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實物見證:宋朝城市供水與排水系統之發達

作者:
宋代出現了一波城市化浪潮,不但大量商業性市鎮湧現出來,大城市也急劇擴張,50萬人口的城市已不鮮見(同時代的歐洲城市,比如倫敦、巴黎、威尼斯,人口最多不超過10萬),開封與杭州更是人口超過100萬的超大型城市。 這麼大的城市,如果沒有集中供水裝置與發達的排水系統,是不可想像的。考古的發現、文物的出土與文獻的記載諸方面,均說明宋代不少城市都建成了集中供水設置與排水系統。

我們知道,宋代出現了一波城市化浪潮,不但大量商業性市鎮湧現出來,大城市也急劇擴張,50萬人口的城市已不鮮見(同時代的歐洲城市,比如倫敦、巴黎、威尼斯,人口最多不超過10萬),開封與杭州更是人口超過100萬的超大型城市。

這麼大的城市,如果沒有集中供水裝置與發達的排水系統,是不可想像的。你讓每戶家庭都自己挖口井?這在農村與小城市行得通,在大城市顯然是不可行的。但一些歷史學者卻不相信,宋代城市產生了發達的供排水系統。不過,考古的發現、文物的出土與文獻的記載諸方面,均說明宋代不少城市都建成了集中供水設置與排水系統。

南宋杭州的集中供水設施

2015年11月19日,杭州市考古所在西湖附近的一塊建設用地,發現一處南宋杭州城的居民用水設施。考古現場發掘一口宋代水井,在井口一側的水渠中,橫臥一根木質(竹)管,跟現代的水管有幾分相似。杭州市考古所的專家說,這是杭州古代的一種集中供水系統。

其實,從《咸淳臨安志》等文獻記載,我們已知道唐宋時,彼時政府在杭州開鑿六井,又在西湖建六水口,然後「以竹為管」,引西湖水儲於城內六井,供市民汲取飲用。竹管極易堵塞,北宋元祐年間,知杭州的蘇軾又將竹管更換為瓦筒管道。

到南宋咸淳六年(1270),新任臨安府尹潛說友再次大規模整修供水工程:一、疏浚西湖水口,「以澄其源」;二、擴建供水管道,「更作石筒,袤(縱長)二千七百尺(接近900米長),深廣倍舊」;三、增修排水溝,「又別為溝,疏惡水,行於路之北」,供水管道與排水管道是分開的;四、修建井亭,「極宏敞,旁為神祠,置守者使無敢污漫」。

這個記載,比去年底的考古發現更能說明南宋時杭州已建成集中供水系統。

北宋廣州的自來水裝置

先來看一段新聞評述:「廣州市自來水公司有關人士介紹,宋朝,城市發展迅速,人口劇增,供水矛盾突出,被貶惠州途經廣州的蘇軾向廣州太守提出了引水入城的建議,他建議用竹筒引蒲澗水入城,是廣州最早的『自來水』規劃藍圖。蘇軾當時親自參與總體規劃,解決了廣州城居民的飲水衛生問題,廣州也因此成為全國最早有『自來水』的城市。」

這個描述大體上是真實的。因為宋代時,廣州政府確實根據蘇軾的規劃,建設了一個供全城百姓飲用的自來水系統。時為北宋紹聖年間,蘇軾被貶到惠州。他聽說鄰近的廣州,一城百姓飲用水是大問題,因為從井裡汲上來的水都是又咸又苦。因此,蘇軾向廣州太守提議:建一個引水管道網絡,將廣州城外20里處的蒲澗山泉水引入城中。具體方法:在蒲澗山挖一大石槽蓄水;再用巨竹接成五根大水管,將石槽中的水引入城中;城中也設一大石槽,以承山上引入的泉水;然後,又用五根竹管將水分流到城中諸多小石槽內,供居民汲取。

這跟近代的自來水系統已經相當接近了。現在廣州博物館還陳列有蘇軾設計的自來水裝置模型。

不過廣州還不算是「全國最早有『自來水』的城市」。因為早在唐代,白帝城已出現「自來水網絡」,有杜甫的《引水》詩為證:「月峽瞿塘雲作頂,亂石崢嶸俗無井。雲安酤水奴僕悲,魚復移居心力省。白帝城西萬竹蟠,接筒引水喉不干。人生留滯生理難,鬥水何直百憂寬。」原來白帝城外的瞿塘峽山石堅硬,無法打井,人們便以成千上萬的竹筒連接成一套引水網絡,將城西的長江水引入城內。

所以,千萬不要低估前人的智慧。

南宋長沙的給水系統

10年前,長沙的坡子街民俗商業街建築工地上,發現了一處南宋時期的地下大型木結構建築遺址,這個木結構建築類似於「屋脊」。建築考古專家楊鴻勛先生認為,這是南宋時長沙的大規模給水系統,盡頭應該是湘江,那裡可能還會發現複雜的提水設備,從湘江汲取上來的水通過「屋脊」,輸送到城內,供居民飲用。

當時,整個「屋脊」(其實就是木質水槽)是埋在地下的,木槽下面還鋪有一層木板,使得整個「屋脊」密封嚴實,內部清潔。考古學者認為,當年木槽里流動的應該是乾淨的水,可以飲用。木槽裡面還有多道閘門,可以隨意控制水的流量。

溫州發現的古代淨水系統

我們可以確鑿無誤地指出宋代城市已經出現了集中供水系統。那麼古人會不會想到給供水系統中的飲用水進行淨化與消毒呢?我覺得,只要有必要,古人一定會這麼做。從技術上來說,這並不存在不可克服的困難,比如修建一個過濾池,池底鋪上沙石與木炭,便可實現簡易的淨化。

考古的發現證實了我的想法其實已被古人實踐過。溫州永嘉縣溪口鄉曾發掘、發現了一套保留完好的古代淨水系統,由五個大小不一的水池組成。第一個池子鋪有沙石、瓦礫,從山上流下的水通過瓦制管道,流入這個池子,經初步過濾和沉澱之後,流到第二個池子。第二個池子用磚頭砌成,鋪滿了木炭,池底又有設水管,水經木炭淨化之後,再流進第三個池子。第三個池子是最大的一個水池,應該就是飲用水池。這個池的水溢出後,再流入第四個池子,然後又流到最後一個池子,這最後一個池子裝的就是生活用水了。

不過,溫州發現的淨水系統並不是宋代的,而是明代的文物。也不是建在城市,而是修建在山腳邊的鄉村。但是,這個考古發現卻可以證明,淨化飲用水的技術,古人是掌握的。

釣魚城發現的宋代排水設施

重慶合川釣魚城有一處范家堰宋代遺址,經考古發掘,這裡發現了兩座宋代大型高台建築基址。根據基址以及兩側城牆的建築風格判斷,很有可能是宋時合川署衙遺蹟。學者推測,范家堰應該就是宋代合川州治所在地,是合川的政治和經濟中心。

在范家堰遺址,一處經發掘發現的排水設施也引起了關注。這處排水設施有一個四方形的石質水缸,考古學者說,「這是一個沉砂池。」沉砂池好比現代城市下水道的留泥井。原來,范家堰遺址背靠薄刀嶺,雨季時,從山上流下的水流帶有大量泥土,沖入暗溝後,容易形成沉積堵塞管道。所以,宋人在暗溝中設置了一沉沙池,專門用來沉積從山上衝擊下來的泥土,以保障暗溝的暢通。沉沙池滿後還會有專人負責疏通,其職能類似於現代的市政管道清掏工。

贛州的宋代排水系統今日還在使用

說起宋代的城市排水系統,今人最熟悉的大概便是贛州的「福壽溝」。這一地下暗渠為宋神宗熙寧年間知贛州的劉彝所主持建造,由於整個溝渠網絡形似篆體的「福」、「壽」二字,故名「福壽溝」。

贛州近江,每逢雨季,江水上漲,如果超過出排水溝出水口,就會出現江水倒灌入城。為應對這一自然災害,劉彝在福壽溝的各個出水口處「造水窗十二,視水消長而後閉之,水患頓息」。原理說來也簡單,當江水水位低於水窗時,福壽溝內的水力會將水窗沖開排水。反之,當江水水位高於水窗時,則借江水力將水窗自外緊閉,以防倒灌。

宋人建成福壽溝之後,歷代對此渠均有維修,至今仍在使用。前些年,許多城市因為暴雨發生內澇,而同遭暴雨襲擊的贛州,卻「沒有一輛汽車泡水」,這其中就有福壽溝發揮了排洪的作用。贛州本是澇災頻發的地方,但自從修建了福壽溝,這座城市就再也沒有被淹過。

宋代市政建設的水平之高,也許超乎我們的想像。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0203/1241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