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舒:為了保護教學工具,大家「在地下挖一個洞,放一個50加侖的大汽油桶擺在裡頭,上面有個鐵蓋子,把試驗做完了,就把靈敏元件拆下來,還有一些比較貴重的東西,比如說標準電池什麼的,都放在一個鐵桶里,蓋上蓋子,這樣日本人飛機轟炸也不怕了,當時炸彈是小炸彈,就50磅一個,不像現在大炸彈,一炸什麼都完了。最多把房子炸塌了,它藏在裡面沒關係。」(1946年西南聯大圖書館結業典禮)
1935年,在南京童子軍活動中,一位女童子軍上台練習演說,一臉羞澀。國際童子軍活動進入中國後,受到政府的推廣,許多幼童參與童子軍的健身、露營、登山等活動,學習遵守團體生活紀律和發揮個人創造力。
@L046jqw:九十年前的小學課本論自由民國時期的教育目的是培養愛心、正義感、好奇心的自由人。有愛心就能同情弱者克己助人,有正義感就能遵法守法反抗邪惡。有好奇心,就能獨立思考。這些品質是自由人所必備的。現在的教育是為黨服務,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文明的,有教養,有愛心的人,而是培養效忠於黨的愚眾。
民國九歲女童寫的作文。
@石老師說歷史:1917年的北大,有一群教授。講印度哲學的梁漱溟,25歲。胡適27歲,劉半農27歲,劉文典27歲,林損27歲,周作人33歲,陳獨秀39歲,朱希祖39歲。校長是老頭蔡元培,50歲。最年輕的是畫法研究會導師徐悲鴻,23歲,這個年齡,擱現在許多人還是「吃奶一族」,而他們已經完成了全部的人生課題,登堂入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