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30元一杯的咖啡 5年我喝掉一套房」

作者:
你存的不是錢,是底氣。

前段時間我寫了篇文章,呼籲大家要量入為出、遠離網貸,有個同事看了我的文章就問我:

「我不買奢侈品,化妝品也很少買,按說收入也不低,但每個月都不剩什麼錢,錢都花到哪裡去了?」

我看到她辦公桌上的一杯咖啡,就問她:「你每天都喝一杯咖啡嗎?」

她點點頭:「每天都要喝,不然上班沒精神。」

我就開始給她算:「按照星巴克的價格,一杯咖啡30元,一天一杯,一個月就是900元,一年就是8100元。」

她皺了皺眉頭:「居然這麼多的嗎?」

我繼續給她算:「不僅是你,如果你男朋友也是這樣,兩個人一年就是2萬,5年就是10萬,這在我老家都夠一套房子的首付了。」

每個人每天都會有一些可有可無的習慣性支出,比如跨行取款的手續費、每天一杯奶茶或者咖啡、每天必吃的小零食…

這些支出,被稱為「拿鐵因子」,它看起來數額不大,花起來也難以令人注意,但積少成多,慢慢就積成一筆大錢。

就像有的人喜歡用拼多多,每筆支出10幾塊錢從來不過腦子,直到有一天算帳,發現一個月下來花了小一千。

商家利用的其實就是小額支出的陷阱。

這也就是為什麼,你薪水不少,可是卻總感覺缺錢的原因。

拿鐵因子,就像一個小偷,在不經意間,掏空你的錢袋子。

1

你不是收入太少,而是花錢太多。

「拿鐵因子」這個概念是由美國作家兼金融顧問大衛·巴赫首先提出的,之所以會這麼稱呼,是源於一個故事。

他通過觀察一對夫妻的日常生活,發現他們每天早上都會喝一杯拿鐵咖啡。

一杯咖啡,貌似是很小的花費,但累計30年,總花銷居然高達70萬元。

前幾天作家周魚就在微博上曬出了兩張截圖,他經常出差,到處跑都是用搭計程車軟體搭計程車,一年多兩個號搭計程車用了5萬多。

連他自己也非常驚訝:「搭計程車這麼費錢的嗎?」

或許對於周魚而言,打專車只是他的習慣,這也在他的承受範圍內。

可他的驚訝也說明了,那些看起來不起眼的小錢,日積月累,就會成為一筆連自己都意想不到的大錢。

記得我剛畢業的時候,第一次拿到薪水,心裡別提有多開心。

於是,我開始了隨心所欲的花錢日子:

路過報刊亭,看到一本喜歡的明星當封面的雜誌,想都不想就買了;

同事們每天都在星巴克買咖啡,我也有樣學樣,每天一杯咖啡;

為了看喜歡的NBA和英超,我充了好幾個體育網站的會員......

花這些「小錢」,每次幾十塊上百塊,對我來說毫無壓力,覺得都是小錢,也不認為自己有什麼要節省的,反正自己開心就好。

可是每個月我都要拆東牆補西牆,整個人一直處於焦躁不安的狀態。

我自己也很奇怪,我一個男生,不買奢侈品化妝品,平時也沒啥聚會應酬,錢都花到哪裡去了?

後來開始記帳才發現,那些平時我從來不留意的「拿鐵因子」,居然在不知不覺中耗掉了我的收入:

每天一杯咖啡,一個月600元;各種體育網站的會員,一個月200;各種雜誌、書籍,一個月200......

哪怕支出再小,積少成多,也會成為令人無法承受的龐大支出。

大衛·巴赫就一針見血地說出真相:

「錢的問題通常不在於收入太少,而在於開銷太多!」

2

量入為出,才能打理好人生。

其實,很多人不是沒有意識到拿鐵因子的存在,但他們找不到放棄的意義。

正如我有個朋友說的:

「我喝奶茶只是為了讓自己開心,要是我連這一點小錢都不能花,那麼人活著還有什麼意思?」

那麼,為什麼我們要正視「拿鐵因子」的危害?原因有二:

第一,積少成多,不是一筆小錢。

上面也說了,一天一杯咖啡,5年就能交一套房子的首付。

等你真正有需要的時候,你節省下來的這筆錢,沒準能在關鍵時刻拉你一把。

第二,積蓄,是改變人生的本錢。

很多人都說,想要像馬雲馬化騰這些富豪學習,努力奮鬥,改變自己的人生。

那你知道,向這些富豪們學習,第一步要做的是什麼嗎?不是辭職不是創業,而是——存錢。

所有富豪開始做生意,都有一筆啟動資金,哪怕有一部分是和親朋好友借的,但大部分還是自己苦苦存下來的錢。

馬雲第一次創業是開辦海博翻譯社,開辦翻譯社的錢就是自己幾年來當老師的積蓄;

曾經的首富施正榮,初次創業的啟動資金就是自己做科研存下來的40萬元,沒有這筆錢就沒有他後來的一切。

哪怕你不創業,想要投資理財,起碼也要有一筆資金吧?

想要改變自己的生活,咬牙存下一筆錢是基礎,這是1,沒有了它,後面的一大串0都失去了意義。

3

不被欲望牽著走,是人生的必備技能。

如果任由自己去滿足「拿鐵因子」,就會造成一個後果,我們的生活會被自己的欲望牽著走。

走在街上,這件衣服好好看,買了;那雙鞋好漂亮,我要試試…再加上人美嘴甜的導購姐姐的忽悠,不知不覺就買了一大堆東西回家。

這樣下去,自己就會完全失去控制力,就是把自己人生的主動權完全交給了自己的欲望和情緒。

真正成熟的人,都是戒掉了情緒的,讓自己的欲望牽著自己走,這樣的人不會有好後果。

有句話說得好,理財就是理人生,能把花錢和賺錢研究透了的人,能減少生活中80%的煩惱。

放棄拿鐵因子,其實只需簡單3步。

第一步,通過記帳,找出自己的「拿鐵因子」到底是什麼。

每個人的興趣和習慣不一樣,拿鐵因子也不盡相同,只有堅持記帳,才能讓自己從日常開支中總結出規律,發現自己真正花錢在什麼地方。

第二步,反思拿鐵因子背後真正的心理需求。

有個心理學家曾說過: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其出發點都是「滿足內心中的某種需求」。

拿鐵因子也不例外,要想真正戒掉它,就必須知道它到底滿足了我們什麼需求。

比如,很多人喝咖啡,並不是真的喜歡,而是通過這種方式,擺脫工作的乏味感。

第三步,問問自己有沒有更健康也更實惠的方法代替?

要知道,花錢不是我們的目的,緩解壓力才是,如果有辦法能夠不花錢地緩解壓力,實在沒必要隨隨便便就把錢花出去。

4

你存的不是錢,是底氣。

俗話說「好鋼用在刀刃上」,減少生活中的拿鐵因子,並不是讓你不消費,而是要你去審視每一筆支出的必要性、合理性與可替代性。

畢竟,我們還沒到馬雲、馬化騰的階段,不是想買什麼就買什麼,與其把錢花在可要可不要的東西上,還不如盡力減少不必要的支出,讓我們的錢都用在該用的地方。

錢不是萬能,但沒錢真的萬萬不能。

正如一篇洗版爆文說的那樣:

社會不會因為你一句「我沒錢」就對你網開一面,命運也不會因為你一句「我很窮」就給你格外開恩。

沒事的時候,請控制住自己花錢的雙手,因為錢並不只是一串數字,更代表一種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力。

你存的不是錢,更是你的底氣。

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攢下錢,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富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1010/1353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