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古訓:是福是禍 就看能不能守住這3點

《了凡四訓》裡講:「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人生在世,是福是禍不是天定的,是由每個人的行為決定的,想要避禍得福,就要看自己能否守住這三點。

1

守位,不做出位之事

人的一生擔當著很多角色,父親、母親、丈夫、妻子、兒子、女兒、兄弟、姐妹、上司、下屬、戀人、朋友……

每個角色都應該有它自己的位置。切記:不越位、不缺位、不錯位、不失位!

莊子裡有個故事:越俎代庖。是說主祭祀的人去代替廚師辦席。比喻超出自己的職責,越權辦事。

祭祀有祭祀的規矩,廚房有廚房的門道,二者並不屬於同一工種,一旦錯位,雙方的差事都會搞砸。

諸葛亮六出祁山,最終病死五張原,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他的越位。

他身為蜀漢丞相,把握大局,制定戰略是他的本分。

但蜀軍中凡是懲罰二十軍棍的小事,諸葛亮都要親自過問,每天超負荷的工作,活生生累死了他。

孔子說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在哪個位置想哪個位置的事。

無論是否可以勝任,都不要越過自己的位置,去做別人的事。

把自己的事情做到位,社會才能順暢運行。

2

守心,不做違心之事

東漢名臣楊震為官數載一直以公正廉明著稱,一次因公路過昌邑縣,恰逢舊交王密在此任縣令,當夜王密懷揣十金前往館驛相贈,以謝楊震知遇之恩。楊震拒而不受。

王密急切之下說道:「此時深夜,無人知矣。」楊震卻正聲而說:「豈可暗室虧心,舉頭三尺有神明,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

儒家常常講慎獨,是說在別人看不到地方,在獨處的時候,也能抵抗誘惑,保持清醒。

所謂守心,就是守住內心的道德底線、價值底線、人格底線。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能夠慎獨的人,自我反省時不會感到愧疚,可以面和天地、鬼神對質,絕對不會有行為無悔恨而心卻退縮的時候。

孟子曾說:「不慮而知,良知也」。

人的良知是天生的,不是後天形成的,只要不被私慾遮蔽,總能按照良知行事。

人一旦違背良知,就會接受良心的譴責。

我們見過很多的逃犯,東躲西藏幾十年,歸案之後,入獄之時,居然說自己內心終於安定了下來。

一個人可以欺騙別人,卻無法欺騙自己。一個人可以逃脫法律的懲罰,卻無法逃脫良心的譴責。

良知在人的心頭,無時無刻不在監督著我們。

一時失意,遭遇不公,不要違背自己的良心去做事,不然只會遺憾終身。

錦衣華服,內心卻惶惶不安,這樣的人生就算得到也不會幸福。

人生在世,不求盡如人意,只求無愧我心。粗茶淡飯,內心安寧,就是最大的財富。

3

守嘴,不亂說話

易經》云:「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眾。」這是讓我們要守住自己的嘴。

墨子曾回答他的學生子禽說:話說個沒完沒了有什麼好處呢?比如池塘里的青蛙天天叫,弄得口乾舌燥,卻從來沒有人注意它。但是雄雞,只在天亮時叫兩三聲,大家聽到雞啼就知道天要亮了,於是都注意它。

在生活中,精闢的見解才能受人歡迎,泛泛空談則招人生厭。

孔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真正的君子,總是說的少,做的多。

老子則曰:「大辯若訥。」

真正的智者,總是看起愚笨,不與人爭辯。

所謂守住嘴,就是不該說的話不要說,沒有過腦子的話不要說,牢騷話不要隨便說,說話要三思,切記口無遮攔,信口開河。

莊子在《人間世》中說:"夫言者,風波也!

誇誇其談,遲早要遭受災禍。

「福禍無門,唯人自召」,一個人緊守本分,不越位,不逾矩,不亂說話,認真做事,堅持內心,這樣的人,自然可以避除災禍,吉無不利。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儒風大家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410/1097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