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一生都可能遭遇各種挫折,但只要你的信念足夠堅定,就沒有不可抵禦的絕望。就像馬丁·皮斯拖,12歲時身體死亡,做了13年幽靈,卻起死回生,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人生。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透進來的地方。命運亦是如此。
01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透進來的地方,命運亦是如此。
1988年的一個下午,12歲的馬丁·皮斯托留斯,突然感覺喉嚨一陣刺痛。
他向老師請假去做檢查,以飛一樣的速度回到家中,從此就再也沒有回過學校。
很快,馬丁的身體發生了一系列奇怪的變化。
他變得越來越衰弱,甚至連走路的力氣也沒有。他沒辦法自己進食,最終失去了語言能力。
醫生起初以為是心理作用,後來將其判定為神經性病變,但根本病因至今都沒有定論。
最後,醫生告訴馬丁父母:"現在馬丁的智力,只相當於三個月大的嬰兒。對此我們也無能為力,你們可以接他回家,他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等死。"
在此之前,馬丁問過父母一個問題,那是他說出的最後一句話:"我什麼時候能回家?"
生病前的全家福
02
接兒子回家後,父母本以為馬丁命不久矣。但是在細心照顧下,馬丁竟然在家裡和日托中心繼續"活了下來"。
在這段時間中,所有人都以為,他對周圍的世界毫無知覺,已經是一具"行屍走肉"。
但是誰也想不到,就在患病後的第4年,馬丁的靈魂突然甦醒了,只是他的肉體依舊沉睡。
病中的馬丁
這意味著什麼?
他和正常人一樣,可以清楚看見眼前的一切,可以聽明白周圍人所說的話,也可以將這些信息納入大腦,用自己的智慧思考、消化,
只是這一切都封閉在個人世界裡,無法向外界傳達和溝通。他就這樣被自己的身體囚禁了!
那些年裡,他記得黛安娜王妃的死,也記得南非總統曼德拉的就職,連911恐怖襲擊都一清二楚。
他知道所有事,但親人們卻對此毫不知情。在他們的眼裡,馬丁只是"活著的軀體"。
一種巨大的痛苦隨之而至。用馬丁自己的話說:"就像行走在深海之中,又冷又暗,周身被黑暗環繞著。"
他和深愛的父母近在咫尺,卻無法和他們交流。
03
有一次,馬丁試圖扭動胳膊,想引來幫自己穿衣服的父親的注意,可是父親根本沒有察覺。只是笑呵呵地將他抬上床:"好啦,小傢伙,該休息了。"
他做了多次努力,然而收效甚微。與此同時,突然的覺醒,也讓他看到了家人的痛苦。
馬丁的父親是一位機械工程師,兒子患病後,他無微不至地照顧他。
為了兒子,這個強壯的男人放棄了抱負,將自己的理想掩埋在心中,本可以升職,卻丟掉了機會,但從不為此多加抱怨。
自始至終,父親都充滿信念,覺得任何奇蹟都有可能發生。他每天幫兒子洗澡、餵飯,每天夜裡隔兩個小時起來幫他翻身。
一個虎背熊腰的男人,碰到兒子的身體時總是小心翼翼。而他根本不知道,這一切都被兒子看在眼裡。
馬丁和父親
相反,母親卻因為兒子的病,一次次陷入抑鬱和精神崩潰。母親的性情變得越來越急躁,面對兒子總是感覺無能為力,無處發泄,只好和丈夫發生爭吵。
一開始,馬丁以為母親恨自己,後來才發現,母親深處恐懼之中,她害怕馬丁的弟弟妹妹也遭此厄運,並因為無法治療馬丁產生了負罪感。
隨著親戚朋友的疏遠,母親變得越來越痛苦,就在和父親爆發了一次爭執後,母親來到兒子身邊,絕望地說:"我真希望你死掉。"
她從來沒想過,兒子已經聽見了這句話。更加不會知道,這句話傷透了兒子的心。
總之,13年當中,馬丁就這樣被困住了。而且在患病4年後,他只是看上去像個植物人,其實和正常人一樣可以感知一切。
04
在小說《挪威的森林》裡,女主角直子曾描述過一口枯井,說在草坪之中有這樣一口井,沒有人知道它的確切位置,而且從外面根本看不出來,但一不小心就會掉進去,一旦掉進去,無論怎麼呼救,也不會有人趕來相助。
只能一個人在井裡絕望地呼喊,被骷髏和冰冷的螢火蟲圍繞,一點一點死去。
想必那13年之中,馬丁懷揣的,就是這樣的心情。
中文版自傳
在多次嘗試,引起父母的注意失敗後,馬丁只好藉助想像力,幫助自己暫時逃離絕望。
他開始觀察時間的推移,觀察太陽光線的變化,看窗台上的植物如何發芽,屋子裡的昆蟲如何爬行,在腦海中構築自己的快樂。
他可以在腦海中想像各種事情,回憶過去,期盼未來。
但每當孤身一人時,巨大的恐怖還是會將其淹沒:"我會不會就這樣度過一生?就這樣被世界遺忘在某個角落?"
在養護中心,馬丁天天都對著電視看這個枯燥無味的動畫,都快看吐了。
直到2001年,轉折來了。一個叫維納的護士,在不經意間看到了馬丁的表情。
那一刻,維納從馬丁眼睛裡,看到了和正常人一樣的"火花"。正是那一瞬間的對視,讓維納意識到,馬丁也許和大家一樣,可以完整地感知這個世界。
隨後,馬丁父母不惜一切代價,要求使用最先進的儀器幫兒子恢復交流。
05
奇蹟就這樣發生了:經過醫療幫助,他的意識越來越強,慢慢可以做更多表情和動作,身體也變得越來越好。
在被自己的身體困了13年後,這個不會動彈的男孩,終於釋放了自己靈魂!
接受採訪
生活慢慢恢復正軌,馬丁可以憑藉自己的力量行動,通過一台語音轉換設備,用鍵盤敲擊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正因為在那13年的孤獨中,馬丁看到了父母的焦慮和付出,看到這個家庭為自己幾度崩潰,馬丁便發誓要好好度過接下來的人生。
不得不說,像他這樣的男孩,本身就有超越苦難的毅力和底蘊,在一個人孤獨封閉的日子裡,更是磨礪了他強大的內心。
他發誓要把自己丟失的一切補回來。他認真讀書、交際,考取了大學文憑,拿到了駕照,學習了所有錯過的知識。
儘管在做這些事情時,他常常收到歧視和類似嘲笑的目光,但他絲毫不以為意。
因為沒人知道,一個被上帝剝奪了13年人生的人,是多麼珍惜自己手中的光陰。
能夠從那個黑暗的世界裡走出來,餘生之中的每一分一秒,對他而言都彌足珍貴。
06
最令人欣喜的是,2008年,他與妹妹的朋友墜入了愛河。
第二年結婚後不久,他又成為了一名自由網頁設計師,有了自己的工作室。
現在的馬丁,生活非常幸福,雖然他損失了13年的人生,為此承受了世人不可想像的孤獨,但命運最後還是為他打開了一扇門。
他也因為親人的愛和幫助,牢牢抓住了這次重生的機會。
回過頭去,想想母親的那句"詛咒",長大成人的馬丁表示理解:"她是一個好母親,只是當時覺得自己太失敗,對一切都無能為力。我多麼期望自己那時可以幫助她,告訴她你已經做得很好了。"
現在,馬丁再也不用自己跟自己對話,再也不用面對家人的痛苦而無計可施。最終,他將自己的經歷,寫成了一本名為《幽靈男孩》的書。
在書里他想告訴人們:
第一:在這世上,一切奇蹟都有可能。
第二:不要忽視愛和信仰的力量
第三:不要放棄做夢
第四:請對他人保持善意和尊重,無論你是否能夠理解他們。
今天的故事,聽起來並不曲折。我講述它,只是想傳遞一個非常簡單的常識。
這個常識即是:沒有不可抵禦的絕望。
無論命運多麼崎嶇,生活多麼糟糕,人心多麼不可預測,請大家一定相信,即便是最逼仄的路途,也一定有一扇門,通往平坦的水源。
當然,將我們推向那處水源的,或許是愛、是幫助、是巧合,但無論這些外力多麼強大,它們都比不過那最關鍵的一點,那就是我們自身的信念。
無論如何,我們應該相信,命運再黑暗,也會留下一道縫隙,為的是讓光透進來。
正如萊昂納德·科恩那句著名歌詞唱的:"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透進來的地方。"
命運亦是如此
如果不懷揣著這樣的信念,外力就算是再強大,我們也去不到那片水源。
所以,無論遭遇何種苦痛,請時時刻刻保持信念,那是我們防止自己被摧毀的,唯一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