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官場 > 正文

「王大膽」的妻子被控制 送往北京

2016年3月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開幕的前一天,中央紀委網站發布消息稱,十二屆全國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珉涉嫌嚴重違紀,正在接受組織調查。這距2015年5月王珉卸任遼寧省委書記不到一年。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王珉被宣布接受調查的同一天,他的妻子張靜在瀋陽被有司控制並送往北京

王珉發跡於高校,自進入政壇起一直在地方輾轉任職,先後執掌蘇州市和吉林、遼寧兩省權柄,是名副其實的地方大員。與大多數「能吏」一樣,他風格鮮明,伴隨爭議。他曾試圖在不同地方複製成功經驗,結果迥異。

王珉早年以國企改革之能揚名蘇州,之後北上吉林後操刀國企改制。在他任上,蘇州、吉林分別有1034家和3366家國企完成改制。

在疾風驟雨般的改制推進過程中,不乏一些「超常規手段」,這些弊端在2009年的通鋼改制事件中爆發,王珉也從吉林黯然離場。

蘇州「一把手」的經歷讓王珉積累大量企業人脈,在他主政吉林、遼寧時,大量江蘇企業北上投資,對此,他本人並不諱言。不過,招攬投資的同時,對他以權謀私的指責不絕如縷。他事發後,不少企業也捲入調查之中。

蘇州試水

1994年,在高校任職13年後,毫無從政經歷的王珉突然出仕,擔任正廳級的江蘇省省長助理。

兩年後,王珉升任江蘇省副省長,一干六年。2002年5月,王珉出任蘇州市委書記,兼任江蘇省副省長,當年8月又升任江蘇省委常委,次年初於地方「兩會」時卸任副省長。

多名蘇州的政商界人士對他的印象是一名有開拓思維的改革型官員,「有學者風度,衣著隨便,不修邊幅」。蘇州一名商界人士說,王珉在蘇州有三件事令人印象深刻:國企改制、蘇州老城區改造、提高公務員福利。

當時,國企改革是中國經濟轉型的重要手段。2000年前後,國企改革進入深水區,各地國有資本依然占比較大,許多國企步履維艱,經濟強市蘇州也不例外。

蘇州的國企改制雖然起步很早,但王珉接任時,仍有大量市屬企業改制滯後。

據蘇州市體改辦當時發布的數據,蘇州市屬企業2001年的虧損面就達57%,當年虧損總額4.5億元;另外還有大量的潛虧、壞帳、對外投資損失等不良資產和不實資產,停產、半停產企業近400家,占到企業總數的40%以上,由此造成國有(集體)資產嚴重縮水。此外,大量職工下崗,企業拖欠職工醫藥費和工資1.86億元。

國企改制,是王珉到任蘇州首先面對也亟須解決的燙手山芋。王珉在一年半時間裡,成功完成任務。

2002年9月17日,上任四個月的王珉召開大會啟動蘇州市屬國有企業改革。一年半後,王珉交出的成績單是:蘇州完成全部1034家市屬企業的改制,涉及評估總資產267億元,淨資產46億元,11.3萬國企職工身份全部置換。

「企業整體改制到位、國有集體資本退出到位、職工身份置換到位、債權債務處理到位,基本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四到位一基本」政策被總結為王珉的「蘇州經驗」。

蘇州的國企改制並非一帆風順。蘇州最大企業之一的蘇鋼集團,當時員工近萬人,引入的改制方是方正集團。蘇州高新區管委會當時的一篇新聞稿稱:「蘇鋼當年正式分流職工3751人,身份置換職工3599人。」改制過程中,受到蘇鋼集團不少員工抵制,曾經發生一個聯營廠上千員工「包圍」企業高管的衝突。當時工人們圍著總經理提出訴求,時長約24小時。

就此事件,王珉態度堅決,指示不許退讓,工人最後無奈散去。

此後的吉林通鋼事件,像是這場風波的翻版,只不過兩者結局迥異。

國企改制由王珉全面主導,而蘇州老城區改制主要由時任蘇州市長楊衛澤(已被立案偵查)操刀。蘇州政府於2004年前後出台多個文件,對蘇州古城區進行規劃。一位熟悉蘇州政界的商界人士說,王珉在蘇州並不攬權,他對楊衛澤的工作非常支持。

通過地方財政補貼提高公務員工資收入和福利待遇,是王珉對蘇州幹部隊伍留下的「德政」。即使出任吉林省委書記後,王珉仍多次組織官員赴蘇州交流,2009年還與時任吉林省長韓長賦一起帶團到蘇州考察。

至2004年10月調任吉林省,王珉主政蘇州不到兩年半時間。時間雖短,但蘇州執政經歷為王珉留下不錯官聲,也使他獲得許多蘇州政商資源,為他日後浮沉東北埋下伏筆。

掌舵吉林

2004年10月,王珉轉任吉林省委副書記、代省長。王珉主政吉林,應是被寄予藉助其「蘇州經驗」振興吉林的打算。

就在王珉北上一年前,「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被列為國策。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共同下發《關於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國務院則設置了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小組由時任總理溫家寶直接任組長,其成員囊括了幾乎所有國務院組成部門和直屬機構的負責人,足見重視。

2004年3月,國務院振興東北領導工作小組召開的第一次全體會議提出了四個重點工作,「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和國有企業改革」、「大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進一步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切實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至今,中國政府對東北的政策仍大體依照這四點展開。

在蘇州改制國企和對外引資中表現出色的王珉是否因此脫穎而出獲得晉升機會,不得而知。但可以看到他的執政成績與振興東北的四個重點暗合,王珉之後在吉林的施政也大抵依照了前述四個重點展開。

從富裕的蘇州到落後的吉林,王珉面臨的是完全不同的執政環境和目標。

時任吉林省常務副省長王儒林曾在2003年撰寫了《加快調整與改造全面振興吉林老工業基地》一文,其中提到當時吉林面臨的難題:到2001年底,吉林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擁有資產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的86.2%,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1.3個百分點。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的工業企業資產僅占10%,比全國平均水平低10.2個百分點。同時其資產負債率比全國高出4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率比全國高出20%。

顯然,王珉面對的是比上任蘇州時更複雜的情況。蘇南官員走馬內陸,首先要調整的是自己的心理預期。

據《廉政望》報導,在制定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草案時,吉林省發改委原想在2004年基礎上增長20%,王珉覺得太低了,應該增加一倍。發改委的負責人表示壓力很大,但王珉認為,即便增加一倍,這增速也比蘇州慢多了。

另一則故事是,《第一財經日報》2005年報導,王珉到吉林之後收到的第一張薪資條上金額約是2000元,他以為這是津貼或補助,但秘書告訴他這就是工資。2004年吉林省GDP總量2958億元,而蘇州市的GDP則為3450億元,一省不及一市。

對王珉來說,利多消息則是他在吉林有較大的施展空間。一名曾在吉林省政府任職、接近王珉的人士告訴《財經》記者,王珉到吉赴任後,組織上已經考慮由他接班吉林省委書記,時任省委書記王雲坤在工作上也以王珉為主。

王珉提出吉林經濟發展要從「快走」變「快跑」,實現對經濟發達地區的趕超。首先倚重的便是招商引資,王珉在2005年吉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抓住國際產業轉移和沿海發達地區資本擴張的有利契機,全方位、寬領域擴大對內對外開放,爭取全省利用內資外資規模都增長40%以上。」

主政蘇州的經歷為吉林招商助益不少。2005年起,江蘇眾多民營企業進入吉林投資,開拓市場。2008年,王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坦承,「很多人是來看看老書記,看能不能投資。」

成立於1999年10月的蘇州市光華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光華集團)是北上淘金的蘇企之一。其董事長許華是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

2005年6月,光華集團借殼吉林輕工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後於2013年金圓控股集團借殼光華集團,光華集團則逐步將資本轉移出上市公司。此外,光華集團不僅開發了大批地產項目,也在多個領域飛速擴張,包括參股吉林銀行持股1.7%。

除金融領域外,光華集團在吉林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均有斬獲。

這在後來成為受人爭議之處。反對者質疑王珉為江蘇尤其是蘇州企業在吉林謀利,支持者認為藉助過去資源為主政地帶來投資無可厚非。

對於質疑,光華集團行政管理部經理嚴小敏稱,公司在吉林的項目,基本都是通過BT方式投資的基礎設施建設,該公司並沒有賺錢。她舉例說,在通化修的高速公路項目,是通化市官員「連夜求我們老闆去做的」。

而對「許華在『兩會』後被相關部門帶走」傳聞,《財經》記者撥打許華手機,接電話的助理稱,許華去國外出差,不知何時歸國。

「超常」改革

除了組織南下招商,在王珉力爭下,吉林獲批主辦「東北亞投資貿易博覽會」。吉林獲得一個國家及國際區域經貿交流平台,這一博覽會延續至今,被視為王珉留給吉林的遺產之一。

王珉主推的另一項政策是國企改革。前述王儒林撰寫的文章中稱吉林405戶國有大中型企業中有146戶需要關閉破產,需核銷銀行呆壞帳160億元,涉及職工21萬人。而全省只有15%的工業企業工藝裝備相當於20世紀90年代水平,60%以上屬於七八十年代水平,還有15%屬於五六十年代或以前的水平,幾無市場競爭力。

王珉上任之初,即提出國有股比例在競爭性行業中降到20%,當時國有經濟占吉林全省總資產比重為80%。

王珉依靠的還是他的「蘇州經驗」。「四到位一基本」政策成為這次吉林國企改制的基本思路。王珉希望通過國有股轉讓、資產變現、土地置換、引進域外資本、減免有關收費和經營城市等渠道,加速推進國企改制重組。

2005年1月13日,在吉林省國企改革動員大會上,王珉要求用一年多的時間,完成816家省屬國有工業企業的改制任務。這816家企業涉及職工60萬人,總資產928億元,總資產負債率達82.1%,通化鋼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通鋼)名列其中。

方式仍然是招商。2005年5月,吉林國有工業企業產權轉讓及項目招商大會在長春召開。招商大會共簽約項目115項,都是從前述816家改制企業中篩選而來,簽約金額達123.9億元。王珉主持大會,時任南京市市長蔣宏坤和蘇州市副市長趙俊生亦帶團參加。

王珉曾於2008年全國「兩會」期間接受《南方周末》記者採訪時稱,吉林國企改革的難度很大,工作量也大,而且企業的質量差、成本高、資金財力不足,完全靠市場來推動不可能儘快實現體制機制的創新,所以採取了一些「超常規的辦法」。

「比如我們動員了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人大、政協、法院、檢察院,包括1400多名處級幹部,全部動員起來,實施國企改革攻堅計劃,按我的說法就是要『連鍋底抄』,把最難的解決好,不留下任何問題,這也是吉林國企改革的最大特點。」

改革上頗為激進的做法讓王珉在媒體上獲得「王大膽」稱號。

2009年初,王珉對媒體稱,「到目前為止,全省3366家工業及非工業領域國有企業基本完成改制,安置職工100萬人,支付改制成本229億元。改制後國有企業發展活力和國有資本控制力明顯增強,到去年末全省國有企業資產總量達4118億元,比2004年淨增1318億元。」

敗走通鋼

在吉林五年,國企改制對王珉來說是值得稱道的政績——如果沒有通鋼事件。

王珉的蘇州經驗在龐大的通鋼、恐懼而憤怒的職工以及被觸動利益的內部控制人面前,失去了效用。而王珉在吉林所取得的成就,也因為通鋼原總經理陳國君之死蒙上陰霾。

通鋼早年在吉林一直是最大的省屬國有企業。通鋼擁有數萬人員,所在地通化市二道江區的人口幾乎全是通鋼的職工和家屬。

吉林省的國企改革不可避免地改到通鋼頭上。通鋼自2000年以來共經歷了兩次裁員。2001年,經原國家經貿委批覆,通鋼集團獲得債轉股指標,華融資產管理公司轉持通鋼17.16%股份。華融與通鋼協議約定,通鋼集團剝離包括行政、房產在內的物業公司、學院、醫院等部門和單位。

在國務院關於東北地區廠辦大集體改革的要求下,2005年初,通鋼二次改制,剝離了33個輔業單位,移交了17個學校和7個公安機構,主業34個機構壓為18個,35000名員工僅餘19606人。此次改制成本高達15.7億元。

北京建龍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建龍集團)入局是在大面積裁員之後。2005年10月,經時任吉林省國資委常務副主任肖萬民引薦,建龍集團參與通鋼重組。

重組之後,建龍集團通過其持有的吉林建龍鋼鐵公司整體作價14.05億元入股,持通鋼36.19%股權,為第二大股東。

然而改制後通鋼經營狀況仍不樂觀。2008年通鋼負債率高企,虧損嚴重的情況下。建龍集團再次提出要求控股通鋼,掌握經營管理權,或退出實施股權分立。

為此,王珉於2009年1月7日和2月24日兩度前往通鋼調研,後吉林方面允諾建龍集團可以退出,前提是要等找到接盤人。然而接盤者難覓,吉林轉而與建龍集團展開控股談判。

數萬名員工下崗的背景下,職工及家屬普遍失去了安全感,謠言滋長,職工因恐懼而反對。然而對吉林省委以及重組方建龍集團來說,當時並沒有可行的渠道與員工對話消解逐漸蔓延的仇視。

建龍集團的入局同時觸動了內部人的利益。2009年7月22日,在通鋼總部(長春),吉林省國資委召集通鋼領導班子開會,宣布通鋼重組方案,要求幾位集團高層人士在建龍集團重組方案上簽字。時任通鋼董事長安鳳成,副總經理鞠忠、胡品、孫玉斌等四人拒絕簽字,當場辭職。

在2005年建龍集團重組通鋼之初,在通鋼15.7億元改制成本中,有5.7億元是用於職工買斷身份的經濟補償金。因無力支付,通鋼以股抵債的方式將參與改制員工所獲經濟補償金轉換為所在子公司的股權,而高管人員則獲得9990萬元獎勵轉為通鋼約2.56%的股權。建龍集團進入增資擴股勢必攤薄這些管理股。高管的反對讓重組舉步維艱。

建龍集團提出退出通鋼並實施股權分立之時,2009年1月7日和2月24日,王珉曾兩度前往通鋼調研,其答允建龍集團可以退出,前提是要等找到接盤人。

7月24日,作為建龍集團談判代表的陳國君前往通鋼「說服動員」,等待他的是成千上萬名抗拒改制員工的怒火。這次王珉沒有如蘇鋼改制時那般化險為夷。陳國君被圍毆致死,十幾個小時內,武警公安未能從人群中將陳國君救出。

其實,在血案發生當日,王珉曾親自打電話給時任通鋼董事長安鳳成,但為時已晚,命案已生。

當晚9時,吉林省國資委宣布建龍鋼鐵永久退出通鋼重組,抗議人群方才散去。建龍集團所做出的承諾:通鋼集團註冊地、納稅地永久不變,員工不裁員、不減薪,增加員工收入並逐年提高內退職工待遇,也再沒有機會告知通鋼員工。

熟知吉林政經環境的人士認為,通鋼血案完全可以稱為吉林省國企改制的一個轉折,甚至可成為供中國國企改制研究的一個樣本。

以該事件為起點,在有關「國退民進」、「國進民退」的紛紜爭執中,事件已被迅速符號化,通鋼本身的改制亦變得更加複雜。

如國家統計局原局長李成瑞、化工部原部長秦仲達、全國總工會書記處原書記劉實等離退休高幹及學者總計141人,以《關於維護憲法權威、捍衛社會主義國有經濟、重建公有制主體地位的倡議——從通化鋼鐵廠事件說起》為題上書中央領導等。(參見《財經》2009年第17期「通鋼改制之殤」、2010年第9期「通鋼『罪人』」)

親自操刀吉林國企改制的王珉,撞入通鋼泥淖。

血案使通鋼改制遽然轉身,前功盡棄。事件之後,吉林省兩大主官也先後去職。2009年11月,時任省長韓長賦回農業部任部長,王珉則去了一省之隔的遼寧。

前述接近王珉的人士稱,王珉去職一方面是因為通鋼事件對他的打擊很大,有些心灰意冷;另一方面,王珉期望在政壇上更上一層樓也希望離開吉林。

2009年11月,王珉調任遼寧省委書記。

遼寧輿論

王珉在調任遼寧的就職演說中表態,「在東北三省中,遼寧經濟總量最大,工業化程度最高,發展的基礎最為雄厚,我深感責任重大,擔子很重。我將始終以遼寧人民的福祉為重,以實現遼寧全面振興為己任,清白做人,乾淨做事。」

但不同於吉林的大操大攬,王珉被當地一些政府工作人員指「遭遇吉林波折後心灰意冷」,在遼寧「少有作為」。

王珉還在遼寧遭遇最多負面輿論——除遼寧省人大賄選負面,治下也曾有不少官員落馬。

2014年7月7日,中央巡視組第一次巡視遼寧後,曾反饋如下問題:領導幹部插手工程招投標、土地和礦產資源交易等問題突出。

反饋後不到一個月,遼寧省政協原副主席陳鐵新、吉林省原副省長谷春立先後落馬。在王珉任內,谷春立曾任遼寧省鞍山市委書記,後跨省升任吉林省副省長,谷在鞍山任職時被當地群眾稱為「谷拆拆」。

2013年1月,遼寧省人代會選舉全國人大代表,後曝出在該選舉中出現違反換屆選舉工作紀律、送錢送物、拉票賄選等問題。

2014年10月11日,中央巡視組通報了遼寧省委的巡視整改情況,其中關於選舉問題的表述為,「關於省委的政治敏銳性不夠強,沒有從遵守黨的政治紀律的高度認識選舉中出現的問題;對選舉的複雜性估計不足,組織部署不到位問題,部分領導幹部組織紀律性不強,未能堅持原則問題;拉票賄選情況較為普遍……」

賄選問題發生時,王珉擔任遼寧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副主任為王陽。

巧合的是,在王珉被宣布接受調查後的第14天,在北京學習的王陽,也因涉嫌嚴重違紀落馬。知情人士透露,幾乎同時,王陽的妻子和秘書也被控制,由瀋陽桃仙國際機場送至北京。

關於代表賄選問題,早在遼寧坊間傳開,後逐漸發酵。知情人透露,此案涉及官員眾多,早前王陽被點名通報批評,隨著進一步的調查深入,「牽出重量級的官員」。

近年來,遼寧政壇頻頻有重量級官員落馬,包括撫順原市長欒慶偉,瀋陽市委原常委、副市長楊亞洲,大連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張軍,大連市委原常委、長興島管委會書記金程等。

王珉主政遼寧期間,經濟並無起色。遼寧省GDP增長幅度由2009年、2010年的14%降到了2011年、2012年9%左右,2014年、2015年更是分別只有5.8%和3%。與遼寧類似,東三省經濟都經歷了斷崖式下降。

中國社科院一名長期關注東北區域經濟的學者告訴《財經》記者,2003年政府提出振興東北之後,從數據上看東三省經濟經歷了多年的高速增長,增速都超出全國平均水平。這是因為,當時全國的重化工企業都迎來了高增長時期,而東三省正好是重化工企業的聚集地。此外,從東三省GDP占全國GDP比重來看,多年來始終維持在9%左右,並沒有得到較大增長。

在該名學者看來,東北近年來經濟斷崖式下降,一是因為全國經濟普遍放緩,同時重化工產業又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此外東三省以國企為主的經濟形態未有改觀,對經濟形勢的應對調整不夠及時。

無論如何,遼寧從東三省「發展基礎最雄厚」之地,變為王珉2015年離任時的GDP增速全國墊底,王珉難咎其責。

蘇企入遼

王珉執政之地不乏江蘇商人,遼寧亦如此。

北上入遼的蘇企包括化纖大戶江蘇恆力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恆力集團)。恆力集團位於江蘇吳江,集團官網顯示,集團始建於1994年,原身是吳江化纖製造廠,2002年江蘇恆力化纖有限公司成立。此後恆力繼續擴張進入熱電、酒店和地產領域。

2015年,胡潤研究院第四年發布「全球富豪榜」,共有2089位10億美元以上富豪上榜,恆力集團董事長陳建華,以200億元排名第330位,再次蟬聯蘇州首富。

2016年3月,王珉被宣布調查的時間前後,一條關於陳建華被採取強制措施的網帖,在多個論壇中出現。

該網帖稱,蘇州市吳江區檢察院向吳江區人大報告,蘇州市吳江區人大代表陳建華涉嫌行賄犯罪,要對陳建華採取強制措施。後經吳江區人大研究決定,依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第32條之規定,許可對陳建華採取強制措施。

經多個信源向《財經》記者證實,陳建華已被相關部門帶走。3月16日,一名蘇州當地官員也向《財經》記者透露,陳建華於上周被帶走,網帖內容為真。

3月17日,蘇州市人大常委會人事代表聯絡工作委員會的工作人員對《財經》記者稱,陳建華不但是蘇州市人大代表,還是吳江區人大代表,所以檢察院要向區人大發報告。他同時證實,蘇州市人大也收到了檢察機關要求對陳建華採取強制措施的報告,該報告也獲得許可。

恆力集團網站關於陳建華最近的新聞是2016年2月29日下午,蘇州市民營經濟轉型升級發展大會上,陳建華被授予「蘇州市傑出民營企業家」稱號。

目前,恆力集團生產經營活動一切正常,對「老闆被帶走」一事,許多員工表示不知情。恆力集團新聞發言人樂軍通告《財經》記者,該集團的生產經營情況一切良好,至於陳建華個人的情況無法回答。

陳建華因何事被相關部門帶走,目前尚不可知。但其被帶走的時間和王珉落馬時間相差無幾。

王珉與恆力集團的最早交集並不可知,但在2005年,長春舉辦「吉林國有工業企業產權轉讓暨項目招商大會」,彼時初至吉林但已肩負改制吉林國企之責的王珉,試圖藉此平台招攬資本實現改制。大會由王珉主持,在其介紹的出席企業代表中就有恆力集團董事長陳建華。

而據恆力集團旗下公司網站顯示,王珉在任吉林省委書記時就曾到訪過恆力集團。儘管此信息內容已被刪除,但文章標題依然可看到,「中共吉林省委書記王珉視察恆力集團」。

王珉入遼不久,恆力集團也進軍遼寧。

2010年1月25日,恆力集團與大連長興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下稱長興島管委會)簽約,恆力集團將投巨資在大連長興島建設石化產業基地,項目分兩期建設。

這一項目在一開始就得到遼寧方面的高度重視,時任省委書記王珉出席簽約儀式。

長興島位於遼東半島中西部,四面環渤海,西與秦皇島、北戴河隔海相望,距離大連主城區120公里,僅一橋與陸地相連。全島面積252.5平方公里。

2005年,長興島成立臨港工業區,後更名為「大連長興島經濟技術開發區」,並獲國務院批准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務院要求其「致力於發展高科技產業和高附加值服務業」。

2010年3月17日,恆力石化(大連)有限公司(下稱恆力石化)註冊成立,法定代表人陳琪,註冊資金58.9億元人民幣。股東是大連恆漢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大連恆漢)和恆力投資(大連)有限公司(下稱恆力投資),這兩家公司控制人為陳建華夫婦。

恆力石化註冊成立23天後,恆力石化舉行開工奠基儀式。隨後,恆力石化就開始大規模建設,但當時恆力石化尚未獲得國家發改委的立項核准。

據長興島管委會官網顯示,2011年4月12日,王珉親赴長興島管委會考察調研,時任大連市委書記夏德仁、長興島管委會書記金程陪同,並在恆力石化廠區設了午宴。此次調研十分低調,未見公開報導。

2012年2月14日,王珉再次到恆力石化考察調研。並叮囑當地官員,要繼續發揮臨海優勢,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2012年9月19日,恆力石化(一期)PTA項目舉行投產儀式,王珉出席投產儀式。資料顯示,此次投產儀式場面宏大,王珉站在中央為恆力石化投產剪彩。此後,王珉又兩次到恆力石化調研,時任長興島管委會書記金程變為主陪,此時的金程已是大連市委常委。

王珉先後至少五次到恆力石化調研,省委書記如此頻繁到同一企業調研,重視程度之高並不多見。

王珉落馬數月前,金程已被調查。2015年9月14日,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經遼寧省委批准,大連市委常委、長興島管委會主任、黨工委書記金程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

據當地知情官員透露,金程的落馬不僅涉及大連西崗區,也牽出恆力石化諸多問題。

曾分管土地、環保、城建和港口等單位的大連市原副市長張軍,也於2016年2月25日被帶走調查。

恆力集團在長興島有多個項目,規劃占地約10平方公里,僅恆力石化PTA項目就投資340億元,投產至今產值已過千億元。

就恆力石化手續等問題,長興島管委會未接受採訪。

高層照顧

2010年3月17日,恆力石化註冊成立,23天後就開始施工建設。

直到2011年11月,國家環保部正式批覆恆力石化PTA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

該文件稱,2012年1月,國土資源部下文同意產業園用地審批。2012年2月24日,國家發改委正式下文核准恆力石化PTA項目。

此時,恆力石化PTA項目已接近竣工。但依據國家發改委《企業投資項目核准暫行辦法》規定,「對應報項目核准機關核准而未申報的項目,或者雖然申報但未經核准的項目,國土資源、環境保護、城市規劃、質量監督、證券監管、外匯管理、安全生產監管、水資源管理、海關等部門不得辦理相關手續,金融機構不得發放貸款。」

這意味著,恆力石化PTA項目未批先建。

上述項目,僅是恆力石化的一期項目,兩條年產220萬噸PTA生產線。此後不久,恆力又開始建設二期項目。2014年7月21日,長興島管委會規劃局發布消息,就恆力石化年產220萬噸PTA項目(二期)規劃方案進行公示。

與一期項目類似,就在恆力二期項目規劃方案公示之際,該項目工程已接近尾聲。

2014年9月26日,據《中國化工報》報導,恆力石化大連項目二期220萬噸/年PTA裝置已完成調試,投產在即。屆時,恆力石化PTA年產能將達到660萬噸,成為全球單體裝置規模最大的PTA生產基地。

2015年3月21日,恆力石化總經理助理葉芳禮告訴媒體:「投資90億元的第三條PTA生產線在大年初二(2015年2月2日)正式投產後,三條生產線、660萬噸產能,使得恆力石化已躍升為全球規模最大的PTA生產基地。」

可見,2014年7月21日,長興島管委會規劃局才公示規劃方案,兩個月後恆力石化就已完成生產調試。而據業內人士介紹,建設一條220萬噸的PTA生產線,從設備採購、基礎設施建設、主體設備安裝到試生產,一年之內很難完成。

一位當地知情官員稱,缺乏項目相關手續的恆力集團,受到來自高層的照顧,才能在辦理土地和建設等相關手續時一路暢通。

長興島管委會一位官員告訴《財經》記者,「恆力石化很多手續都是後來補的,屬於典型的未批先建,因為該項目受王珉的重視,很多部門都是看領導意思行事。」

前述知情官員稱,「長興島管委會安監局,因沒給恆力石化及時辦理手續,很快就接到了管委會書記金程的電話,要求儘快給恆力石化辦理。後來才知道,是王珉親自給管委會書記金程打的電話,直接過問此事。」

對於上述說法,長興島管委會安監局未予回應。恆力石化方面也拒絕了採訪要求。

截至2016年,恆力集團進入大連6年,先後成立了恆力石化、大連恆漢、恆利投資、恆力石化(大連)煉化有限公司(下稱恆力煉化)、恆力地產(大連)有限公司(下稱恆力地產)、營口康輝石化有限公司、恆峰(大連)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恆峰公司)、恆能投資(大連)有限公司(下稱恆能投資)等多家公司。

尤其是恆力煉化,項目總投資740億元,引進國際領先技術和工藝包,年產量將達到2000萬噸。

2014年3月10日,恆力煉化註冊成立,法定代表人陳新華,註冊資金29.66億元人民幣,股東是由陳建華夫婦控制的恆峰公司和恆能投資。2015年8月28日,恆力煉化股東進行變更,增加了恆力石化,同年10月19日,恆力煉化再次進行變更,恆力石化退出恆力煉化。

2015年12月,恆力煉化對外宣稱,計劃用兩年半時間建設,項目達產後可實現年產值2300億元,員工近6000人,使中國石化產業煉化一體化生產達世界先進水平。

目前,該項目已在長興島開工建設,緊鄰恆力石化廠區。

除了石化生產,恆力集團同時高調進軍大連地產行業,恆力地產在大連投資已過百億元。所開發的維多利亞公館,曾被列為「中國十大超級豪宅」之一。

不僅如此,2011年8月29日,恆力集團還註冊成立了營口康輝石化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3100萬美元。已建成了年產60萬噸聚酯膜片、新型雙向拉伸聚酯薄膜及20萬噸PBT聚酯工程塑料產。北上遼寧5年後,恆力集團還覓到上市機會。

大連一位官員說,「恆力集團在大連迅速崛起,離不開王珉的作用。」

2015年7月,王珉未能更上一層樓,平調至全國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副主任,退居二線,直至事發。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財經雜誌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410/721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