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珠三角轉型觀察:資本撤離的挑戰

廣東工業大學王勇向記者團介紹華南設計創新院相關情況

廣東正處於從傳統的勞力密集型到高科技產業的轉型期(圖為廣東工業大學王勇向記者團介紹華南設計創新院)。

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至GDP增速的6.9%,折射在地方則是廣東面臨撤資的情況。

廣東經濟發展是中國的縮影,而東莞則是了解廣東經濟發展的窗口。廣東正處於從傳統的勞力密集型到高科技產業的轉型期。

而轉型期,廣東地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人才短缺、創新意識薄弱等問題。

中國2015年第三季度的GDP增速為6.9%,經濟受到下行壓力。而資本開始撤離廣東則是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表現。

撤資

這點得到了廣東省惠州市仲愷高科技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任楊鵬飛的證實。

在「2015世界主串流媒體看廣東」活動中,楊鵬飛介紹說,該工業園區確實面臨撤資的情況,特別是依賴勞動力和土地資源的企業的撤離。企業轉而將工廠搬到東南亞的柬埔寨、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地。

Image copyrightBBC CHINESEImage caption廣東省惠州市仲愷高科技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任楊鵬飛介紹說,該工業園區確實面臨撤資的情況,特別是依賴勞動力和土地資源的企業的撤離。

對於依靠土地資源的傳統企業的離開,楊鵬飛補充道:「離開我們,我更高興。」他表示會把土地拿出來做更好的項目。

廣東惠州的仲愷工業園是中國的114個高新科技園之一,但新型的雲端運算、LED和新能源等產業與傳統的製衣等產業相比,需要消耗的土地不算多。

面對撤資情況,楊鵬飛對BBC中文網記者表示:「我們會挽留,但是企業有其市場和經濟規律的引導,我認為順其自然。」

惠州的企業代表則道出了撤資的原因。惠州台商協會秘書長韓治華解釋道,稅收和勞工成本的增加使得企業「受不了」。企業要額外支付員工工資的40%左右用於員工的社保、公積金等「雜七雜八」的費用。他舉例說員工工資本是月入3000人民幣,但現在要支付4000多人民幣。所以企業選擇將工廠建在南亞或者非洲地區,因為那裡有更實惠的土地和勞動力。

但惠州的撤資情況則比不上其鄰居東莞市。東莞因為去年的「掃黃活動」聞名全中國,甚至一度提及東莞,人們就會相視而笑。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東莞與色情行業緊密相連。但東莞還是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基地之一,目前政府的數據顯示有約17萬家製造企業駐紮東莞。其產業涵蓋了電子資訊、電氣機械、紡織服裝、家具和玩具等。

追溯到90年代初,中國人口紅利剛開始顯現時,資本不斷流入東莞,熱鬧非凡。

但撤資使得「東莞現在非常落寞」,韓治華這樣評價。

人才短缺

資本撤離後,惠州和東莞都不得不轉型來拉動地方經濟增長。

楊鵬飛對BBC中文網記者表示,目前轉型面對的最大困難與挑戰則是缺乏人才。惠州屬廣東的第三梯隊城市,2014年為廣東的GDP增長貢獻3千億元。而佛山市與東莞市的GDP增長在5千億元以上,被列為第二梯隊。第一梯隊當深圳和廣州莫屬,因其GDP總值在萬億以上。

第三梯隊的惠州,當地沒有優秀的高等院校,楊鵬飛向BBC中文網記者表示,人才主要靠引進。他曾率隊遠赴美國等地招賢納才。每年撥「幾千萬」來「重獎」創新人才。

楊鵬飛預測2015年預計該園區的工業總產值達2700億元,創造稅收120億元。與上百億的稅收相比,「幾千萬」是否算得上「重獎」還值得商榷。

今年夏天,中共公安部出台入境新規助上海的科創中心建設。政策包括取消就業單位類別和職務級別限制、放寬居住時限要求;擴大高層次人才在口岸和境內申請辦理人才簽證的範圍,提供入境和停居留便利等。

甚至向來嚴格的上海戶籍設籍制度也有了鬆動。與長三角的政策支持相比,珠三角對人才的吸引力有多大,還看當地政府的態度。

正在引進人才的還有東莞的華南設計創新院。這是一個依託廣東工業大學的科研資源為基礎的科研機構,並承擔著為東莞企業轉型提供技術和諮詢支持的任務。廣東工業大學常務副院長王勇向BBC中文網記者表示,該院在引進比如美國麻省理工和矽谷的團隊。被問及長期引起外國的人才是否屬於長久之策時,他表示,要承認與國外的差距,中國的人才創意相對弱一些。

除開引入,該院自己的團隊也常出外交流和考察。該院也與企業舉辦行業的產業設計大賽,使在校生的想法和創意可以直接被企業所用。

華南設計創新院現在服務700多家東莞企業。面對東莞企業在轉型升級中遇到的問題,王勇將技術原創力低放在了首位。但他卻表示「不太可能改變」。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BB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1119/647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