景下,」一場愛國色彩的閱兵式或許看起來恰好是團結民眾支持中共及其領導層的一件事。「

拉赫曼警告說,」然而,大打民族主義牌也帶來了新的風險。這可以從亞太地區明顯升溫的緊張態勢中看出。

文章說,「習近平及其同僚當然明白,一旦發生嚴重的軍事衝突,對中國來說將是一個悲劇性的錯誤。真正的風險不是中國會選擇戰爭,而是其領導層可能會錯誤地估計其鄰國或美國的反應——以及領土爭端或計劃之外的海上軍事衝突會隨後升級為重大的國際事件。即便這樣一場危機被迅速化解,危機帶來的政治後果也可能會對中國及全球經濟造成持久性的損害。」

「仇日情緒」

從官方宣傳機器到街頭百姓議論,伴隨中國抗戰閱兵而掀起的一浪高過一浪的「仇日」、「反日」情緒,是今天的《獨立報》關注的角度。

獨立報說,每天,中國的國家檔案館都挖出新的據稱是日本戰犯的「認罪坦白書」。這些「坦白書」中都包括血淋淋的野蠻行徑的具體描述,旨在激起人們最大的憤慨。

獨立報說,電視上,所有的娛樂節目都已經為描寫中國抗日「偉大勝利」的節目讓路。

獨立報的文章說,中國社會的反日情緒是普遍存在的,而習近平有意鼓勵民族主義情緒更給這種仇日情節火上澆油。

另一方面,獨立報分析說,日本政客一系列的動作也於事無補。文章說,在圍繞島嶼主權爭端加劇之際,本周日本通過了其歷史上最大的軍事預算。

日本首相安倍拒絕為日本在二戰中的行為道歉,也一直是中國抨擊的焦點。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BB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0903/607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