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央行變相加息,國債期貨暴跌!貨幣政策拐點已現?

1月24日下午,央行宣布開展一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利率3.1%,較上次操作提高10BP。這是MLF操作歷史上首次上調利率,也是政策利率近六年來首次上調,其意義等同於加息。

MLF利率首次上調

1月24日下午,央行官方微博發布,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基本穩定,結合近期MLF到期情況,人民銀行對22家金融機構開展MLF操作共2455億元,其中6個月1385億元、1年期1070億元,中標利率分別為2.95%、3.1%,較上期上升10BP。

此次上調是MLF操作歷史上的首次上調利率。

MLF是什麼意思?

MLF(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即中期借貸便利。中期借貸便利是中央銀行提供中期基礎貨幣的貨幣政策工具,對象為符合宏觀審慎管理要求的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採取質押方式發放,並需提供國債、央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高等級信用債等優質債券作為合格質押品。

簡而言之,MLF是指央行借錢給商業銀行,讓他貸款給三農企業和小微企業。相對其他政策工具而言,MLF算得上是一個新型的非常規貨幣工具,屬中國人民銀行首創之物。

從MLF操作利率的歷史調整情況來看,2016年1月19日,央行將3個月和1年期利率下調至2.75%、3.25%,1月21日將6個月期下調至3%,2月19日再次將6個月和1年期分別下調至2.85%、3%。此後,利率保持不變,直至2017年1月24日。

這也等同於自2011年7月以來央行首次「加息」。

自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共上調5次,每次上調25個基點。2010年10月20日、2010年12月26日、2011年2月9日、2011年4月6日、2011年7月7日分別將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調至2.50%、2.75%、3.00%、3.25%、3.50%。此後,2012年以來,隨著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基準利率進入下行通道,直至2016年10月24日最後一次降息。

央行突然出手「加息」,國債期貨暴跌!

我們是3點以後知道消息的,但機構消息更靈通。所以,國債期貨尾盤出現了大跳水。

其中T1703的走勢是這樣的:

T1706的走勢是這樣的:

今天股市也比較淡靜,創業板下跌超過1.3%,中小板和深成指都是綠的,只有上證綜指勉強滿堂紅。

加息,對於債市、股市、樓市當然都是利空。不過相比之下,債市比股市敏感,股市比樓市敏感。

1月份是傳統的貨幣放水期,預計商業銀行全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可能超過2.6萬億,超過去年的天量。而央行也加大了放水量,以對沖外匯占款減少、交稅和過年前體現因素。

此前市場普遍猜測,央行會在過年後收緊貨幣,但沒有想到「加息」提前到來了。估計央行也是想對沖即將公布的1月份金融數據,不給市場造成貨幣政策轉向寬鬆的印象。此外,MLF利率的提高,也有利於壓縮金融槓桿。

再看一下餘額寶的收益率:

也是上漲的,連頭都不回。

券商點評:從隱性收緊到顯性收緊貨幣政策迎來拐點

中信證券:利率上調有四大原因

第一,經濟復甦迎暖春,為政策上調提供條件;

第二,短期利率保持高位,政策利率順勢上升;

第三,去槓桿和控制地產泡沫有必要引導利率適當上行;

第四,美聯儲鷹派依舊,中美利差面臨挑戰。

鄧海清:遲來的貨幣市場加息貨幣政策拐點明確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認為,遲來的貨幣市場「加息」,貨幣政策拐點明確,新一輪「債熊」開啟。

鄧海清說,央行的貨幣政策從寬鬆周期到收緊周期,從隱性逐漸走向顯性。央行貨幣政策變化始於2016年8月末,央行開始提高貨幣市場的利率中樞和波動性,但是央行沒有明確提高任何一個政策利率(包括存貸款基準利率、公開市場操作利率、MLF利率、SLF利率等),體現為在貨幣市場隱性加息。

從深層次原因來看,此次央行MLF利率上調與之前的提高貨幣市場利率和中樞一脈相承,絕不能看做是孤立事件,其根源在於2015年8月之後,央行將貨幣市場利率維持在了過低的水平,導致了房地產和債券市場過度加槓桿,央行需要在適當的實際修復貨幣市場利率,一方面要提高中樞水平,另一方面要放大波動性,此次提高MLF利率是對貨幣政策操作轉向的確認。

對於未來公開市場操作利率,鄧海清表示,央行大概率會上調,符合「貨幣市場隱性加息→MLF利率上調→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上調」的路徑,即逐漸從隱性收緊到顯性收緊,這將對債券市場造成長期的壓力。

中金固收:實際是一種「定向+定期」的降准

中金固收團隊認為,這次MLF利率的提升並不是針對美國加息和人民幣匯率,而可能與PPI上漲引發貨幣當局對通脹壓力的擔心以及年底年初信貸投放過快,貨幣當局希望釋放一些收緊信號來對信貸增速和金融槓桿進行調控有關。

去年四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6.8%,預期6.7%,前值6.7%,全年實現增長6.7%。去年12月PPI同比增長5.5%,大幅高於預期4.6%與前值3.3%。

上周五,央行表示,通過創新工具臨時流動性便利(TLF)向幾家大型商業銀行提供了流動性支持,期限為28天。當時市場解讀為,央行不能降準是因為向市場傳遞寬鬆信號過於明顯,利用這種創新工具實際是一種「定向+定期」的降准。

國泰君安:相當於「定向降准+加息」

國泰君安固收分析師覃漢團隊表示,此次一年期MLF利率上調,可以被視為「加價」對沖,為了使TLF不被解讀為釋放貨幣寬鬆信號。近年,資金面越來越依靠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在機構負債端整體脆弱的背景下,適當的定向、定時降准可平抑季節性波動;同時上調中長期資金利率,並不會直接衝擊短期資金面,這也就是部分市場投資者預期的「降准+加息」組合。

財經名博劉曉博認為:2017年貨幣偏緊的態勢已經確定

在中國老百姓心目中,似乎只有上調銀行存貸款基準利率,才是「加息」。

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傳統的加息其實作用越來越小,因為各個銀行獲得了浮動利率的權利。所以,央行未來會通過調控「再貸款」的利率,來影響市場利率。

從廣義上說,再貸款包括逆回購、中期借貸便利(MLF)和補充抵押貸款(PSL),只不過後兩種有抵押物,期限更長。以MLF為例,其實就是商業銀行向央行借錢的途徑,但商業銀行要提供類似國債、央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高等級信用債等為抵押物。利率一般比較低,給商業銀行留出獲利的空間。

別看這10點不多,但意味著央行的態度。1年期MLF3.0%的利率和6個月期限MLF2.85%的利率維持了11個月(從2016年2月至今),可以看做是此次利率波動底部,今天給出的10個點上漲,意味著拐點出現了。

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消息是:據財新報導,保監會相關部門近期密集約談了包括9家整改萬能險險企在內的15家險企負責人,要求其在「開門紅」期間要統一戰線,降低負債端成本。

這是啥意思?防範風險呀。2017年貨幣偏緊的態勢已經確定,資產價格很難飆升,如果保險企業承諾的報酬率偏高,造成「負債端成本上升」,將來會惹出大麻煩的。這說明,在保監會預期里,2017年的利率也是逐步走高的!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新財富雜誌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7/0125/871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