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民生 > 正文

河南兩男子34歲才知是孿生兄弟 曾是同班同桌

從黃河邊到運河邊,馬建華和李榮福整整走了44年。

1972年,因為家境困難,剛出生3個月的一對紹興雙胞胎,被輾轉送到了河南三門峽。兩戶收養的人家,一戶姓馬,一戶姓李。

也許冥冥中自有天意,他們在同一個村長大,成了同學、同桌,甚至身份證號碼都只差一位。但直到10年前,他們才知道,對方是自己的孿生兄弟。

時間又過了10年,不知經歷了多少內心煎熬,多少苦苦尋找,2016年7月24日,兄弟倆終於回到了故鄉紹興。此時,他們的親生父母早已不在。

站在母親墓前,年過不惑的兄弟倆久久跪拜、淚流滿面。

離家

馬建華和李榮福的家,只隔了500米。

馬建華的養父在被服廠上班,李榮福的養父在農藥廠上班,經濟條件都還不錯。

李榮福從記事起,就經常聽到村里人說,自己是抱養來的。小孩子心裡憋屈,跑去問父母,每次換來的都是一頓暴打。

到了上小學的年紀,馬建華去了城裡,李榮福留在村里。兩個孩子沒有太多交集。

中學時,李榮福也進了城。很巧,和馬建華是同一所中學,同一個班。

「你們倆長得那麼像,就坐同桌吧。」老師的一句玩笑話,就這樣將他們深藏在血脈中的聯繫變成了現實。只是,他們自己並不知道。

緣分

馬建華和李榮福很快成為了好朋友。讓他們不解的是,雙方家長對此非常緊張。

兩家態度非常一致:你們不准來往。

可青春期的孩子哪管這些。私下裡,他們依舊一起玩耍、一起打鬧、一起談論自己的心事。在同學眼裡,他們是最好的哥們,是「兄弟」。

後來,兩人又驚奇地發現,他們的身份證號碼竟然只差最後一位。

中學畢業,馬建華和李榮福再次分別——李榮福去了當地百貨大樓上班,馬建華去了北京當兵。但兩人之間的聯繫,並沒有中斷。

下崗、轉業、再就業、娶妻、生子……期間,李榮福投資酒店失敗,被迫做起了廚師;馬建華則當起了一名銷售員。

兩人在時代洪流中兜兜轉轉,天各一方。

相認

一晃,十幾年過去了。馬建華的養父母、姐姐相繼去世,接連的變故,讓他意志消沉、萎靡不振。

也許這就是命運,它在給你沉重一擊的時候,又會生出新的希望。

看到馬建華的不幸,李榮福的養父憋不住了。2006年,他拿出一張發黃的照片告訴馬建華:你在這世上不是孤身一人,你還有個孿生兄弟。

照片上是兩個嬰兒,拍攝於1973年3月,是他們6個月時,兩家人給他們一起拍的。

馬建華第一時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李榮福。

李榮福不信,馬建華拿出了照片……

李榮福說,那是一種很奇怪的、說不出來的感覺。

煎熬

相認之後,馬建華和李榮福並沒有將它公之於眾。

「情況特殊,畢竟這麼多年了,兩家還有那麼多親人……」李榮福說,2006年之後的許多年裡,兄弟倆一直把這個秘密藏在心底,從來不敢捅破。

但畢竟是兄弟倆,每年正月初一,李榮福都會帶上妻子、孩子,去馬建華家坐坐。只有他們倆知道,那是團圓的滋味。

也是從相認那天起,一起埋在了他們心裡的,還有紹興這個遙遠的故鄉。

2015年夏天,馬建華去寧波出差,特意去了一趟紹興。他拍下一張烏篷船的照片發給李榮福,說:「兄弟,烏篷船這裡就是咱家啊,但是不知道家在何方。」

看到這張照片,在北京一家酒店上班的李榮福,淚水奪眶而出。

回家

收到照片後,李榮福心神不寧。發現異樣的酒店老闆得知了他的故事,決定幫他把信息登記到寶貝回家網。

其實,早在2008年,李榮福就通過尋親QQ群,登記過自己的信息,但一直石沉大海。這一次,他不想再錯過。

那幾天,他頻頻給養父打電話,打聽一切當年的細節。

幸運的是,這條尋親信息被志願者「古飛」認領了,根據線索,「古飛」邀請浙江志願者幫忙分析尋找。

今年7月2日,一位網友發來信息說,李榮福很可能是自己的叔叔。

電話聯繫上了。馬建華和李榮福還有三個哥哥,三個姐姐。他們多年來也在尋找最小的兩個弟弟。

只是他們的父母,已經去世多年。

李建新說,父親臨終前交代他們,一定要把兩個弟弟找回來。

7月25日,是馬建華和李榮福生母的祭日。前一天他們終於帶著家人回到了故鄉,分別的44年的一家人終於團圓。

「兩個弟弟回家了,總算給爸媽一個交代了。」專程從上海趕到紹興的大姐鬢角斑白,淚流滿面。

李榮福說,自己從沒想過能在有生之年找到自己的根,「這真是一個奇蹟。」

責任編輯: 吳莉亞  來源:錢江晚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728/777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