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香港人權法案最快下周內通過 港商界起義向習要獨立調查 中共最怕一幕在海內外出現!

—日議員聯盟不歡迎習近平訪日

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表示,支持香港民主抗議者推動立法。資深參議員盧比奧周三13日發推說,推動香港人權民主法案獲得重大進展。香港商界曾越過中聯辦向北京提議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但北京拒絕接受。因為中共持續打壓香港,日本自民黨議員聯盟通過決議,不歡迎習近平在明年春天訪問日本。中共最怕出現的一幕!大陸及海外學生網上曬證,力挺香港中大、城大。

香港人權法案重大進展:法案最快或可在下周內通過

圖:美國參議院(資料圖片)

香港眾志14日周四早在臉書發文引述民主、共和兩黨議員消息表示,《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最快在本周於參議院審議,預計在11月22日之前完成立法程序。

香港眾志消息表示,在過去數小時內,從共和民主兩黨幾位人士分別收到確認,參議院終就《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開綠燈,並引述消息指魯比奧在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恩格爾(Eliot Engel)及吉姆Jim Risch陪同下,與麥康奈爾就香港危機進行會面,並達成共識,參議院最快將在本周內開始審議法案,並在感恩節假期開始(即11月22日)前完成立法程序。

圖: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

蘋果日報報導,魯比奧於香港時間周三凌晨會見了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麥康奈爾或願意最快於香港時間周四深夜,透過俗稱為「熱線」的非正式表決方式,嘗試取得參議院議員「一致同意」,令法案最快可在下周內通過。早前曾經訪美的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榮鏗指,相信美國國會知悉香港情況而加快審議法案,但指只要有一、兩名議員反對「熱線」做法,即需要重回審議程序,呼籲香港人繼續爭取國際社會支持。

圖:盧比奧

在參議院100名議員中,共有37個兩黨議員支持這法案。法案支持者說,如果投票,預計法案將很容易通過。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發起人、資深參議員盧比奧,在和麥康奈爾會面後不久,周三在推特上發貼說:「今天在參議院,就推動該法案通過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詳細報導:香港人權法案重大進展:法案最快或可在下周內通過

香港商界越過中聯辦,向北京提議獨立調查被拒

新唐人電視台報導,香港自由黨榮譽主席田北俊13日周三,在民主黨劉慧卿主持的「我們的電視」(OurTV)「議會內外」節目中提到,曾有香港商界人士繞過中聯辦,直接向北京提出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但沒有獲得回應。

他估計,北京拒絕接受建議,是為了避免打擊香港前線警員計程車氣,因為中共不想公開動兵鎮壓,所以還要依賴港警。

田北俊還說,香港政界質疑,即使如外界所傳明年3月換港首,但按照當前局勢發展,商界也很難挨到3月。所以,他呼籲香港市民需要集體向北京表達成立獨立委員會的看法。

但他也表示,如今即使成立全面的獨立調查委員會,或者林鄭月娥下台,可能都已不足以平息民憤。他指責當局一直沒能把握時機,處理每件事都嚴重脫離實際情況,令局勢一天比一天惡化。

田北俊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和中共政協委員,被指是立場溫和的親共建制派。他和弟弟、立法會議員田北辰一開始就反對修訂《逃犯條例》;反送中運動開始後也一再呼籲港府回應民眾訴求。

因打壓香港,日本議員聯盟不歡迎習近平訪日

日本產經新聞報導,日本自民黨保守派國會議員聯盟「守護日本尊嚴與國家利益之會」,13日在國會大廈內開會。會議通過的一項決議指出,中共打壓香港市民等,如果中共不改善的話,不歡迎習近平以國賓身份在明年春天到日本進行國是訪問。

會後,總幹事參議員青山繁晴與成員,已將決議文遞交給內閣官房副長官岡田直樹。

岡田表示,決議文內容將轉達給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首相官邸會團結努力,重視這樣的心聲。」

決議文指出,以強權鎮壓港人,對照自由、民主、法治等現代社會的普遍價值,中共的作法斷難被容許。如果這些懸而未決事項不改善,反對習近平以國賓身分訪日。

【詳細報導:中共若續打壓香港 日議員聯盟不歡迎習近平訪日

中共最怕一幕出現!海內外大學生曬證力挺中大、城大

圖:大陸學生聲援港人。(品蔥截圖)

近日,海外品蔥網上建起了一個網絡版的「連儂牆」,支持香港中文大學、城市大學。

圖:大陸學生聲援港人。(品蔥截圖)

來自中國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四川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以及美國哈佛大學、澳洲昆士蘭大學等學校的學生們展示出所屬學校的證件,並附上寫有「自由不死、中共必亡」、「中大、成大加油」、「光復香港時代革命」、「五大訴求缺一不可」等字句。

圖:大陸學生聲援港人。(品蔥截圖)

另外,台灣、馬來西亞、韓國的大學生們也紛紛表示撐港人,齊聲明力挺香港人抗爭。

阿波羅網喬伊報導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阿波羅網喬伊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1114/1369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