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貿易戰勢將重創中港經濟

作者:

幾個月前當美國總統川普威嚇要對中國出口貨徵收懲罰性關稅時,大部份市場人士都覺得他只是在「拋浪頭」、在bluffing,用以迫使中國讓步。其後美國公布懲罰性關稅清單又定出七月六日為實行的「死線」,各方面仍然不大相信關稅會落實,認為理性的人都不會打這種規模的貿易戰。市場還有傳聞說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七月初將會出使美國,處理好習近平智囊劉鶴剩下的爛攤子,跟美國達成化解貿易戰的協議。

可是,等了又等,盼了又盼仍不見王岐山出發。七月六日美國東岸時間凌晨,美國正式對340億美元中國貨品徵收25%關稅,本月稍後將有另外160億美元中國貨面對新增關稅,再加上中國向500億美元美國貨加征關稅的報復措施,中美這場貿易戰不但打起來,而且是全面對戰,不知如何及何時收科。

正如前幾天分析,貿易戰跟貨幣戰不同。貨幣戰決勝在幾天之間,「戰敗」的國家金融體系風雨飄搖,經濟幾乎停擺,要找IMF或其他國家相救渡過難關,還要過一段時間的緊日子,失去貨幣與財政政策自主權。貿易戰不一樣,它像一次大戰的坑道戰壕持久戰(trench warfare),短時間難分勝負。

在「貿易戰」下,原本為供應美國市場打造的生產線及供應鏈將需要作重大調整,部份工廠、工序要搬回美國或其他跟美國沒有貿易戰的地方,當中既有重大的投資損失,也有工人因工廠遷移而失業的苦痛;倚賴出口工業的城鎮也可能變成了無生氣的「活死人社區」,代價實在相當重。

通脹加劇低息環境或告終

此外,由於全球貿易前景不明朗,不管是中國、美國或其他跨國企業都會放慢投資步伐,停止新投資及嚴格管理存貨量,希望熬過貿易戰的打擊。結果是,國際貿易量、新增投資都會下降,全球經濟增長在未來一、兩年內肯定大幅放緩。

另一個可慮的問題是通脹。美國及中國新增的關稅有部份可能由生產商、出入口商吸收,但消費者不可能完全避過。也就是說,新關稅將會反映在貨品的零售價上,大有可能推高整體物價,形成重大通脹壓力。事實上美國通脹經過多年聯儲局放水及經濟復甦已開始升溫,近期一再觸及聯儲局2%通脹率的指標,未來仍有上升壓力。

在貿易戰下,中國入口貨品價格上升,短期內不易找到替代品,意味美國整體物價升勢加快,情況猶如七十年代初石油禁運令通脹率快速上升。壓抑通脹是聯儲局首要任務,一旦通脹升溫,聯儲局絕不會袖手旁觀,極可能會加快加息。除今年加息四次外,明年也可能同樣加四次息甚至更多。這意味銀根收縮加快,對匯價、資產價格都會有直接及負面影響。過去十年全球習慣了超低息環境,忽然踏入高息年代震盪非同小可。

不過,在這場貿易戰中國受的衝擊肯定比美國大得多。一方面是雙方經濟體積及發展程度有相當距離,抗震盪能力已有高下之分。更重要的是,出口向來是中國保持經濟較快增長的重要引擎,而美國則是中國最主要的出口市場,貿易戰下這個市場將會大大萎縮,大量出口加工工廠特別是中小企業未必能熬過今次打擊,引發的經濟及社會動盪不言而喻,能不能走出困局更是個大問題。

港貨櫃吞吐量勢立時受損

香港向來在中美貿易鏈擔當重要角色,物流、商業服務、金融服務都跟中美貿易有密切關係。若果中美貿易關係大倒退,香港受影響的幅度不會比中國少,出入口(轉口)貿易額,貨櫃碼頭吞吐量,銀行貿易融資額立時受損,何時可以恢復更是難以逆料。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貿易戰短期影響不大。這其實只反映他對香港的宏觀經濟形勢不掌握而已。看到中美在貿易上「揮刀」相向,香港的經濟前景怎能不令人擔心!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蘋果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711/1141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