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北京令國企打破鐵飯碗 預示社會經濟變化

北京已經下令國企打碎幾十年的鐵飯碗制度。路透社報導說,這個命令是為了減少臃腫和債務累累的國企的財務壓力。但是它可能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它將給社會和經濟帶來疼痛。

一家國企有41家醫院和18所學校

平煤神馬集團是一家國營煤炭巨頭,位於平頂山的中心,主導著河南省的經濟、社會和陰霾。

除了煤炭之外,它還擁有化學和建築企業。但是它也承擔著驚人數量的其它責任。

它營運著41家醫院和18所學校,為工人提供養老金、津貼房、水電和暖氣。它甚至經營著一家帶有高爾夫球場的豪華老人院,入住者是高級經理們。

這些設施的命運現在變得模糊。如果不關閉它們以及全國的同類設施,那麼許多基礎設施需要更新。國務院研究者估計那將花費逾1萬億元。

隨著煤炭行業削減產能,一些平頂山醫院的病人數量已經減少。

路透社報導說,北京下令,在2020年之前,國企需要摒棄它們的社會職能。對於平頂山而言,這個任務更加迫切。河南省正在實施一個試點計劃,希望在2017年末之前完成這個過程。這讓平頂山處於北京和各省的聚光燈下。

雖然富裕地區的國企多年前就已經摒棄了社會福利服務,但是貧窮省份難以做出轉變,因為國企在這些地區扮演著核心角色。

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在官網上說:「去除社會職能,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是國企轉變為市場實體的重要條件。」

截至9月末,中國國企已經積累了85.3萬億元的總債務,這是全球金融危機之後北京鼓勵信貸的結果。

央企營運著8000個提供社區服務的單位。擯棄這些單位將需要重新安排就業,特別是隨著經濟放緩,當局試圖限制社會動盪。

一名人大代表3月份透露,央企每年花費8500億元用於學校、養老金和其它社會職能。地方國企在這方面的花費更高。比如在河南省,國企每年花費8億元給居民提供暖氣和水電。

砍掉國企包袱面臨巨大挑戰

雖然經濟放緩和商品價格下降給國企帶來的傷害最大,但是昂貴的社會職能也造成了很多的虧損。

新疆人大代表Halidan Abdulla Kader告訴路透社:「今天,當我們建立世界級能源企業以及跟全球公司競爭的時候,持續背負這些沉重的負擔顯然已經過時,並且難以持續。」

中國的鐵飯碗制度始於1951年。許多國企最初是政府部門,並常常負責整個地區的社會基礎設施。

第一道裂痕出現在1986年,當時快速現代化的中國引入新的養老金計劃,結束了國企終身制。到1995年,北京呼籲系統性轉變「社會職能」,以便為國企改革鋪路。那次改革讓數千家破產的國企關門,逾2000萬工人下崗。

國務院研究員說,這一輪國企改革的挑戰之一是,將社會職能從國企轉移到地方政府需花費巨額資金。拿黑龍江龍煤集團為例,這筆花費為43億元。相比之下,這些職能每年的營運成本是3億元。

再比如河北省開灤集團,在將社會職能轉移到政府之前,它需要花費46億元升級暖氣和水電設施,以達到可接受的標準。

國企改革的另一個挑戰是,工人們擔心失去工作和醫療保險。

平煤神馬的一名礦工陳先生告訴路透社:「我們最擔心的是我們有沒有工作。」

他過去做過腎臟手術,是由公司保險支付的,但是現在他已經好幾年沒有健康保險了。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大紀元記者秦雨霏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1219/853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