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文集 > 正文

何清漣:一帶一路的「債務陷阱」:追隨大國的索價

各國也明白,美國早就對中國的「一帶一路」計劃表示不滿。美國戰略界人士普遍認為,中共持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影響不容輕視,它不僅具有改變歐亞大陸地緣經濟和地緣政治平衡的潛力,也會在技術標準、軍事安全、國際發展等多領域對美國構成現實挑戰,甚至破壞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建立的全球霸權的基礎。因此,美國絕對不會容忍中國在這方面的強力挑戰。美國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爭霸,必然給世界許多國家帶來出售追隨權的機會。

2017年「一帶一路」首屆峰會之後,一度棄中國而去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又紛紛投懷送抱,重歸北京旗下,共同贊襄「一帶一路」第二屆峰會盛舉,其中包括新加盟的瑞士、曾向美國與IMF哭訴中國投資讓他們陷入「債務陷阱」的馬來西亞與緬甸

來歸者眾,中共的吸引力何在?

與2017年5月間的第一屆峰會相比,第二屆峰會有幾個吸眼球的關鍵點:

首先,各國調整了對中共的期望值,雖然普遍對中共資金數量抱有希望,但遠比2017年的目標要現實。2017年的第一次峰會召開之時,正逢中國外匯存底急劇減少,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5月4日通過中國金融雜誌刊登了一篇署名文章,要點是:一帶一路投融資合作不是單向的資金支持,需要各方共商共建,構建共同付出、共擔風險、共享收益的利益共同體,同時還必須以市場化融資為主,積極發揮人民幣的本幣作用。以撬動更多的當地儲蓄和國際資本——說白了,中國的意思是今後投資以人民幣為主,共同出資,這令那些奔美元援助而來的各國非常失望,衍生出2017年一宗國際事件:一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叫停中國項目,並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哭訴中國令其債台高築,要求IMF給予援助,最後讓美國拿一帶一路為沿線國家製造「債務陷阱」做了篇沒寫結局的大文章。有了這經驗,第二屆峰會的與會國家抱的期望值沒首屆峰會那麼高,有棗沒棗先打三桿子,義大利的態度就是典型:只要中國有錢就行。

其次,第二屆峰會多了一些重要的新成員,義大利與瑞士這兩個歐洲國家加入。義大利是G7成員國當中第一個參加「一帶一路」計劃的國家,其象徵意義不言而喻。瑞士的加盟更重要,BBC日前刊發的文章對此有清醒認識:首先,瑞士有國際間最富聲譽的金融服務業;其次,瑞士是國際組織總部的聚集地。對中國來說,瑞士獨特的政治「中立國」地位,對「一帶一路」倡議有極為重要的價值。德國對此很不滿,但與義大利的分歧不在是否加入,而在於德國堅持「整體加入」,以繼續維持歐洲領袖掌控集體談判權的領導地位。

第三,中國政府非常技巧地將重點放在經濟合作之上,並承諾將與國際規則接軌,這些表態給了與會國非常好的贊襄理由。

中國在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根據路孚特數據,該倡議中的項目總價值為3.67萬億美元,橫跨位於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的幾十個國家。一帶一路首屆峰會時,中國當時有膨脹感,宣傳上強調推廣中國模式、成為全球化新領軍的說法,導致一些國家的疑慮。美國在貿易戰期間提出種種質疑中國紅色滲透的批評,也曾讓一些國家動搖。因此,第二次峰會中,北京的宣傳降調,重點放在化解各國疑慮,比如這次提出將與世界銀行共同研究「一帶一路」的環境和社會標準。「建立債務可持續性分析框架,防範化解債務風險」,針對外界關於「一帶一路」的透明度和輸出威權意識形態的質疑也做了相應解釋;公報草案還寫明,出席4月25-27日峰會的37位全球領導人將就項目融資問題達成一致,遵守全球債務目標,並促進綠色發展。

A cameraman films near a screen live broadcasting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opening the Second Belt and Road Forum.

2018年10月以來,馬來西亞等幾個國家稱中國令它們陷入「債務陷阱」,美國對此高調指責,2018年10月3日,美國會參議院以93票贊成、6票反對批准了"善用投資促進發展法案"(BUILD)。按照該法案,原先的海外私人投資公司(OPIC)以及其他政府名下的發展援助機構將會被整合,成立一個全新的美國國際發展金融公司(U.S.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Finance Corp.)。新機構將會獲得600億美元的資金,負責向開發中國家的能源、港口、供水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提供援助貸款。

但是,在這種動用國家資源的事情上,民主國家受限較多,遠不如中國這種專制國家有效率(這效率當然源於罔顧本國民生)。因此,美國投資還只停留在計劃中,中國卻拿出了真金白銀。世界各國現在面臨一個共同的問題,國內失業嚴重,比如義大利現在失業率下降為7年以來最低,2018年末的青年失業率也高達30.8%。2019年1月希臘的青年失業率也保持在39.7%。對各國人民(領袖們眼中的選票)來說,重要的任務不是幫助世界上其他國家人民擺脫專制,而是本國人民的就業問題。在歐盟大國的反對聲中,義大利選擇與中國單邊合作,態度就是出於現實考慮:「在自家窗前,這(中國在瓦多港口修建工程)當然不是什麼美景,但是能帶來就業崗位,所以這是件好事。"義大利小城瓦多(Vado Ligure)共有8000人口,中國投資帶來400個就業崗位,這令當地政府與居民十分高興:」瓦多市長對德國之聲表示,一個強有力的投資夥伴能夠帶來新的機遇和新的資金,同時,在一系列條約、合同、法規的規制下,也完全無需擔心中國資本會造成債務問題或者勞工權益被侵犯"。"中國人不是問題。他們帶著錢來,我們非常歡迎!"克羅埃西亞、奈及利亞等國無不如此,「錢」就是中國維持與一帶一路國家關係的最重要紐帶。

兩年前,斯里蘭卡因無力償還中國援建漢班托塔港的貸款,而將整個港口租借給中方,租期為99年。這一事件曾被批評者作為「一帶一路」債務風險乃至債務陷阱的典型案例。看起來,各國似乎都忘記欠債還錢這條市場鐵則,深究起來,這種思維的產生有其原因。

China's showcase of its new Silk Road showcase may have hit a snag over North Korea's inclusion.

西方媒體偏左,歷來強調價值觀優先,對經濟的重要性尤其是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作用總是有點輕看。但自從美國民主黨2018年中期選舉獲勝之後,社會主義政策成了民主黨在競選中的偏好,離美國選民主體關心的話題越來越遠,西方媒體著急之下,不自覺地經常引用1992年柯林頓競選美國總統時打敗老布希的一句名言:「笨蛋,根本問題是經濟!」希望藉此提醒全球左派政客,應該認識到只有「拼經濟」,才能贏得選民。事實上,這條真理不僅適用於全球各國政治,也可以用來解釋這次各國爭著跳進中國「一帶一路」的「債務陷阱」,因為只有拿到中國的錢,他們才有資本在本國拼經濟,保住選民。

本來,發展經濟是各國自身的事情,但二戰之後,美蘇抗衡的冷戰模式讓世界習慣了一種追隨方式:除了意識形態原因之外,各國(尤其是意識形態色彩不那麼強的國家)選邊站隊可以獲得兩個大國的經濟援助。許多中小國家發展經濟無方,但利用美蘇爭霸的時機玩政治「蹺蹺板」,誰給的好處多,就站在誰那邊。美國從二戰之後,承擔了維持國際秩序這一公共品的任務,認為這是自身「軟實力」的體現,各國也理所當然認為這是美國的責任,並不感謝。中國則很清楚金錢的力量,在聯合國內縱橫捭闔,在人權事務上充分展示了金錢對開發中國家的重要影響力(參見《在人權進步之路上的艱難跋涉―介紹兩位國際人權活動家的親歷自述》一文)。

冷戰模式的餘緒:中國目標必遭美國掣肘

中共官方統計,截至2019年3月底,中國已與125個國家簽署不同的合作協議,這些國家的GDP占全球的36%,是世界總人口的六成。如此費盡心機,真的只為了贏得商機麼?當然不是。

本次峰會期間,中國為消除外界疑慮做了不少解釋工作,各國也接受了中國的解釋,認為中國通過綜合運輸和基礎設施紐帶來拉近歐亞大陸的距離,對加深貿易與人類聯繫及沿線國家人民都有利。但這並非這些國家真的不明白「一帶一路」的地緣戰略意義:「一帶一路」的目的就是為了建立一套以中國為核心的制度,讓各國在與中國合作的過程中產生對北京的高度依賴,通過「一帶一路」計劃的實施,中國獲得規則制定權,重塑世界格局。

各國也明白,美國早就對中國的「一帶一路」計劃表示不滿。美國戰略界人士普遍認為,中共持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影響不容輕視,它不僅具有改變歐亞大陸地緣經濟和地緣政治平衡的潛力,也會在技術標準、軍事安全、國際發展等多領域對美國構成現實挑戰,甚至破壞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建立的全球霸權的基礎。因此,美國絕對不會容忍中國在這方面的強力挑戰。美國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爭霸,必然給世界許多國家帶來出售追隨權的機會。

至於這些爭跳中國「債務陷阱」的國家,只不過是將亞洲國家在冷戰後就形成的新思維「經濟利益靠中國,政治安全靠美國」略加改變,重回冷戰時期的「蹺蹺板」模式。2018年10月間的舊事,例如馬來西亞等國向IMF與美國哭訴,抱怨自身受到中國債務陷阱傷害這類事情必會重演,因為哭訴也是一種出售追隨權的索價方式。

作者:何清漣中國經濟學者,現居美國。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SBS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0429/1282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