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地球上最與世隔絕的動物出現之謎:現存不到50頭

這張圖片幾乎涵蓋了這種魚類的全部自然分布範圍

莫哈韋沙漠是一個環境嚴酷的地方

與魔鱂親緣關係很近的歐文鱂

據國外媒體報導,這或許是世界上最為孤獨的一種動物。這種小型魚類物種被稱為「魔鱂」,生活在世界上最乾燥的環境之一,美國莫哈韋沙漠的心臟地帶。每條小魚的長度不足2.5厘米,全部存活個體可能不到50尾。

更令人驚奇的是,這一物種的所有成員都生活在野外環境中,因為它們在數萬年前才開始出現,分布範圍可能不比你家客廳大多少。這也使魔鱂成為世界上最罕見的魚類之一,或許還是地球上最與世隔絕的動物。現在,科學家相信他們已經接近了這種魚類起源問題的答案。

魔鱂已經成為一個科學和保育的象徵。它們生活在美國內華達州奈縣的一個石灰岩洞穴(被稱為「魔洞」)中。儘管洞穴開口與空氣接觸,但洞內水體並未與任何其他水源相連。這些魔鱂都生活在洞口以下約15米處的一個水池中。

在水池一端有一個小型的石灰岩平台,大小只有6米長3米寬。該平台是已知魔鱂攝食和產卵的唯一場所。因此,魔鱂具有所有脊椎動物中最小的地理分布範圍。它們的生存環境也一直很嚴酷:水體溫度常年保持在32到33攝氏度,溶解氧濃度很低,水平面還時不時發生變動。

憑藉極端的稀有性,魔鱂在1966年被列入美國瀕危物種保護法案的首批物種名單。美國高等法院還曾經對魔鱂特別關照,禁止在洞穴附近抽取地下水,因為會威脅到它們的棲息地和生存。這種法律保護後來還擴展到許多其他的瀕危物種上。

不過,這種稀有性也引出了一個基礎問題:魔鱂究竟是怎麼出現在這個洞穴里的呢?科學家一直認為,它們的祖先在幾千年前來到了這裡,然後演化成了今天這一獨特的物種。但是,關於這種魚類獨特的遺傳學特徵以及標誌性的生存狀態,近期又出現了許多疑問。

對洞穴的地質學以及魔鱂出現過程的研究顯示,土著印度安人可能在相對很近的時期才將這種魚引進到洞穴中。還有研究顯示,一些與魔鱂親緣關係較近、生活在死亡谷國家公園內的鯉齒鱂科物種,可能是通過陸上方式到達洞穴,可能是被鳥類攜帶至此,也可能發現了隱秘的地下河路線。

這些說法多多少少使魔鱂顯得不那麼特別,但是近日,在《分子生態學》雜誌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由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伊斯梅爾·薩拉姆和麥可·米勒領導的研究團隊提出了新的解釋。

他們對魔鱂(學名:Cyprinodon diabolis)的遺傳史進行了分析,並與其他兩種關係較近的鯉齒鱂科物種,歐文鱂和異鱂,進行了比較,以確定它們分化的時間。

研究人員驚奇地發現,魔鱂是在5萬年到8萬年前與其他物種分開的,比之前證據顯示的時間早了4萬年到6萬年。另一方面,魔洞本身也是在5萬年到6萬年前出現在莫哈韋沙漠中。魔鱂「從洞穴出口在地表上出現時就已經占據了魔洞,並一直存活下來,」研究者說道。

簡而言之,這種小魚來到該石灰岩洞穴的時間比任何人以往認為的都要早。此外,魔鱂和魔洞有可能是同時出現。研究者指出:「兩個事件,魚的移殖和洞穴頂部的塌陷,可能都是由同一個目前還無法確定的地質事件造成的。」

新發現再次證實了魔鱂的稀有性和象徵地位,它們與世隔絕的狀態可能已經持續了6萬年。研究者稱:「我們的結果清楚地顯示,魔鱂在魔洞裡與世隔絕的時間比之前估計的2萬年要長得多,更可能是從洞穴開口出現於地表的6萬年前開始。」

這些發現或許能為保護這一獨特物種提供更多幫助。「魔鱂的命運遠沒有定數,」科學家在論文中如是說道。在洞穴外繁殖魔鱂的努力一直沒有成功。今天,魔洞裡的魔鱂種群正處於滅絕的邊緣,它們的數量已經從20世紀70年代的大約400尾下降到約30尾,而附近地區人類對淡水的需求,以及氣候變化等問題,都在威脅著它們的生存。

責任編輯: 林億  來源:新浪科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708/767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