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退休院長一語驚人:大陸醫改是「逼良為娼」 被刪原文

深圳那位公立醫院退休副院長指出:「這些年深圳醫療系統確實發生了許多震驚全國的醫患糾紛大案。表面上看來,根源在於醫德缺失和管理失當,而實質問題是政府強行將醫院推向市場,90%的經費醫院自籌,使得醫院由公益性變為營利性。」

(編者按:10月7日,微信公眾號「生活廣角鏡」上發表一篇談及中國醫改的文章,文章提到,深圳公立醫院一位退休副院長一針見血的指出:當今中國醫患關係緊張、醫德醫風敗壞如斯,原罪是中國的醫改的失敗。不過該文章在發表後不久就被急刪。)

退休醫院院長一語驚人:醫德醫風敗壞是政府「逼良為娼」的結果

眾所周知,在中國看病難、看病貴,病人到醫院,只有任憑醫院宰割的份,所以醫患之間糾紛不斷、醫院腐敗案件層出不窮。

2013年,杭州蕭山鹽水掛死人後,家屬抗議政府部門不作為。(網絡圖片)

那麼,為何出現如此情況呢?退休副院長一語道出真相——醫院落到今天的局面,醫德醫風敗壞如斯,根本原因是政府強行將醫院推向市場,使得醫院由公益性變為營利性。換言之,中國醫改是「逼良為娼」的結果。

文章寫到:「許多人都看到了,醫療腐敗林林總總,醫患糾紛此伏彼起,其『原罪』就是此前失敗的醫改。認識不到這一點,針對醫院的任何措施都只是治標,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本來應該是救死扶傷的醫院和醫生,現在卻是醫德不再,腐敗不斷,醫患雙方都不滿意……」

2011年,吳喜英28天花45萬不治身亡,月打點滴竟330公斤。圖為丈夫肖國海捧著吳喜英遺像掩面哭泣。(網絡圖片)

深圳那位公立醫院退休副院長指出:「這些年深圳醫療系統確實發生了許多震驚全國的醫患糾紛大案。表面上看來,根源在於醫德缺失和管理失當,而實質問題是政府強行將醫院推向市場,90%的經費醫院自籌,使得醫院由公益性變為營利性。」

事實上,自從1985年醫改以來,政府對公立醫院的撥款逐年減少,現在只剩下10%,90%的經費要靠醫院自籌。

那位退休副院長說:「這10%就像天秤上那最後一根稻草,把醫者父母心的傳統徹底破壞了,巔覆了很多東西,也引發了很多問題。」公立醫院本身就有公益性質,但公益是要政府買單的,10%的撥款實際是宣布政府不再為公益買單了。這位老院長分析說:「政府放棄了自己的責任,落得一身輕鬆,但醫院更沒能力為公益買單了……」

醫改「逼良為娼」後帶來的種種惡果

醫院要生存和發展,就不得不從患者身上下功夫,為掏患者口袋的錢,他們各施奇招;大家都朝錢看了,收紅包就成了行業潛規則。每一個崗位都找到了撈錢的辦法,形成了「救死扶傷、一切向錢看」的奇特怪狀。

退休院長說:「在醫院內部,一些產生腐敗的部位和人員,是外界無法想像得到的。」他說,大陸有家醫院的網絡中心主任,掌握該院HIS系統的最高權限,不少藥商瞄準了這一點,就向他購買「信息」,幾年就撈了上百萬。這樣的細節,外人怎麼可能知道。

藥價奇高背後的秘密

一位藥商透露,「藥廠就算中標,醫院也不一定就會採購你的藥,因為中標企業一般同時會有幾十家,醫院選擇餘地很大。所以得活動,前後得過多道關口,少一關都不行。」首先要向主管院長示好,其次要讓相關科室主任拿到好處,藥劑科主任、藥劑師、統計員、會計都得打點。第三是給醫生好處,開什麼藥、開多少藥,醫生說了算。

藥商深有感觸地說:「醫院是片江湖,水很深……」(網絡圖片)

藥商深有感觸地說:「醫院是片江湖,水很深,是江湖就有規矩,就有三山五嶽,八大門派,七十二洞,三十六堂口,還有好多大小碼頭,你藥品想進來,就得逐個去拜,去交買路錢。」這些買路錢最後都會攤進成本,由病人買單。

退休醫院副院長:政府為公益事業買單才是根本之策

這位退休副院長坦言,他在醫改前的公立醫院也工作過,現在的情況讓他很痛心,「抓幾個人進去無法治本,關鍵要從制度上入手。」他說,「醫療改革的商業化、市場化的走向,完全違背了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基本規律,才會導致種種社會怪象。」「如果說這些都是以前醫改失敗的後遺症,那麼應該從未來新醫改中尋求治本之道。」

看來,讓醫院回歸公益的本位,政府為公益事業買單,斬斷醫藥之間的利益鏈條,才是根本之策。

但該院長認為:「儘管人民意見再大,政府絕不會再為醫院買單了!」

責任編輯: 林億  來源:微信公眾號生活廣角鏡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1008/625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