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史記:蘇聯本紀(附:前蘇聯政治笑話)

作者:
一波蘭老太問路人:「牆上畫的是誰啊?」。路人回答:他是史達林,是個偉人,他趕走了德國人。老太嘟囔道:「他既然那麼偉大,能不能把俄國人也趕走啊!」——蘇聯政治笑話。

不請自來。蘇聯作惡之多,可以說是罄竹難書啊,你看當年跟著蘇聯老大哥混的那些小弟——波蘭、捷克、匈牙利在蘇聯解體後一個一個都迫不及待的入北約、進歐盟,抱美國大腿,就連當年的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波羅的海三國,烏克蘭喬治亞如今都不願意和俄國繼續廝混,或快或慢的開始脫俄入歐,可見蘇聯多不得人心。

蘇聯所做之惡,從餘糧徵集制到秘密警察制度,從卡廷森林事件到布拉格之春,很難用一片文章寫完。但究其根源,一言以蔽之,這個國家是以犧牲基本人權為代價,去嘗試建立一個「完美」的社會制度,還試圖將這種制度強加到每個人身上。在一些人的想像中,這種制度將代替資本主義,建立物質富足、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社會,於是他們用暴力強迫人民去推行他,卻不想在與資本主義的競爭中,這種制度被越甩越遠,於是暴力和恐懼成為維繫這種制度的唯一基石,當國力難以為繼之後,統治者試著去調整——於是,基石崩潰,刺刀上的帝國轟然倒塌。

我不是歷史專業學生,只是偶爾看過幾本書,幾篇文章,容我當一回搬運工,回顧這個政權是怎樣建立,怎樣壯大,怎樣瘋狂的。

一、堅持、不要臉,堅持不要臉——布爾什維克的成功

(主要參考資料:金雁:《俄國有過「十月革命」嗎?》)

社會主義是科學還是藝術?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肯定不是科學。為什麼?如果是科學,他們應該先拿狗做試驗。——蘇聯政治笑話

提到蘇俄的建立,大家都知道十月革命,但這次革命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壯烈。

起義「未流一滴血就取得了勝利。」而軍事革命委員會任命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政委別雷舍夫(А.В.Бельщев)事後報告說:軍艦「在彼得保羅要塞打出信號彈之後發射了幾發空彈,準備視情況決定是否需要打實彈。結果無需如此,因為冬宮很快就投降了。」

為什麼這麼順利?我們不妨看看在發動起義之後布爾什維克黨的口號吧。

當時蘇維埃代表大會通過的決議明確宣布:「工人和農民的臨時政府在立憲會議召開之前掌握國家政權」。他們繼續指責臨時政府終於宣布的立憲會議選舉日期是靠不住的,宣稱只有蘇維埃才能保證立憲會議選舉如期舉行。

打下冬宮、奪取政權後的次日召開的第二次全俄工兵代表蘇維埃大會上,列寧不僅重申,臨時政府不願召開立憲會議是它被推翻的理由之一,而且強調即將召開的立憲會議才是唯一有權決定國際問題的機關。他並且信誓旦旦地保證,即使布爾什維克在選舉中失敗,他們也將服從「人民群眾」的選擇。

當時的俄國,正處在沙皇倒台後的混亂狀態,政權變更頻繁,從「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之間這段時間,換了5屆政府,從左翼自由派到右派自由派都上台過。但由於立憲會議遲遲未開,統一的中央政府無法產生,關係國家命運的問題諸如:是否退出一戰,如何解決土地問題就無法推進解決。以此為背景,布爾什維克喊出了「儘快召開立憲會議,尊重人民的選擇」的口號——似乎沒有比這更「民主」的政黨了,於是人民接受了十月革命的結果,等待立憲會議的召開。而感到自己即將在立憲會議中勝利的列寧,希望通過立憲會議,奠定合法執政基礎。然而,當立憲會議召開後,意外發生了,因為掌權的布爾什維克輸了……

就在布爾什維克掌權的條件下,選舉按期於11月12至15日進行,25日大致的得票結果是:布爾什維克獲得23.9%的選票,在703個席位中,只獲得163席,遠遠低於社會革命黨所獲40%的選票。到了1918年年初立憲會議召開前,最終結果揭曉:在總共707個席位中,布爾什維克得到175席,占24.7%,只略高於最初結果;即使加上與布爾什維克結盟的左派社會革命黨,列寧方面也只占有30%的議席,而主要的民粹派政黨社會革命黨,即使不算它的左派,僅其主流派就占有370席,已經明顯過半。

面對慘澹的選舉結果,列寧的布爾什維克立馬擺出了一幅拔屌無情的樣子,開始手握刺刀耍流氓。

於是列寧的人民委員會政府又在立憲會議預定開會日(11月28日)前,以到達的代表太少為由宣布推遲會期。當天一些立憲民主黨人舉行示威抗議這個決定,要求「一切權力歸立憲會議」,結果遭到嚴厲鎮壓。立憲民主黨事實上被取締,其當選代表或被殺被捕,或逃亡。

直到一個多月後,立憲會議才在排除了立憲民主黨人的情況下於1918年1月5日召開。會前列寧政府便宣布在彼得格勒實施戒嚴,並調集忠於布爾什維克的軍隊進入首都。開會當天,布爾什維克代表建議立憲會議按人民委員會的要求,把權力交給蘇維埃並自行宣布解散,多數立憲會議代表拒絕了這個蠻橫無理的要求。布爾什維克與左派社會革命黨代表遂先後退出會議。其餘多數代表在暴力的威脅下一直堅持到次日凌晨4時,終被布爾什維克調來的軍隊驅散。當天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即宣布解散立憲會議。

就這樣,立憲會議被武力解散,在刺刀之上,蘇維埃政權建立了起來。

二、蘇維埃建立工農兵遭殃

(主要參考資料:金雁:《俄國有過「十月革命」嗎?》;徐元宮:《蘇聯三次大饑荒真相》,鳳凰周刊2009年第14期;金雁:《革命與變形》之四——《利用與鎮壓》)

集體農莊莊員伊萬在河裡捉到一條大魚,高興的回到家裡和老婆說:「看,我們有炸魚吃了!」「沒有油啊。」「那就煮!」「沒鍋。」「烤魚!」「沒柴。」伊萬氣死了,走到河邊把魚扔了回去。那魚在水裡劃了一個半圓,上身出水,舉起右鰭激動地高呼:「史達林萬歲!」——蘇聯政治笑話

理想的共產主義國家,是通過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實行專政,消除剝削,以實現共同富裕。然而,專政的機器一旦開動,暴政就會無差別的降臨到每個階級身上——可能唯一的區別是資產階級和舊貴族還有逃走的能力,而無產階級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暴政降臨。隨著立憲會議被解散,工人,最先站起來反抗,第一個在暴力機器前流血的階層。

兩個首都發生抗議解散立憲會議的工人遊行示威,參加者可能多達數萬人。布爾什維克軍人向和平的遊行隊伍開槍射擊,「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的街道上灑滿了工人的鮮血」。在彼得格勒,示威工人是「舉著俄國社會民主黨的紅旗走向塔夫利達宮(按:立憲會議所在地)」的,而殺手們不僅未經警告就從埋伏的暗處開槍,而且還「從工人們手中奪過革命的紅旗,用腳踐踏它們,把它們投入篝火中」。俄國最大的行業工會「全俄鐵總」宣布政治罷工,以抗議立憲會議被驅散,許多工會紛紛支持。罷工被鎮壓後,全俄鐵總和其他非布爾什維克控制的工會被取締,從此俄國工會逐漸「官方化」。

工人之後,倒霉的就是農民了。隨著立憲議會解散,通過和平協商方式建立中央政府的嘗試宣告失敗,接下去就只能比誰拳頭大了。於是各派各自拉起隊伍,占地為王,聯絡外國勢力,內戰爆發。蘇維埃政權短暫的失去了對地方的控制,糧食危機隨之而來。為了保證糧食供應,於是餘糧征(搶)集(劫)制度營運而生。蘇維埃政權派出武裝征糧隊到處征(搜)收(刮),力度之大,就連農民的口糧和播種的種子都被收走了。當然,這是戰爭期間,為了打贏戰爭採取非常手段,大家忍忍就過去了,但後來戰爭結束了,蘇俄竟然想把餘糧徵集持續下去!尼瑪這是不想讓人活下去了是吧。於是忍無可忍的農民開始暴動了。

1920年底至1921年春,烏克蘭、俄羅斯東南部、中部、西伯利亞、伏爾加河沿岸先後都爆發了農民暴動,高潮在1921年2、3月,西伯利亞伊施姆一縣參加暴動的農民就達6萬多人,參加坦波夫省農民暴動的有5萬多人。隨著農民暴動卻愈演愈烈,至1920年已席捲坦波夫全省。當年夏天,若干支零散的農民游擊隊逐漸組建成三個統一指揮的游擊集團軍,宣告成立坦波夫游擊區民主共和國,仿效蘇聯組建了內衛部隊、警察局、檢察院等機構。

這次暴動最終在蘇聯紅軍的鎮壓下失敗,為了鎮壓這次暴動,紅軍甚至使用了毒氣彈。但經過持續的餘糧徵集運動和農民暴動,對蘇聯農業的傷害是巨大的。事實上,直到赫魯雪夫時期,蘇聯的糧食產量都沒恢復到沙俄斯托雷平改革時期的產量。

坦波夫省有世界上最肥沃的黑土,糧食一度銷售到全俄與歐洲,十月革命前是俄國最富饒的省份之一。1917年蘇維埃政權建立之後,該地一直對餘糧徵集制消極抵制,並演變為公開的農民武裝暴動。而隨著蘇俄政府對坦波夫省暴動農民的鎮壓,該省的經濟也滑落到整個國家的倒數第二位,失去了三分之二的居民,淪落到養不活自己的境地。

最終,持續的內戰和糟糕的政治經濟政策,引發了士兵的不滿

1921年2月底,曾經是十月革命中布爾什維克黨主要支柱的波羅的海水兵發出倡議說,十月革命是在權利和自由的口號下取得的,而現在布爾什維克一黨獨攬大權,把專政的機器凌駕在其他社會主義政黨頭上、凌駕到工農兵頭上。因此建議立即通過自由和秘密投票選舉新的蘇維埃。他們還提出了和諧用語、和諧用語、和諧用語等口號。結果喀琅施塔得軍港則被宣布為敵占區,遭到重兵包圍,殘酷鎮壓。這就是著名的喀琅施塔得事件。

該事件影響極大,原因在於在這以前波羅的海水兵一直被認為是布爾什維克的中堅力量。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的那一炮,就是阿芙樂爾巡洋艦上的水兵打出的。

由於波羅的海水兵幾乎全部參加(十月)革命,在臨時政府時期,波羅的海艦隊的主要基地——彼得格勒以西芬蘭灣中的島嶼要塞喀琅施塔得軍港就已經被布爾什維克控制,以至於當時盛稱喀琅施塔得全島成了一個「不向統治當局屈服的紅色共和國」。後來喀琅施塔得又有了「十月革命的最堅定的堡壘」、「革命的先鋒」、「俄國革命的莫大驕傲」等聲譽。

該事件也是一個轉折點,在此事件之後,列寧暫停了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放寬對糧食自由貿易限制,引進外國資本,實施新經濟政策。但促成這一轉變的水兵結局是很慘的

起義被鎮壓後,這些水兵被判處極刑的有2103人之多,各種有期徒刑的有6459人,有1464人被內部掌控。當然,起義中還有8000多人成功突圍,從冰面上逃到了對岸的芬蘭。直到24年之後,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占領芬蘭,仍然不忘算當年的老帳,蘇聯內務部窮搜徹查,找出這些曾經的喀琅塔得水兵並予以逮捕,從芬蘭帶回,關進了蘇聯國內的集中營,他們絕大多數沒能活著出來。

三、擴張的帝國蠻橫的大哥(上)

(主要參考資料:金雁:《從東歐到新歐洲》)

一波蘭老太問路人:「牆上畫的是誰啊?」。路人回答:他是史達林,是個偉人,他趕走了德國人。

老太嘟囔道:「他既然那麼偉大,能不能把俄國人也趕走啊!」——蘇聯政治笑話。

理想中的共產主義,是一種註定要將腐朽、落後的資本主義掃進歷史垃圾桶的社會制度,當信仰共產主義的蘇聯建立之後,這種思想與東正教的救世情結相結合,產生巨大的向外擴張的衝動。而自二戰結束鐵幕落下,兩種意識的對抗達到了高峰,蘇聯不再認可與資本主義和平相處的可能性。他們之間可以停戰,緩和,但絕不可能有和平,蘇聯也絕不放棄向外輸出革命。於是,他不斷通過挖資本主義國家的牆角以實現共產主義國家的擴張,而伴隨著擴張,暴力和鎮壓就不可避免的發生了。

擴張,其實從二戰前就已經開始,最先從二月革命之後短暫脫離沙俄的烏克蘭開始。1917年3月,烏克蘭從沙俄獨立,在基輔成立中央議會「拉達」,在當時,本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態度,對烏克蘭獨立表示了支持。

列寧在1917年的《真理報》上說:「我們認為波蘭、芬蘭、烏克蘭極其他非大俄羅斯的土地都是俄國沙皇和資本家侵占的土地。」他還在一些場合主張「無條件的、完全承認烏克蘭的權益,包括自由分離的權利」

後來,德軍進入烏克蘭,在烏克蘭建立斯克羅帕茨基蓋特曼政府,但10個月後,該政府被烏克蘭人民起義推翻,1918年12月,參加二月革命計程車兵彼得留拉成立執政府。但這個時候,蘇俄對烏克蘭的政策變了,蘇俄政府大舉入侵烏克蘭,而當時烏克蘭內部四分五裂,彼得留拉雖然聯合波蘭試圖抵抗,但由於力量懸殊,與1920年11月率部退入波蘭,後被解除武裝後扣留。

說句題外話,我們所熟知的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描述的就是那段歷史。在書中看來,保爾是紅軍抗擊白軍的英雄,但從烏克蘭民族的角度看,保爾就是裡通外國,鎮壓本國人民的「烏奸」。而書中的「白匪首領」彼得留拉,在今天的烏克蘭被視為保衛民族獨立的英雄(當然在猶太人眼裡他是屠殺猶太人的惡魔)。

被吞併後的烏克蘭,成為了史達林集體化運動的重災區,史達林為發展重工業,對農業徵收重稅以支持重工業發展,而歷來是重要糧食產區的烏克蘭成為了主要受害者,短短几年集體化,富饒的烏克蘭黑土平原上餓死了800萬人,烏克蘭平原人口減少十分之一(答主補充一下,關於死亡人口,學界的說法並不統一,有些俄羅斯歷史學家認為只有150萬,有些烏克蘭研究者認為有700萬-1000萬,比較中立的說法有300萬-400萬,如果按照300萬計算,人口減少十分之一是沒有爭議的)。史達林的政策是如此的不得人心,以至於在納粹德國入侵烏克蘭之後一度出現了烏克蘭農民「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諷刺場景,直到希特勒把烏克蘭人作為劣等民族進行更殘暴的統治,烏克蘭人才積極地參與到蘇聯衛國戰爭中。

烏克蘭之後,倒霉的就是歷來悲慘的波蘭。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閃擊波蘭,9月17日,蘇聯背後捅刀子,不宣而戰,占領波蘭大半土地,20萬波蘭軍隊向蘇聯投降。蘇聯將其中的1.47萬波蘭軍官,1.1萬普通民眾運回蘇聯,在卡廷森林秘密槍決,這就是著名的卡廷慘案。由於波蘭一向有精英從軍的傳統,這一次屠殺的基本上是波蘭最頂尖的人才。這件事做的是如此的下作,以至於蘇聯都不承認,轉而把屎盆子扣在納粹德國頭上。直到1990年,蘇聯才正式承認卡廷慘案是史達林親手下令實施的。

不但在二戰前期,到了二戰後期蘇聯又捅了波蘭一刀。

1944年6月,蘇聯紅軍發動夏季攻勢,7月30日,攻打到華沙城下。蘇聯接觸波蘭地下抵抗組織「國家軍」,號召他們發動起義,配合蘇聯行動。可當波蘭國家軍發動起義後,蘇聯人卻採取了隔岸觀火的戰略,拒絕對起義軍進行支援。結果,只有2.5萬人,2000多條槍的國家軍遭到德軍5個師精銳部隊的圍攻,起義堅持了63天後被鎮壓,國家軍1.8萬人戰死,華沙城20萬人死亡。全過程中,蘇軍中只有一支由波蘭人組成的小部隊違抗軍令,支援同胞,最後全部戰死。

蘇軍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其實這是蘇聯擴展戰略的一部分,蘇聯想通過親蘇勢力控制戰後的東歐各國,而東歐各國中原來的本土精英階層就是蘇聯控制東歐的障礙,所以蘇聯在波蘭來這麼一出「借刀殺人」,接納粹德國之手,剿滅抵抗力量,為親蘇力量執政鋪平道路。當然,這一行動也摧毀了波蘭人對蘇聯的所有幻想。波蘭成為東歐各國中最早出現有組織反對黨的國家,在團結工會和天主教會(是的,即使在社會主義政黨統治下,波蘭也是有合法宗教的)的努力下,成為最早脫離蘇東體系的國家,當然,這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四、擴張的帝國蠻橫的大哥(下)

(主要參考資料:金雁:《從東歐到新歐洲》;祖博克《失敗的帝國》)

民主德國的某女演員要入黨,黨派人來考察她,問道:「你知道共產主義實現之後是怎樣的嗎?」女演員回答:「當然是各種商品應有盡有,人民從出生到死亡都由國家保障,就像現在活在西柏林的人們一樣。」

其實,發生在波蘭的事情只是一個序曲,借著蘇軍在東歐勢如破竹的東風,一個個共產黨政權在東歐建立了起來。蘇聯建立社會主義國家的步驟一般是這樣的:首先,建立一個社會主義政黨主導的聯合政府,然後打壓其他政黨,建立一黨執政的國家。再然後,如果有必要,將社會主義政黨的黨首從本土派換成莫斯科派,以保證蘇聯對這些國家的絕對控制;最後,強制各國必須走蘇聯道路,禁止他們發展有本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至此,東歐各國的獨立地位名存實亡,淪為蘇聯的附庸。

一開始,由於西方各國在對日作戰方面有有賴於蘇聯,對其作為睜隻眼,閉隻眼。因此蘇聯屢屢得手。

從莫斯科返回布加勒斯特的羅馬尼亞共產黨成立了民族民主陣線。他們在蘇聯的暗中支持下,發動了推翻總理萊德斯庫的政變,並在1945年2月底把國家帶到了內戰邊緣。史達林的心腹安德烈·維辛斯基被派到布加勒斯特,向羅馬尼亞國王下達最後通牒:萊德斯庫必須下台,代之以親蘇政治家彼得魯·格羅查。史達林還命令兩個師進入布加勒斯特附近陣地。西方沒有干涉,於是,民族民主陣線上台。

1945年匈牙利共產黨還不能掌握社會上的多數力量,於是聯合各反法西斯力量成立匈牙利民族獨立陣線,1947年,通過修改選舉法,限制右翼政黨和個人參選,共產黨成為國會第一大黨。1948年共產黨強行吞併社會民主黨,成立匈牙利勞動人民黨,此後「莫斯科派」的拉科西掌控勞動人民黨,開始清洗本土派,19萬人被清除出黨。同年,多黨競爭制被取消。

史達林還試圖將革命輸出到整個德國,通過民主選舉讓親蘇的德國社會統一黨在全德國執政,以形成一個親蘇統一的德國,結果失敗了。不是社會統一黨不努力,而是蘇聯所做作為在東德實在太不得人心,和西方在德國的作為對比太明顯,實在輸不出去啊。

蘇聯對德國採取了壓榨政策,拆除了其占領區80%的重工業設備,1984年1900家重工廠被拆除,使得東德產能瞬間下降50%。此外東德還要支付國家收入四分之一的占領費。

1952年,東德開始從溫和的蘇聯化轉向全面的無產階級專政和速成的社會主義建設。民主德國全面軍事化涉及財產充公、逮捕破壞分子以及公開譴責西方的「戰爭販子」和內部敵人。這個政權摧毀了私營工商業並在農村開展集體化運動。

即使是一個更健康的經濟體,一個沒有受過戰火蹂躪和蘇聯掠奪的經濟體,也不可能完成蘇聯下達的天文數字一樣的生產計劃。史達林和烏布利希的新政策造成的是災難性的後果:急劇的通貨膨脹、農業危機和遭到極端扭曲的經濟。更糟糕的是,史達林沒有採取任何措施減輕東德的戰爭賠款。1953年,東德已經賠40億美元的戰爭賠款,但還是欠29億美元。

於此同時,在西方援助下,西德完成了幣制改革,馬歇爾計劃讓西德經濟欣欣向榮,於是,東德人民開始用腳投票了。

1951年1月—1953年4月,有近50萬人離開東德,逃往西德。他們中有職業工作者、農民、應徵入伍計程車兵、還有許多社會統一黨人和青年團成員。

即使留下來的人也對蘇聯滿腹怨言,最終在1953年史達林去世達到了頂峰。當年,東德當局要求增加10%的勞動量,但工資不變。東德工人迅速罷工,6月17日,東柏林工人聚集到廣場舉行罷工,並提出減少勞動配額,蘇聯撤軍,釋放政治犯,取消對人民監視等9點要求。全國工人云集響應,30萬人參加。結果蘇聯用裝甲車鎮壓了下去。

鎮壓的結果是促使東德人進一步的外逃,到1961年,已經350萬人逃了出去,占到東德人口的五分之一。最終,蘇聯不得不修建柏林圍牆阻止東德人民逃走。

五、糟糕的經濟被抑制的改革

(主要參考資料:同上)

你們有tank,我們有真理——捷克學生

蘇聯經濟政策在東德的失敗,是其在東歐各國經濟政策的一個縮影,事實上,東德已經是東歐各國乃至整個社會主義陣營中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一個了。但其統一時東德人均GDP僅僅只有西德的四分之一。其他國家就更不用說了。

為什麼會這樣?我們不妨用現在的中國模式和當年的蘇東模式進行對比吧。中國經濟目前的三駕馬車是投資、對外貿易、消費,改革開放是從農村開始,對私營經濟鬆綁,發展輕工業,最終讓國有經濟退出競爭性領域,等條件成熟再轉型升級,基本遵循了從農業——輕工業——重工業——第三產業的過程。而當年的蘇東模式不是這樣,他是通過強制集體化和高農業稅掠奪農業農民,通過工商業公有化掠奪了民間資本,然後把發展的重點集中在重工業身上。這種經濟發展模式一開始就註定他是瘸腿的。首先,農業和個人消費品領域的經濟非常糟糕,基本依靠進口。其次,由於商品經濟被取消,工人工資受限,消費市場基本釋放不出來。最後,即使在重工業領域,民用產品的質量也是不過關的,拔尖的唯有軍事工業。這種瘸腿的經濟模式,蘇聯能支撐下來靠的是兩個,一個是對內加大對軍事重工業投資拉動經濟,對外依靠石油為代表的資源出口賺取外匯。但是投資總有邊際效應,資源價格總會有漲有跌,到戈巴契夫時候,投資已經無潛力可挖,石油價格又暴跌,還遇到車諾比事故時,真的是回天乏力了。

那東歐各國想過要調整嗎?當談想過。問題是想改,蘇聯答應嗎?

1953年,出身莫斯科派的納吉出任匈牙利總理,性格寬厚的他意識到優先發展重工業對人民造成的負擔,他立刻下馬了一批大型投資項目,發展輕工業,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目標,要改善市場供應和職工福利,降低工業品價格,在農村停止強制土地公有化,允許農民退社,允許小型企業私有化,停止拘捕,關閉集中營。加強法制建設。這些政策史稱納吉「六月政策」。其改革獲得人民廣泛支持,但由於觸動黨內保守派和蘇聯利益,納吉與1955年4月被免職,同年開除出黨。

1956年,蘇共二十大報告出台,波蘭哥穆爾卡重新上台,受到鼓舞的匈牙利人民上街遊行,希望納吉重新上台執政。參與人數多達20萬。他們喊出了「釋放政治犯」,「蘇聯人滾出去」,「解散秘密警察」的口號。之後的形勢發展猶如過山車一般,蘇聯軍隊開進匈牙利——納吉閃電復出試圖穩定局勢——局勢失控,蘇聯鎮壓,近萬人死亡——納吉逃入了南斯拉夫使館於1957年被誘出,次年被槍決。這就是震驚世界的匈牙利事件。

捷克的情況也比較類似。

1968年杜布切克出任捷共第一書記,提出建設「人道主義面貌的社會主義」,4月捷共通過改革綱領《行動綱領》受到工人廣泛支持。這次改革運動史稱「布拉格之春」。但是同年八月,蘇聯25萬大軍開進捷克,捷共領導層被集體拘押回蘇聯,改革中斷。捷克陷入人民的持續抗議。隨後蘇聯開始對捷共進行大清洗,捷克50萬人被開除出黨,70%的企業領導人被撤換,200萬人被株連。20萬墮胎亡西方,其中三分之二是知識分子,捷克政治陷入萬馬齊喑的時代。

當然,為了這種鐵桶般的東歐秩序,蘇聯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最直接的後果就是——燒錢。維持軍事存在要錢,鎮壓東歐民族要錢,扶植親蘇勢力要錢,福利收買東歐民眾也要錢。在勃列日涅夫當政時期,國際油價飛漲,蘇聯依靠石油出口收入大增,但即使是在那個時候,蘇聯的經濟局勢也是非常糟糕的。

到20世紀80年代為止,蘇聯在全世界共幫助扶植了69個蘇聯的衛星國和扈從國。從20世紀60年代後半期開始,蘇聯每年有超過四分之一的GDP用於擴軍。這一政權通常是靠挪用人民儲蓄、出售伏特加和暗中累計赤字來補漏洞的。

開始,蘇聯尚且有底氣對東歐各國進行干涉,但到了八十年代,波蘭反對黨團結工會開始興起後,蘇聯已經力不從心了。

波蘭危機解釋一個痛苦的事實,即蘇聯作為東歐集團經濟和資金援助的唯一提供者,地位是不穩定的。1980年之後的一年後,蘇聯向波蘭注入40億美元,卻沒有起到任何效果。波蘭經濟持續下滑,反蘇情緒不斷上升。

力主入侵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阿富汗克格勃主席安德羅波夫(後出任總書記)在1980年秋也對其心腹表示:「國外干涉的定額已經用光了」

1982年,在內憂外患中,勃列日涅夫去世,1984年2月,接替勃氏才一年有餘的安德羅波夫去世,又過了一年又一個月,接替安德羅波夫的契爾年科再次與世長辭。蘇聯的老禁衛軍告別歷史舞台。接任的是蘇聯最後一任領導人戈巴契夫。在接連的內憂外患下,這位領導人開展了激進的改革,徹底對東歐各國放手,不想卻推倒了蘇聯崩潰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1991年,在一次不成功的政變之後,各加盟共和國紛紛獨立。1991年12月25日,戈巴契夫辭職,其次,蘇共解散,蘇聯解體。持續69年的蘇聯帝國終結。是夜,曾經的帝國中心莫斯科確實萬籟俱寂,曾經輝煌的帝國轟然倒下,卻無人為他惋惜。如今,30多年過去了,當年的蘇東各國各奔東西。有些國家加入歐盟,即將加入已開發國家的行列,有些還在轉型的泥潭裡掙扎,甚至陷入內戰的危機。而帝國的主要繼承者俄羅斯在史無前例的大蕭條之後曾迎來短暫的復興,如今又再次到了大衰退的邊緣,當然這就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全文完)

果然有人組團來點反對了,我還是自己把你們要說的話說了吧。你們為蘇聯辯護,無非這幾點理由:

1、「雖然蘇聯弄死了很多人,但他的出發點是好的嘛」——當年日本人還說要建立大東亞共榮圈呢。

2、「雖然蘇聯做了很多惡,但在國內建設上也取得很多成就,」——當年偽滿洲國也建設的不錯呢。

3、「雖然蘇聯做了很多惡,五大流氓誰也不乾淨啊,美國也入侵過巴拿馬,格瑞那達啊」——巴拿馬,格瑞那達兩場打下來就打死幾百軍人,哪比得上蘇聯卡廷森林一下子就槍斃上萬平民。

你們啊,問來問去就這幾個問題,太簡單,簡直幼稚。

最後,我這個人吶,就相信用腳投票。美蘇爭霸,結果歐洲人都往美國那裡跑,說明就是資本主義好。如果您真相信毛熊好——黑龍江又沒加蓋,您游過去唄。

責任編輯: 東方白  來源:知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1015/1355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