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林彪背後言論彙編 對毛的評論尤為精闢

作者:
他自我崇拜,自我迷信,崇拜自己,功為已,過為人。搞權術。言行相反。別人搞好的東西壓住,事後歸己!為省腦力勿讀一號(毛)和斯(史達林)。毛是「拗相公」,「不關心國民生計」,只關心自己的「名、位、權利。」今後再也不能隨便講話了!講話都要有根據,不然你好心好意擁護毛主席,還會犯擁護過頭的錯誤。什麼路線?就是毛線。什麼講老實話,他就是最反對講老實話,最喜歡吹捧,誰講老實話,誰就完了。毛無軍無一切。

作者按:早就想將常見到的「林彪背後言論」搞一個「小成」的資料,翻起來,用起來都方便。無論讀者們對林彪是怎樣一種看法,這總是一份用得著參考資料。

限於筆者的學識,本文不可能十分全面與精確。一則是自己進一步研究之需要;二則也是想做成一件小事情;再則就是拋磚引玉。這類較綜合性的資料永遠沒有十全十美的,更不可能一步到位。如要想那樣,那就做不成了。文中的「26條評註」是筆者在收集梳理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管見」,目的是對於當前混亂的「林學」發言。

目錄

一、對教義的認識(7條)

二、對經濟建設的認識與主張(7條)

三、對毛澤東的評價(10條)

四、應對之策(30條)

五、黨內鬥爭(11條)

六、對妻子、兒女的題贈(10條)

七、讀「孔孟之道」及有關古籍的心得(8條)

八、個性語錄(14條)

九、重要補充(4條)

十、附註:571工程紀要(13條)

間以筆者批註26條

一、對「教義」的認識(7條)

第1條:「同意,非同意其事,乃同意其人也,天也。」

第2條:「黨性,遵命性也」,遵命乃大德、大勇、大智。

第3條:「民主集中制——服從——紀律」。

第4條:「權的占有是總的占有,有權就有一切」,「沒有政權,就沒有一切」。

第5條:「領導班子就是政權」。

第6條:「領袖決定政黨、政權的性質」。

第7條:「筆桿子,槍桿子,奪取政權靠這兩桿子,鞏固政權也要靠這兩桿子。」

——以上七條均引自:馮建輝:《林彪與個人崇拜》1999年第10期的《炎黃春秋

評註01:其中第4、5、7條在文革中已經見諸報端,廣為流傳。嚴格而言,並不能算是林彪的背後言論。

馮建輝先生對以上這幾條評論道:「林彪念念不忘『權『,對『權『的力量與作用,頌揚到頂禮膜拜的程度。——最終,林彪把對權力的崇拜歸結為對掌握權力的人的崇拜。」「他崇拜毛澤東,是崇拜毛澤東手中具有的絕對權力。」

馮先生評價基本到位,只是「崇拜」二字應加引號。歷史上的林彪雖然「崇拜」毛澤東手中的權力,但也曾「崇拜」過毛澤東的能力與學識,但程度有限,從來也沒有崇拜到「迷信」的程度。到了他生命的最後階段,他已經不再崇拜毛澤東了,相反是鄙視、反感加恐懼。

二、對經濟建設的認識與主張(7條)

1、對「大躍進」及其後毛澤東「糾左」的看法。

「愛民並從生產上治國安邦,得天下保天下之總路線。」

——寫在《四書章句集注》(三)第14頁《孟子集注o梁惠王章句上》中「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這段話的旁邊。

2、「為六億人口衣食住行的滿足而鬥爭,離此則文不對題。」

「為生活資料之增長而奮鬥,而改善其謀得之諸方式諸條件。」

「為六億人口的物質需要的增長而奮鬥(糧棉油炭木材之增加而鬥爭)。」

——寫在史達林著《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封面裡頁。

3、「蘇聯用糧食出口換鋼鐵機器以建工業,中國亦當先大搞農業手工業換機器以建工業,不要搞小土群而搞大洋群,資本主義亦經輕工(業)為橋樑建重工業,中國亦當來一部分這種經驗。則既有飯吃,又在長工業了。在有糧食多餘時則直接搞重工業。」「蘇聯用公社出口換鋼鐵、機器,以建工業。中國亦應大量搞好農業手工業換機器以建工業,勿搞小土群而搞大洋群。」

——寫在《政治經濟學教科書》(修訂第三版,蘇聯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編,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677頁「結束語」中的一段話:「列寧指出,要建成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並保證蘇維埃國家在經濟上不依賴世界帝國主義,就必須在最短的歷史時期內擺脫俄國長期的落後地位,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大工業。列寧提出了先在工農業的商業結合的基礎上,然後在工農業的生產結合的基礎上,逐步把農民引上社會主義建設軌道的合作社計劃」之旁邊。

4、「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每一個有政治頭腦的人都必須認真想一想(大豐收而大鬧糧,低下頭來暗思忖)。」

「仔細想想這是怎麼一回事,談話開門見山,一針見血,文件藏頭掩尾,修飾打扮,不易看出重點,本質。」

——寫在富爾曼著《什麼是唯物辯證法》一書的封底里頁上

5、理論,政治,軍事……一切從改善人民生活需要出發,最普遍最日常最大量的問題

——寫在《蘇聯共產黨(布爾什維克)歷史》(莫斯科外國文書籍出版局1939年版)扉頁上。

6、黨要在增加衣食住的供應上去努力,為民生而奮鬥。

——寫在《簡明哲學辭典》(羅森塔爾、尤金編,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706頁上。原文是「歷史唯物主義」條目中的一段話:「為了在政治上不犯錯誤,無產階級政黨在自己的活動中,就不應從抽象的『人類理性原則『出發,而應從具體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出發,應從社會物質生活發展的現實需要出發。」

7、大躍進,憑幻想胡來,是蝕本生意,搞得過分,過極了,破壞了個人積極性。

——官偉勛:《我所知道的葉群

評註02:看了這些林彪對經濟建設的見解與主張,雖然並不多,但印象很深刻。

如果林彪一旦有機會治國,他是能夠對經濟建設,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給予相當的重視與關注。他不可能只抓階級鬥爭,而對人民生活不管不顧。

三、對毛澤東本人的評價(10條)

1、「他自我崇拜,自我迷信,崇拜自己,功為已,過為人。」

——寫於1958年版的《學文化辭典》第18頁「個人崇拜」條目旁。轉自少華、游胡:《林彪的這一生》

評註03:這段話直白,用不著解釋。要強調的是:

表達了林對毛的總體認識,很徹底,具有綱領性、本質性。這句話寫作年代不詳。當然在1958年後,但可能在他主持軍委工作後,正是他大舉推行對毛澤東個人崇拜的時期。

2、指責毛「搞權術」

——官偉勛:《我所知道的葉群》北京:中國文學出版社,1993年

3、言行相反(言論前後相左,如「內矛」)

——原註:此處指毛《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一文講話稿和發表稿的區別《林彪、葉群的十八則筆記》

4、「別人搞好的東西壓住,事後歸己!」

——《林彪、葉群的十八則筆記》香港明報月刊》1994年3月號

5、他對葉群說:「為省腦力勿讀一號和斯」

——原註:「一號」指毛。斯指史達林。《林彪、葉群的十八則筆記》

6、毛是「拗相公」,「不關心國民生計」,只關心自己的「名、位、權利。」

——《林彪、葉群的十八則筆記》

評註04:「拗相公」出自俚語,北宋時一些文人常用這三個字揶揄王安石。見馮夢龍「三言兩拍」。

7、「今後再也不能隨便講話了!講話都要有根據,不然你好心好意擁護毛主席,還會犯擁護過頭的錯誤。」

8、「什麼路線?就是毛線。」

9、「什麼講老實話,他就是最反對講老實話,最喜歡吹捧,誰講老實話,誰就完了。」

評註05:以上這三條,源自吳法憲回憶錄:1970年下半年,在廬山會議拍馬受挫之後,林彪對家人吐露真言:「今後再也不能隨便講話了!講話都要有根據,不然你好心好意擁護毛主席,還會犯擁護過頭的錯誤。」「什麼路線,就是毛線。」

雖是受挫後的牢騷,卻反映了林對毛的認識更徹底了。

10、毛無軍無一切,(希望)林多活廿年。

——葉群寫的一張卡片

四、應對之策(30條)

1、「他先為你捏造一個你的意見,然後他來駁你的意見。並無,而捏造——老東(指毛澤東)的慣用手法,今後當注意他這一著。」

註:1949年林彪寫在一張散頁的《新華月報》上,貼在《邏輯的產生和發展及其法則》的書中,轉引自少華、游胡:《林彪的這一生》1994,

評註06:這一條也是對毛深刻的、本質的認識。說早在建國前後的1949年就已經寫下了,這似乎不可想像。有條件的讀者不妨進行再考證。

可將這一條與下一條聯繫起來讀。

「捏造一個你的意見,然後他來駁你的意見」。非常形象生動,深刻地揭示了毛在政治鬥爭中的常用手法,令人拍案叫絕。

尤其是「並無,而捏造——老東的慣用手法」。如果沒有一再重複的政治事件,沒有一再刻骨銘心的親身經歷,哪能說得出如此深刻、生動的話來。

「老東」的稱呼,也妙絕,既是尊重的,又是蔑視的。當年,博古初至江西時曾在私下裡稱毛為「小毛」。博古的這種稱呼雖然也是蔑視的,卻透射出自身的輕薄和狂妄。「老東」的稱呼比「小毛」好太多。

2、「你先說了東,他就偏說西。故當先聽他說才可一致。」

——1961年時林在《辭海》扉頁上寫下的一句話

評註07:非常通俗的話,卻是對其人品、作風、手段的深刻認識。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這樣一種人,這種人很少贊成別人的意見,總是標新立異,總是與眾不同,總是唱反調。其實,有時他原來的想法與你也不見得有什麼不同,只因為你先說出來了,他就故意與你不同。然後再找這個毛病、那個漏洞,以顯示他的高明,樹立他的權威。

老百姓通常將這種人稱之為「扛頭」。

如果對方與你是地位平等的同事,你則可以罵一聲「扛頭」後掉頭而去不加理會就是了。可是現在這個「扛頭」是你的老大,你不得不和他保持一致。遇到「扛頭老大」,唯一辦法就是讓他先說,你後說。不管他說得對不對,你只管口頌「皇上聖明」,只有這種辦法才有可能與他「保持一致」。

林彪深刻地認識到「老大」的這一特點,也一直注意「讓他先說,自己後說」的次序,但在當了接班人,寫進了黨章後,就有點掉以輕心了,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有些「責任」了,九屆二中全會上的發言就是明顯的一例。

其實林彪的這一認識也並不是很新鮮,連毛身邊的女人都有這樣的認識。張玉鳳就說過:「他就是怪,你說是黑的,他偏要說白,他總喜歡對立。」孟錦雲也說過:「主席的看法,老和我們不一樣,這個人很怪」。

3、「毛,應照顧他,使他沒有小幫幫的必要,他就不小幫幫了。政治上對其每一創舉與功績公道主動指出來,則他就無鋒芒的必要。」

——寫在米丁著《論史達林的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一書的封底頁上。

評註08:這句話頗晦澀而費解。筆者至今不能準確的理解「照顧他」,「小幫幫」究竟是什麼意思?是毛對別人「小幫幫」,還是別人對毛「小幫幫」呢?估計多半為前者。是說毛經常用「小幫幫」的手段來拉攏人,林則表示他並不希罕這種「小幫幫」。

林總結了對付毛的辦法:「政治上對其每一創舉與功績公道主動指出來」。

雖說有「公道」二字作前提,但在實際操作中卻根本做不到「公道」。也許在開始階段時還能有幾分「公道」,越到後來就越是無法「公道」了,也就越來越「不公道」了。「不公道」的好話也就是「拍馬屁」,「拍馬屁」還能有什麼「公道」呢?1962年年初林彪在「七千人大會」上的講話有什麼「公道」呢?1966年的「五一八」講話又有什麼「公道」呢?

至於所謂的「主動」,也就是要搶在別人的前面率先「拍馬屁」。這一點,林彪在大部分時間是做得很好的。

我們至今並不知道這段話出於何時?但卻是林彪在歷次重要會議上的講話,在許多歷史關鍵時刻表現的註解。

其實,林彪也是一廂情願。他以為他主動地拍馬屁,讓毛處於自我欣賞、自我陶醉之中,他以為他這樣一來,他就無「鋒芒」的必要了,想不起再去整人了。誰知道仍然不行,根本就不行,毛仍然在「鋒芒」,仍然要整人!

4、「古策:(1)主先臣後(切勿臣先搶先);(2)主倡臣和(切勿臣倡或不和)」。

——馮建輝:《林彪與個人崇拜》

另一版本:勿忘「古策」——「主先臣後,切勿臣先搶先」,就是決不先出頭,「毛主席怎麼說,我就怎麼做」。

評註09:林彪將自己與毛關係視作徹底的封建社會君臣關係,而且並不是「明君與錚臣」,而是「昏君與佞臣」的關係。這條「心得」說出口,林彪的「人格」也完蛋了。

5、「一字千金——不在多,少而精,同意,頂用;一刻千金——搶時間,早一刻則禮到意到,遲了被動。」

——馮建輝:《林彪與個人崇拜》

批註10:這一條是「拍馬術」的精要。「一字千金」,「一刻千金」,「少而精」,「搶時間」,「早一刻則禮到意到」,這樣的心得都絕了!非了敵如神,具有高超戰略素養的林元帥,別人是說不出這樣高度概括的話來。

它揭示了「馬屁」這一行當強烈的時效性,就跟打仗時要搶先占領制高點一樣,早一刻與晚一刻,效果完全不一樣。林彪在「七千人大會」上的講話是「一刻千金」的經典案例,足以上「馬屁」教科書。

6、「終生不犯錯誤之法,得個擁護××的稱號,——跟著轉喊。」

——馮建輝:《林彪與個人崇拜》

7、「勿講真理而重迎合。」

——馮建輝:《林彪與個人崇拜》

評註11:不講真理,還要不要真理?當然也是不要了;不講原則,還要不要原則?當然也是不要了。

林彪研究到這種程度,寫出這樣的心得,已經走火入魔了。

8、「主席就是最大的『群眾『,他一個人頂億萬人,所以和他的關係搞好了,就等於對群眾搞好了,這是最大的選票。」

——馮建輝:《林彪與個人崇拜》

評註12:

什麼群眾?誰見過群眾?什麼人民?誰見過人民?與毛搞好了,就是與群眾搞好了,選票就有了。一個人頂億萬人,一句頂一萬句。

「最大的選票」!要「最大的選票」做啥呢?林彪有野心了。

一些「林迷」專家斷然否定林彪「有野心」,那麼又該如何解釋這句話呢?有的辯解道:不就是一句話嗎!但事實上不僅僅這一句,還有其它很多話。

需要說明的是對「野心」的界定。不想當元帥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當了副班長想當正班長,當了副教授就想當正教授,這都不是什麼「野心」,而是人類正常的上進心。如果有人將此硬說成「野心」,那麼這樣的「野心」也沒有什麼不對的。

9、「堅決的左傾高姿態」。

——馮建輝:《林彪與個人崇拜》

10、「決議不好也同意——頭等意義,不然是書呆子。」

——馮建輝:《林彪與個人崇拜》

11、「三不主義:不負責,不建言,不得罪」。

12、「三要:要響應,要表揚,要報好消息」。

有的版本,是將這兩條合在一起的。早在60年代初,林彪就提醒自己,對毛要奉行「三不」和「三要」:

擾人之決心(免己負責),不批評(免爭領導之嫌),不報壞消息(去影射之嫌);要響應,要表揚,要報好消息;明知不是理,事急且相隨。

評註13:這是林彪領悟到的在老東手下討生活的一系列準則與注意事項!

終毛之世,凡能恪守始終地遵守這些準則的就能一路綠燈,即使有驚,也是有驚無險。在中共高層有這樣的人存在嗎?數來數去有兩個半人,一個康生,一個柯慶施,半個周恩來

林彪雖有如此深刻的心得體會,但他自己也只能做得了一時,做不了一世。地位一變,狐狸尾巴就露出來了。尤其是當了副統帥後,實在熬不過去,建了一回言,「主張設國家主席」,立馬就遭厄運。

14、「抓一號活思想,內有『抓苗頭『,把他想辦的事列入議事日程上,從他那裡來(其要求)到他那裡去(向他報告)。」

——林南星《林彪全傳》1521頁

15、「善用兵者隱其形」,「有而示無」。

——林南星《林彪全傳》1521頁

評註14:這也是一條綱領性的語錄。「隱其形」是林彪應對毛的重要方法,事實上在大部分時間裡,他都做得很成功。以至於在「九一三」事件發生後,毛澤東不由得長嘆:「高,高超!我被他騙了,騙了二十二年。」

見:羅冰《姚文元寫毛澤東內幕》:毛澤東在獲知林彪乘飛機外逃蘇聯時,還不全信,他叫總理(周恩來)再了解進一步情況。等到林彪乘飛機外逃已四個多小時,警衛部隊找不到林彪後,總理作第三次報告時,毛澤東還半信半疑,對在場的政治局委員說:「他(林彪)會害怕我不能容留他,要走人。」毛仰望著天花板長嘆一口氣,說:「高,高超!我被他騙了,騙了二十二年。你們都被騙了!不要做事後諸葛亮!」毛澤東還指著周恩來、江青責罵道:「一個總理,一個我老婆,都把副主席抬得天一樣高,我也受你們的騙了。」

綜觀毛一生,只有他騙人的份,沒有人騙他的事。也就是這個林彪,居然能騙了他二十二年。林彪不簡單啊!

16、西漢故人以權貴不全,南陽故人以悠閒自保。

——辛子陵:《林彪正傳》香港:利文出版社

50年代初,林彪熟讀《黃石公三略》,深知「高鳥死良弓藏,敵國滅謀臣亡」、「班師之日,存亡之階」的道理,為避免重蹈古之韓信之覆轍,全功保身,主動隱退。在筆記中寫下的這兩句話。

17、「千萬記住,對於對手的侮辱,應『視若無睹,置之不理『,勿上敵箝制隊,游擊隊的當」。

——《林彪、葉群的十八則筆記》

18、廬山之彭世上之彭甚多,豈可為了區區小人,區區小事,而耽誤自己的終身大事!

——《林彪、葉群的十八則筆記》

林彪因布署調兵東南防範蔣介石「反攻大陸」,身體累倒了,軍委日常工作被毛轉給賀龍代管,林彪又不出面了。他親筆寫下以上兩條提醒自己。

19、要把大擁、大順作為總訣,要仿恩之於馬,斯之於列,蔣之於孫,跟著轉,乃大竅門所在。要亦步亦趨,得一人而得天下。

——辛子陵:《林彪正傳》

評註15:前面曾講「最大的選票」,這裡又講「終身大事」、「得一人而得天下」,請問「林迷」專家們,這不是「野心」又是什麼呢?

要正確評價林彪,並不需要刻意迴避「野心」。「野心」並不是什麼絕對的貶義詞。

有人說林彪的身體這麼差,他怎麼可能有「野心」呢?他有「野心」有什麼用呢?這真是「書生之見」,「小兒之見」。

筆者始終認為林彪是有「野心」的,否則他也不會自掉身份,自污其名,不加節制地拍馬屁。他的目的在於「進退兩可,遊刃有餘」。退者為的是身前自保,身後之名;進者為的是他的「老虎兒」——

20、何為當代偉大人物?一號利益的代表者(應聲蟲)。

——《林彪、葉群的十八則筆記》

21、誰不講假話,誰就得垮台,不講假話辦不成大事。

——官偉勛:《我所知道的葉群》

又註:林豆豆說沒有後面一句,後面一句是「謝加上的」。這個「謝」指的是誰?筆者認為可能是指謝靜宜

22、「政治生活中有的是現象本質一致的,用(擁護)反(反對)某一思想、政策是真的別無用意的。有的用意是在用反人而找由頭,對後者如不懂,則將跌入萬丈懸崖中。後者是單純的立場,其他皆不過藉口、由頭而已。」

——寫在馬克思著《哲學的貧困》的一張散頁上。

23、「自主事,唯勝是圖。他主事,唯命是從。」

——出處不詳

24、「最迅速地響應他人每一新的倡議,因為他正迫切等待著別人的態度。」

——出處為林的一張讀書卡片。

25、「保證穩的七個措施……不搶先說,不插話。」「提材料、問題、方案,勿提意見」。

——寫在《唯物辯證法的範疇》(丁雨晴著,山東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封底里頁上。

26「總路線——老夫人。明知不是伴,事緊且相隨」。

——寫在毛澤東《〈農村調查〉的序言和跋》單行本第3頁上「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段文字旁邊。

27、「不為一號事先,動而輒隨。」

——由古代兵書《黃石公三略》中所載「不為事先,動而輒隨」修改而來。

28、不要輕易騎上去。

——在一本名為《曹操》的書上,當講到曹操已經當了宰相,自己成「騎虎難下之勢」時,林彪批:「不要輕易騎上去。」

評註16:這也是一條綱領性語錄。林彪腦子是比較清醒的,提醒自己「不要輕易騎上去」,但他的婆娘葉群卻總是「迫不及待地想要騎上去」。所以每次搞得都是「匆匆忙忙地騎上去」了。

59年當國防部長,66年當接班人,林彪都有猶豫,舉棋不定,葉群總在一旁說我幫你。可是葉群能幫出個什麼名堂呢?越幫越亂,越幫越糟,最終不可收拾。

人的一生中,「老婆」這個問題太重要。如果林彪的老婆是像鄧穎超這樣的女人,林彪也斷不會是這樣的下場;如果周恩來的老婆是葉群這樣的女人,周恩來能保始終嗎?尤其是毛澤東,如果毛澤東的老婆不是江青,而仍然是家學淵遠的楊開慧,甚至是沒有多少文化的賀子珍,那麼毛身後的罵名很可能會少一半。所以,政治大人物的女人也是能決定歷史走向的。

「文革春秋」不僅是毛劉林周的舞台,也是江王葉鄧這四個女人的舞台。

29、「不得已時使用捧上的辦法,然後暴露之,打下之。」

30、「他要滅你,故你只好滅他」「東郭先生,中山狼,勿幻想狼不吃你。」「但有發動時機成熟與否之選,如同打仗一樣。」

——寫在《列寧全集》第19卷415頁上。該頁原文是《革命的教訓》。

評註17:這兩條非常兇狠。「暴露之,打下之」,「他要滅你,故你只好滅他」。

站在毛的立場上,這兩條就是林三反之「鐵證」,林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了。但毛在林彪有生之年並沒有看到這兩段語錄,否則他會氣得吐血。

因為你喜歡捧,我不得已才捧你,捧你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暴露之,打下之。因為你要滅我,所以我不得不先滅你。

林彪認定對方是「中山狼」,同時宣稱自己絕不做「東郭先生」,他只是在等待著行動的時機。

這兩條語錄說明林彪的內心存在著政變的想法。至於有沒有行動?那是另一回事。

林彪與劉少奇不同,劉對毛有反感,但並沒有反意;林對毛有反感也有反意。後期的林彪由「反感」上升為「反意」了。

林彪這樣的軍人出身的政治家,哪能在政治鬥爭中只吃素不吃葷?只是沒有找到機會,或是說時機沒有成熟罷了。

五、黨內鬥爭(11條)

1、毛對赫魯雪夫「罵絕了(穿睡衣臭罵)」。

——林彪、葉群的十八則筆記

2、「對蘇聯,做絕了,絕則錯。」

——林彪、葉群的十八則筆記

3、「對(王)明鬥絕了」

——林彪、葉群的十八則筆記

4、凡事勿做絕了,做絕即一點論,必有惡果。果大則現,國小、或其它力量能壓得住則不現,但大膽肯定必有惡果。例:對×(赫魯雪夫)罵絕了,對(王)明都絕了,對大公(蘇聯)做絕了,「才不可露盡,勢不可使盡」。

5、彭德懷的「萬言書」是正確的,就是急了點。

6、「劉少奇、鄧小平是好同志,拿掉劉沒道理。」「劉少奇在理論上比毛主席講得透。」

——這是林彪私下裡對女兒林豆豆說過的話。劉少奇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一文林彪最愛讀。

評註18:從上述語錄可見,林彪對毛澤東所搞的幾乎所有的國際國內的鬥爭,他全都有自己的看法。雖然這些看法也都是片言隻語,並沒有深入的系統的分析,也都不是什麼高明的見解,但歷史卻證明了林彪的這些看法都是正確的。

從哲學上講,凡事不能做絕,做絕一定會產生惡果。惡果大必定會暴露,國家小或有其它的力量壓得住時雖然暫時不暴露,但是如果仍然還要大膽肯定,那麼仍然會暴露。

7、劉少奇是黨中央的副主席。蒯大富反劉少奇,實際是反黨!

——林彪秘書張雲生回憶:在1967年8月(正值首都紅衛兵「揪劉火線」在中南海西門外「安營紮寨」掀起「打倒劉少奇」高潮中),一天秘書張雲生給林彪講一份中央文革關於清華大學造反派學生領袖蒯大富的材料時,「林彪隨口說了這麼幾句令我當時頗為驚奇的話。」

評註19:文革初期,清華大學有兩派,蒯大富為首的團派及以沈如槐為首的414派。團派中有些人曾認為林彪是414派的後台。

筆者親歷清華文革,林彪當時隨口所說的這句話並沒有傳到清華來,也沒有傳到社會上去。

8、「周鬍子」

——寫在《馬克思主義辨證方法》(羅森塔爾著,作家書屋1953年版)第120頁一段批判折中主義的話旁邊,所指應為周恩來。

9、「周、鄧、李之如彼則另有政治原因」

——寫在加里寧著《論共產主義教育》(莫斯科外國文書籍出版局1950年版)第71頁這樣一段話旁邊,「你們的發言沒有一點生氣……你們卻力求不是用自己的語句,而是用別人的,現成的語句講話。在你們的發言中間,沒有暴露出自己那種活生生的意見。你們的發言好像是曬不了人的月亮。」橫線為林彪所加。

評註20:林彪認為周恩來就是折中主義的代表人物。

林彪評論周恩來、鄧小平、李先念這些人的發言就像「曬不了人的太陽」。流露出他對周、鄧、李的貶義。但他又說「另有政治原因」,但原因是什麼?林彪沒有明講,心中則透亮。多半是批評他們迫於毛的壓力,明哲保身,不負責任。

林彪對「發言」的主張:是自己的而不是別人的;是活生生的而不是「曬不了人的月亮」。

林彪這樣主張,也是這樣追求的。看看林彪的那些講話,無不都是那麼虎虎有生氣,即使是那些肉麻吹捧毛的話,也無不都是林彪自己的特色語言。

10、「對!對!相反的後者更大,前者服從後者呢!」

——寫於羅明編《共產主義人生觀》一書第70頁,批註位置為該書摘錄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中論個人服從組織的一段話:「有人說:『黨內鬥爭所注重的是原則問題,是政治問題。如果原則上和政治上對了,組織方式是次要的問題,所以不必計較的。』這種說法是錯誤的,組織方式恰是一個大問題。」旁邊。

評註21:筆者認為這條心得體現了林彪對黨內鬥爭的深刻反省。

林彪認為在黨內鬥爭中組織方式比政治原則更重要。這就是「程序正義」的概念,比起「為了目的,不擇手段」的黨內鬥爭的習慣進步得太多了。

政治生活中「程序正義」是正確的、先進的觀念,老一輩的革命家中很少有人懂得這一點。

11、「建議×打倒×,拉攏×依靠×,孤立×——五點——總路線」

——寫在《新名詞詞典》(春明出版社1954年版)第2005頁「政策」、「策略」詞條旁邊。原載《林彪與孔孟之道材料之一》(僅供批林批孔參考)北大、清華編,無出版印刷單位,1973年12月。

評註22:這一條是林彪對黨內鬥爭規律性的認識,也可歸於對毛所開展的黨內鬥爭的規律性的認識。

「建議」的目的是啟動「打倒」的程序,緊接著就是「拉攏」什麼人,「依靠」什麼人,從而達到「孤立」某個打倒對象的目的。

六:林彪的題詞(10條)

1、悠悠萬事唯此為大克己復禮

——條幅,見林彪臥室,書贈葉群同志寫於1969.10.19

——條幅,見林彪臥室,育容書贈宜敬於蘇州1970.元.一

2、天馬行空獨往獨來。

——條幅,見林彪臥室,林彪贈葉群六二、六一

3、王者莫高於周文,霸者莫高於齊桓,皆待賢人而成名。今天下賢者智能豈特古人乎?(患)在人主不驕故也。

——條幅,見林彪臥室,育容書於蘇州六九仲冬(1969.10.1),掛在床頭右側牆上。

4、溫文、豪放、理智,既受於天,且受於人。

——書贈愛妻葉群林彪五•二十六刻在硯盒上,葉群辦公室

5、恃德者昌,恃力者亡。以君子長者之道待天下,故曰忠厚之至也。

贈宜敬同志,育容,一九六九.十.一

——林彪於1969年國慶時贈給葉群的條幅,前一句引自《史記•商君列傳》,後一句引自蘇軾《省試刑賞忠厚之至論》。

評註23:從這些題詞中看出傳統文化對林彪的影響。所以,後來毛髮動批判林彪的運動,就必然聯繫「孔孟之道」,「批林」變成了「批林批孔」。在「批林」的同時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了又一次的洗劫。

林彪至少知道「恃德者昌,恃力者亡」,知道「以君子長者之道待天下」這一點比毛強。毛的字典里是從來沒有「德」這個字的,毛信奉的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慾犯我,我必犯人」,「後發制人」且「一犯到底」。

6、太公曰:見善而怠,時至而疑,知非而處,此三者道之所止也。柔而靜,恭而敬,強而弱,忍而剛,此四者,道之所起也。故義勝欲則昌,欲勝義則亡,敬勝怠則吉,怠勝敬則滅。

錄武經太公兵語贈虎兒,爸爸,一九六三.十一.十六

——林彪於1963年贈給林立果的條幅,引自六韜•文韜•明傳第五,參見《林彪日記》

評註24:這是一段古文內容相當豐富而經典,林彪對此十分欣賞,專門寫成條幅教育他的兒子林立果。

林彪啊!他似乎什麼都懂,但是自己也做不到。他難道不是「時至而疑,知非而處」嗎?他又做了什麼「善」?抓住了什麼時機行「善」呢?為了保存自己這個「欲」,他又放棄了多少「義」呢?老子做不到,又何遑論他的兒子呢!

也就是寫了玩玩而已!

但由此我們也看出了林彪對兒子的期望值是相當高的。

林彪有一個身心健康的兒子,毛澤東沒有,這是林彪相對於毛澤東的硬體上的優勢。也正是這一點,恰恰是最遭毛澤東猜忌之處。

林彪對他這個兒子是相當滿意的,將兒子放出來到空軍去當副部長,去做什麼「講用報告」,說什麼「思想上像我,語言上也像我」,林彪得意忘形了,麻痹大意了,始終沒有意識到毛澤東不僅僅盯著他林彪,也盯著他的兒子。

我「有毛氏」打下的江山怎麼可能傳給你「有林氏」呢?諸位想想是不是這個理。

7、學習韋編三絕的治學精神。

書贈老虎兒爸爸六三,十二十四

——條幅,林立果辦公室

8、勉從虎穴暫棲身,說破英雄驚煞人。巧借聞雷來掩飭,隨機應變信如神。

——林彪寫的一個條幅,見林彪臥室,據劉統文稱其寫於1959年廬山會議後,未考。

9、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贈豆豆女兒1963條幅,林立衡臥室

10、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

——書贈豆豆爸爸六三年十月二十四日

歡歡喜喜堅持到底

——六八年四月加寫條幅,林立衡臥室

七、林彪讀孔孟之道及有關古籍(8條)

1、以仁愛之心待人之忠,以寬宥原諒之恕,儒家的原理。

——辭海3058頁,恕字條上林彪的批語

2、中庸之道——合理——做什麼事既不要達不到,也不要過頭。凡事勿做絕了,兩鬥皆仇,兩和皆友。

——1961——1964

3、仁——團結勇——鬥爭智——唯物論恕:以仁愛之心侍人之忠,以寬宥原諒之恕,儒家的原理。

——1970.3.13、

4、兩鬥皆仇,兩和皆友。臣恃君,君恃民——君臣行為之標準

——對《古文辭類纂》所載《蘇子瞻(軾)上皇帝書》中的一段話「人主所恃者,人心而已。」所作批註

5、視遠、大而忘近、小。斗量不鬥力,鬥智不鬥力。

能忍能下人,即豪傑。

立了大謀才能忍小忿。

等待之重要。

忍忿法——立大謀。

九等九忍一狠。

——寫在《古文辭類纂》(姚鼐選纂,世界書局印行)上冊第103頁上。是林彪讀蘇軾《留侯論》後的感想。

6、論結人心,順眾必勝,逆眾必敗

7、韜諱

操之論英雄胸有大志腹有良謀范里

——林彪1970年3月13日口授,葉群親筆記在《101》談話筆電上

8、忍耐,大度的科學根據——豈可為了一區區小人,區區小事而耽誤自己終身大事。

——林彪親筆寫在1963年《工作手冊》上

八:林彪的個性語錄(14條)

1、我要象那夜半孤鶴,獨來獨往。

2、讀書時時有個我在,行事樁樁少對人言。

3、只要有信心,就會勝利。你必須儘可能少依賴別人。不管別人是多有經驗,力量有多大。這就是要領。

4、生死攸關時,別人都是其次,只有你是最重要的。此勝之要領也。

——對劉亞樓的贈言

5、硬就硬,莫激烈;軟就軟,莫投降。

6、打仗,要麼不打,要麼致命。戰爭中不能想自己坐牢、殺頭,只能想勝利。你要記住這個要領。我曾經把這個經驗寫給劉亞樓。含糊不得,猶豫不得,寬容不得。勝利了,什麼都好說。

7、你有千條計,我有老主意。

8、閉目養神照上面辦,面帶三分笑。

9、忍耐,大度的科學……豈可為了區區小事而耽誤自己終身大師。

——1962.11.17

10、一切戰術中最重要的戰術就是死打,打光就打光,完蛋就完蛋。

11、在需要犧牲的時候要敢於犧牲,上戰場,槍一響,老子下定決心今天就死,就死在這個戰場上。

——出自林彪1959年11月在軍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收錄在總參謀部編的《林彪元帥有關戰役方面的論述彙編》。

12、不管上邊怎樣催,總是要準備好了再打,沒準備好就不打。

13、我的職業是搞軍事,興趣是搞政治。

建國之初林彪曾對毛澤東說:「我這個人,搞軍事可以,搞政治也可以。現在人們對我有一種誤解,似乎我林某人只會打仗,其實我管理城市和地方都是可以的。我並不比別人差,別人能辦到的,我林彪統統都可以辦到。但是我能辦到的,其它人未必可以辦到。」

「我的專長是搞軍事,但我的興趣是搞政治。」

這段話還另有一個版本:

林彪於1970年5月19下午,在毛家灣接見剛上任的總政治部主任李德生及其它總政幹部共14人說:「我這個人是搞軍事的,一向分工抓軍事工作。但是,我的興趣是搞政治,搞無產階級政治。我搞軍事是鬥爭的需要,其實我年輕的時候就愛搞政治,對政治有興趣。」

林彪講到這裡,葉群馬上插話說:「林彪同志十幾歲的時候,就愛讀政治理論書籍。」

林彪再次肯定說:「我的職業是搞軍事,興趣是搞政治。」

他指著黃永勝、吳法憲說:「你們知道,我在東北,首先也是搞政治。」

黃永勝連連應聲說:「東北的勝利,也是靠政治。」

14、我的腦袋長的好,和別的人不一樣,特別靈。有什麼辦法呢?爹媽給的麼。

——74年1號中共中央文件,收錄在總參謀部編《林彪元帥有關戰役方面的論述彙編》

九:重要補充(4條)

1、我不想倒在潤之之前。

據稱:林彪在1966年8月1日召開八屆十一中全會前後,曾四次推辭當接班人,包括兩次書面報告。毛澤東在林彪第二份報告上作了批示:「考慮甚久,惟有林彪最宜接班,請接受委託」。結果,林彪把毛澤東的批示報告撕碎扔進痰盂里,說了一句:「我不想倒在潤之之前」。葉群令機要員退下,把報告撈出來,並在一起粘貼上,鎖在保險柜內。

2、晚年要平安,要避鋒芒,要避政治,要避會議,要避聚會,要避潤之,要避表態。

——1958年5月,中央八屆五中全會上,增選林彪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副主席。宋任窮、陶鑄、粟裕羅瑞卿上門祝賀。林彪並無興奮,還寫了幾句,重複二次:「晚年要平安,要避鋒芒,要避政治,要避會議,要避聚會,要避潤之,要避表態」(摘自宋任窮、羅瑞卿揭發材料)。

3、請主席指教:對文化大革命設一個時間;全面恢復黨組織、政府部門、各機關企業、農村公社、社會秩序;抓戰備,發展國民經濟,解散一切群眾組織,停止內戰。黨內外清查出七百五十五萬多人的案例給以明確、寬恕處理。

——1970年3月12日,在中共中央工作會議前夕,林彪給毛澤東寫了封信,信中提出五點看法。毛澤東把信批給周恩來、康生、江青三人閱,並批上:「閱後,可以堅持個人意見、立場。」

4、中國馬列主義理論家、主席的助手也反黨,誰還有意見?

——1970年8月29日,毛澤東寫了《我的一點意見》一文,嚴厲批評陳伯達,送林彪閱,附上「等候意見」,林彪沒復。31日就在九屆二中全會上公開了。

1970年11月18日,林彪對周恩來、康生、紀登奎,就中共中央在11月16日發出《關於傳達陳伯達反黨問題的指示》,在黨內上層展開檢舉、揭發事件聽取意見時說:「中國馬列主義理論家、主席的助手也反黨,誰還有意見?」

1971年3月22日,林彪經周恩來給毛澤東一封信,信中提出請辭,和妻子、子女回湖北家鄉養病的要求,信中再次提及結束文革,恢復黨、政、軍、社會正常秩序。

4月20日,周恩來傳達毛澤東給林彪的答覆:「請辭不妥,恐會引發黨內外混亂,你還是副主席。黨章規定的接班人。我(毛澤東)不能接受請辭。養病為重。」

1971年4月27日,周恩來傳達毛澤東邀請林彪身體可行,出席觀賞五一國際勞動節晚上的煙花演出。林彪以不回答拒絕。5月1日晚,周恩來見毛澤東上天安門後,三次和林彪、葉群通話。最後,周恩來對林彪說:「能否看在我周恩來懇求您的面子上,即來,否則影響太大、太大。問題我會盡力的。」

林彪晚了23分鐘到天安門城樓,又提前半小時離開。整個過程,沒和毛澤東打招呼。

有人說這是毛林的最後一次見面,其實不是的。從目前所披露的資料看,毛林最後一次見面是在1971年6月3日毛澤東接見齊爾塞斯庫。「五一」見面是最後第二次。

評註25:以上這四條語錄,筆者雖是早就收集到。只是因為沒有看到其它的佐證材料,故一開始沒有收入。後來卻在另一份材料中也看到了這幾條。

人的思想不可能是靜止的,總是在變化著。從這幾條語錄中可以看出林彪對毛澤東的怨氣是很深的,提防也早已有之了。

十、附註:571工程紀要(13條)

1、對過去以莫須有罪名加以迫害的人,一律給予政治上的解放。

2、機關幹部被精簡,上五七幹校等於變相失業。

3、青年知識分子上山下鄉,等於變相勞改。

4、工人(特別是青年工人)工資凍結,等於變相受剝削。

5、農民生活缺吃少穿。

6、紅衛兵初期受騙被利用,已經發(配)充當炮灰,後期被壓制變成了替罪羔羊。

7、今天拉那個打這個,明天拉這個打那個;今天甜言蜜語那些拉的人,明天就加以莫須有的罪名置於死地;今天是他的座上賓,明天就成了他階下囚;從幾十年的歷史看,究竟有哪一個人開始被他捧起來的人,不被到後來不曾被判處政治上死刑?

8、他每整一個人都要把這個人置於死地而方休,一旦得罪就得罪到底、而且把全部壞事嫁禍於別人。戳穿了說,在他手下一個個象走馬燈式垮台的人物,其實都是他的替罪羊。

9、他不是一個真正的馬列主義者,而是一個行孔孟之道、借馬列主義之皮、執秦始皇之法的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封建暴君。

10、繼續革命論實質是托洛茨基的不斷革命論,他們的革命對象實際是中國人民,而首當其衝的是軍隊和與他們持不同意見的人。

11、他們的社會主義實質是社會法西斯主義。他們把中國的國家機器變成一種互相殘殺,互相傾軋的絞肉機式的,把黨內和國家政治生活變成封建專制獨裁式家長制生活。

12、打倒當代的秦始皇——B-52,推翻掛著社會主義招牌的封建王朝,建立一個真正屬於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社會主義國家!

13、用民富國強代替他『國富』民窮,使人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政治上、經濟上、組織上得到真正解放。用真正馬列主義作為我們指導思想,建設真正的社會主義代替B-52的封建專制的社會主義,即社會封建主義。

評註26:

抄錄一段有關「五七一」的論述:

在總參謀部編《林彪元帥有關戰役方面的論述彙編》一書中將《「571工程」紀要》作為「與一般青年立場迥異的另類政治思想資料」,在第五章第五節用兩個小節的篇幅作了專門的、持論平和的研究。作者分析了《紀要》內容三點引人注目之處:第一,對黨內最高層鬥爭局勢的評估和對策;第二,對毛澤東的猛烈攻擊;第三,對文化大革命以來政治和政策弊端的激烈抨擊。(34-351頁)指出:

《紀要》「如此膽大妄為地策劃推翻以至謀害毛澤東及張春橋等文革勢力的武裝政變,如此毫無顧忌地譴責毛澤東政治人格和黨內鬥爭作為,如此無情地揭露和批判文革以來的政策弊端,在中共黨內恐怕是沒有先例的,更加令人震驚的是,這樣的言論竟出自『毛澤東思想紅旗舉得最高的』、文化大革命的『副統帥』、黨章載明的毛澤東接班人林彪的兒子之手。」

「僅就揭露文革以來的政治和社會弊端而言,《紀要》敏銳地抓住了當時的政策困境和幹部群眾的不滿和怨恨之處,其尖銳和全面程度,在當時的中國是僅見的,即使在同期的青年叛逆性思潮當中,能見諸文字的言論亦無出其右,其中很多揭露可謂切中時弊。」

「然而,問題的複雜之處是,林立果及其《紀要》不是一般青年的單純政論,而是與林彪以及林彪集團密不可分的。因而,不論當時人們的判斷,還是後來人的評價,都不能僅著眼於《紀要》的文本。」(352-353頁)

作者還客觀分析了這個《紀要》與林彪的關係,認為「林彪的真實面目至今是一個謎……林彪與這個《紀要》的關係至今不明,很難說它是林彪集團認可的綱領。」(348頁)

並提出:「林彪事件有太多的謎團。林立果(及其小『艦隊』)、林彪和林彪派系三者之間是什麼關係?《紀要》是林彪的政治綱領,還是林立果幾個人的主張?如果《紀要》只是林立果的觀點,那麼他與林彪集團多年的作為擺脫得了關係嗎?如果《紀要》反映了林彪的主張,那麼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林彪的觀點?這些觀點可能被以林彪為首的一班高級領導人接受嗎?」

「其政策批判在多大程度上是為了共產黨的事業、領導幹部的利益和人民的疾苦,又在多大程度上是發動政變的策略、『動員群眾』實現其集團利益的口號?如果相信號召人民打倒『當代秦始皇B-52』的林立果,那麼將如何處置那個『萬歲不離口,語錄不離手』的林彪?……在諸如此類的諸多疑團化解之前,《紀要》難於贏得人們的信任和擁護。不用說當時很多中國人還沒有擺脫林彪曾經賣力營造的對毛澤東個人崇拜的思想束縛,即使對毛澤東有所懷疑、批評的人,也很難在政治上相信林立果,或者不能接受政變和謀殺毛澤東的做法。」

「誰能保證林彪等人為了爭取黨心民心,一旦當權,就會革除弊端,實現政治清明呢?反倒是《紀要》對江田島精神的崇尚及林彪等人肆無忌憚的家族特權,令人不能不憂慮法西斯軍人獨裁的陰魂。」(354頁)

這一部分論述能夠力避陳說,難能可貴。只是以《「571工程」紀要》是「林彪之子林立果為首的小集團草擬的政變計劃要點」(348頁)為論述前提,尚可商榷。

因至今為止仍然缺乏足夠的實證材料來證實官方的這方面指控。在這方面仍然如整個林彪事件一樣有「太多的謎團」。目前對《『571工程』紀要》的文本真實性及其被發現的經過等尚存許多疑問,更難判定其作者到底是誰,在本書分析的《紀要》三點引人注目之處中,第一點表現出《紀要》作者對黨內高層鬥爭有較多了解,而第三點則表現出對下層的民間疾苦及被壓抑的普遍民怨有較深切的體會——而這方面內容,似很難與長期生活於特權地位中的林立果相聯繫。

(全文完)2012-10-31一稿;2014-4-1二稿。

責任編輯: 東方白  來源:共識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327/1090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