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習近平一號工程 李鴻忠低姿態耐人尋味

最近,李鴻忠有點火,大大超過了人們對這一政壇黑馬的想像,也應該說,其所受到的輿論關注也大大超越了同期任何地方大員。挺「習核心」有之,整治圈子政治有之,保定墜井兒童引發的波瀾亦有之,甚至微服私訪、呵斥下屬之種種作風亦不缺席,不得不說,新任津門掌門人著實高調。而之所以要講李鴻忠,其實不僅僅因為他自湖北北上、主掌津門那一天起持續的極高曝光率,此外還有更為重要的原因,讓人不得不注意。

「一號工程」

事情還得從3年前說起。當時正是剛剛接棒黨政權力前後,中共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已經在多個場合透露一個設想——智庫熱炒多年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躋身與長三角、珠三角並駕齊驅的城市發展帶能否成為現實?一年以後,大約是其思路漸漸清晰,在2014年兩會前的一個月時間內,習近平三次召開專門會議重手拋出了他的京津冀一體化想法,宣稱京津冀要「抱團」而協同發展,三根繩要擰成一股繩。隨後,這一設想便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被確定為國家戰略。

正如人們所說,由總書記出馬推動一個國家發展戰略,而且是區域發展戰略,十分罕見,當時即有聲音將其視為習近平的一號工程,可堪與當年鄧小平的經濟特區戰略相對比。

接下來,這一發展戰略還當真並非如此前那樣爭吵一陣便煙消雲散。在習近平的力推下,2014年整年各方都似乎在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中央層面不僅設置了由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掛帥的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以及專門的專家諮詢委員會,京、津、冀三地政府層面還兩兩碰頭達成共識。次年4月底中央政治局的一次會議上通過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更是完成頂層設計,明確了京津冀的角色……

坦白講,一度之間,交通一體化、通信一體化、產業轉移也相繼有了艱難起步。不過,人們在短暫期待後又重新陷入失望。京津冀一體化似乎因為地方執政層的消極態度而陷入空轉,單是一個北京霧霾的問題便因為難以協同作戰而令人極度失望。

2014年11月份,中共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在北京城北風景秀麗的雁棲湖召集了一次APEC會議。令人尷尬的是,通常年份,處於重工業包圍之下的北京會在冬春長期籠罩在嚴重的霧霾之下,空氣品質極為惡劣。為了這次國際盛會,北京當局也是頗費心力。當時,當著所有人的面兒,習近平也自我解嘲難得一見的「APEC藍」,「這幾天,我每天早晨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北京的空氣品質如何,希望霧霾小一些。」

最高領導人掛在心上的事豈是小事?這話顯然就是說給北京聽的。時任北京市長王安順其實早就有言在先,2014年年初便立下軍令狀,當著最高領導人的面兒說出了3年之內治不了霧霾提頭來見的豪言壯語。可是他沒有等到三年之約到期,王安順便反悔道「那事一句玩笑」。在一次會議中,王安順辯解道自己該做的都做了,但是……言下之意都是別人的責任,那麼他所謂的三地協同治理霧霾究竟做了什麼呢?「市長,我們不要你的腦袋」,最終,2016年秋王安順黯然離開北京市長的位置。在10月31日新市長蔡奇履新儀式上,王安順甚至連面兒都沒露。

李鴻忠的機會

平心而論,京津冀協同打了若干年的口水仗,之所以遲遲無法沒有形成珠三角、長三角的規模,當然有其特殊原因。長久以來,京津的發展是以「以鄰為壑」為代價的。對於北京來說,京津冀一體化、「疏解非首都核心職能」,意味著北京必須向河北轉移某些能力,意味著對「雙城記」中的重要一級天津很難不產生功能重疊式的競爭。這不是可以輕易放棄的東西。

但是不對比不知道,唯有對比才能體會這官場江湖中的種種複雜。

2015年兩會期間,王安順曾表示,京津冀一體化計劃、三地協同發展過程中,北京不能當老大哥,「三地是平起平坐的,北京最主要是解決人口規模過快增長的問題。」不錯,這表態至少足夠謙遜。但是,它合乎邏輯嗎?須知,京津冀一體化的核心或者說癥結便在北京的「無動於衷」。

再來看李鴻忠。2016年9月,超長代理天津市委書記的黃興國落馬,李鴻忠北上。甫一上任,李鴻忠便率團遍訪京冀。在主政天津後不足一月,李鴻忠首次「出津」考察就前往了北京,與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商討京津冀一體化事宜。李鴻忠的發言很「真實」。其一,他認識到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推動,是大思路、大戰略、大決策。其二,中央明確了京津冀區域的整體定位(注意這是中央確定,而非三地協調的結果),北京是中心、是主角,天津是配角、是協同……要自覺按照中央要求,主動接受北京的協調指導,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正確認識天津定位,服從服務區域發展大局,向中心靠攏,接受北京輻射,擔當好角色,發揮好作用。11月初,李鴻忠造訪河北承德,與河北省委書記趙克志等見面時又重述了一遍,並點名會完成中央交付的使命。

二人什麼不同嗎?當然有。在此國家戰略上,李鴻忠初來乍到四處拜訪,沒有等人登門,自己便非常積極主動「求經」,而且聰明地放低姿態,將自己包裝成一個小學生的模樣。當然,他或許是有某些小聰明的,低姿態中又何嘗不是一種「高調」,就像今天被包括多維新聞等輿論聲音所注意到那樣。而高調便意味著高風險。在很多人看來,他亦步亦趨地跟著黨中央和「習核心」的腳步,甚至可能走得過於親近。

仍回到京津冀一體化戰略,應該說,李鴻忠不是京津冀一體化的專家,未必較之之前的京津冀地方大員更有真知灼見,也並不見得洞察此一國家戰略之重要意義所在。但是,正如上文《觀察站:「懂政治」的李鴻忠》所言,他也許更懂政治,較之他人更敏銳地意識到此「一號工程」之於中共高層的意義,也就是說,拎得清孰輕孰重、孰緩孰急。

按照預想,京津冀協同發展會在2015、2017、2020年重要時點進行目標考核,2017年將會做中期考核,2020年要確保京津冀一體化的基本實現,雖然目前來看進展已有所推遲,但應不會有大變。這對李鴻忠應該是一次獲取政治資本的絕佳機會,眼下就看他的運籌能力了。津門首座不是那麼容易坐的。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多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1120/838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