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毛壽龍:中國高校是一台龐大的官僚機器,且看如何去行政化

—高校不是政府 不能按照行政邏輯管理

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看起來很美,動起來卻不容易。它不僅涉及學校管理的調整,還涉及政府管理的調整。現在高等院校的規模都很大,動輒數萬學生、數千教師和管理人員,校領導幾十位,中層幹部一禮堂,學校預算有的高達100多億元。可以說,每一所高校都是一台龐大的官僚機器,具有天然的等級制治理結構。

高等院校去行政化改革,是大家的共識,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目標。今年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曾表示,國家將逐步收回事業單位的編制,高等院校不再納入編制管理。這顯然是很重要的去行政化舉措。

當然,這些改革能否立即去行政化,大家還是持保留意見。因為高等院校去行政化改革,涉及多個秩序的維度。

第一個是學校管理的秩序維度。改變這個維度是比較容易的。取消院長、系主任的行政級別,只要發個文,職位不改就可以實施。院長、系主任一般都是教授,教授待遇本身就高於正處級、正科級官員。一些外國學者現在也在中國的大學當院長,他們根本不納入行政級別管理體系。其實,中國人民大學很早就取消了教研室主任的行政級別,如今各學院下面的系主任也沒有級別。很多幹過院長、系主任的教授,一旦沒有了行政職務,其行政級別也就取消了。但是,這樣的改革沒有徹底改變高度行政化的局面。

在這個維度,比較有意義也比較困難的改革,是行政部門及學校領導的去行政化改革。院長、系主任的權力基礎不僅來自其職務,更多的是來自其專業學術地位。但學校領導和各個行政部門的首腦,其權力基礎主要來自職位。雖然很多校長、副校長、教務長也是教授,也是專業人員。但其中相當一部分人是依靠職務獲得權力和相應待遇的。一些985大學的校長是副部級,其待遇遠遠高於其他教授和研究員。

如果校長、處長、主任、科長也取消行政級別,就需要在學校人事和待遇管理方面有具體配套措施。研究員、教授按照職稱來管理,區分研究崗位和教學崗位。學校行政職員按照行政崗位來管理。如果一個人兼任行政崗位和科研教學崗位,就按照雙崗位來管理。這樣,就從學校管理的角度實現了去行政化。

其次,是政府管理的秩序維度。目前高校行政化,很大程度上是政府管理的問題。政府管理有幾個特殊元素:級別管理、編制管理和印章管理。事業單位也是如此。高等院校的級別、編制、印章,遵循的都是政府秩序。如果高等院校沒有級別,沒有事業編制,也沒有相應的印章,那麼就很難融入政府秩序。比如,沒有行政級別,高等院校就會被政府的財政秩序、規劃秩序、政策秩序、文件秩序所排斥。深圳一所沒有行政級別的高校,校長雖然貴為院士,卻在和政府打交道的時候遇到種種難以融入政府秩序的問題。這說明高等院校要去行政化,從融入政府管理的維度來說是多麼困難。

可見,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看起來很美,動起來卻不容易。它不僅涉及學校管理的調整,還涉及政府管理的調整。現在高等院校的規模都很大,動輒數萬學生、數千教師和管理人員,校領導幾十位,中層幹部一禮堂,學校預算有的高達100多億元。可以說,每一所高校都是一台龐大的官僚機器,具有天然的等級制治理結構。如果一所學校要進行集約化管理,就必須是高度等級化的,也就是高度行政化的。

所以,高等院校去行政化是有邊界的,它可以是官僚化、科層化、等級化的管理,但不能像政府一樣行政化。高校不是政府,不能按照政府邏輯管理,政府也不能把高校看成下屬機構。顯然,高等院校去行政化的核心是政府管理的改革。現在政府開始對高校實施非編制化管理,可以說是很重要的具體措施,但還要在行政級別、政治地位等各方面啟動去行政化的改革。只有這樣,高等院校去行政化的改革才能真正推進。

高校是一台龐大的官僚機器,但高校也是教學科研機構。官僚機器需要行政管理秩序,教學和科研則需要專業的教學和科研秩序。高等院校去行政化,不是要徹底摧毀官僚機器,否則高等院校就會徹底失序,而是要避免官僚秩序主導教學和科研的專業秩序。

從官僚秩序和專業秩序兩者博弈的角度來說,專業秩序是一個內斂的秩序,官僚秩序則是一個具有內在膨脹力、外在擴張力的秩序。所以,控制管理資源的官僚秩序往往會控制專業秩序,其結果就是行政獨大。這嚴重地扭曲了高校的專業秩序,其表現是很多優秀教師都去追逐行政級別,不再把專業放在第一位。在學校里成功的標誌不是具有很高的教學和研究的水準,而是能否謀得一官半職。

這說明高等院校要去行政化,關鍵是實現讓專業秩序占主導、行政秩序處於服務的地位。這不僅僅是去行政級別能夠推動的,關鍵是要實施教授治校,如果做到了教授治校,高等院校就能真正做到去行政化。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中國青年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1118/836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