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盧峰:爭取更多國家訂立「香港人權法案」 小心被美國殺個措手不及

作者:
既然中美未來一段長時間都處於緊張以至對峙關係中,夾在兩強之間的香港不但難免受衝擊,更可能在某些情況下成為中美角力的最前線,直接面對兩強拉扯的巨大政治壓力。對沒有多少國際鬥爭經驗的官員、議員、政黨、企業家、市民來說,這樣的考驗不易應對,隨時可能被殺個措手不及。

美國總統川普上星期四正式把「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簽署成為法律,意味美國政府未來有更大的法律責任及權力監察香港,確保香港的獨特社會經濟體制、公民自由及權利將會繼續,並可能對任何侵損、破壞香港體制及公民自由的官員、機構、企業採取制裁行動。「人權法案」在法律上、政治上如何操作仍有很多不明朗的地方,川普在稍後的聲明中也強調處理外交是總統而不是國會的權限,即如何引用法案的權力將由行政機關按實際情況決定,當中涉及的政治計算外界不易估計,更不易影響。

不管如何,「人權法案」成為正式法律至少令香港問題成為美國政界一個獨立關注的焦點,不再僅僅從屬於對華外交政策的考慮,港人的聲音及憂慮不至被埋沒;而北京當權者及特區政府在處理香港事務上將有更多顧忌,不敢太放肆,以免令美國政府不得不拿起法案中的權力施加制裁,損害自身政經利益。

當然,香港問題正式成為中美角力大棋盤的一角是有代價及負面影響的,各方要有心理準備。其一,中美兩國政府在處理香港問題上的灰色地帶及迴旋空間將因法案而大大減少,因為往後美國行政機關特別是國務院將需要定期就香港實行一國兩制高度自治的情況向國會匯報,外交官員們需要「白紙黑字」寫下有關判斷,不能再用什麼空洞、模稜兩可的語詞避重就輕。當香港出現廣受關注的重要政治事件包括DQ候選人、大規模政治抗爭、對異議人士及傳媒秋後算帳時,國務院必須全面向國會匯報問題,不能迴避。

勢掀動盪,要有心理準備

這樣下來,每一次匯報都可能帶來相當的政治震盪,引起社會、金融市場、投資者擔心香港的獨特關稅區及國際地位是否有變。金融市場、資產市場的表現勢將因此而受影響,出現較大的波動起落,不管投資者及一般市民都得有心理準備。

八、九十年代美國給予中國的最惠國待遇(正常貿易關係)並非永久性,而是每年延續一次。美國政府會考慮各種因素包括中國的改革進度、人權狀況、控制武器擴散……等再作最後決定。每年到快要續期時,香港金融市場都會擔憂中國的最惠國待遇能否過關,擔心一旦取消令大陸及香港出口受重創,經濟逆轉。跟當年的最惠國待遇爭議相比,「人權法案」的制裁條款更辣,對香港的影響更直接更大,引發的憂慮與動盪只怕比當年更大。

另一個影響則是在政治上。從當前國際地緣形勢看,美國跟中國之間的競爭、角力未來二十年將會有增無減,甚至像著名學者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所指那樣陷入百年的馬拉松角力中。既然中美未來一段長時間都處於緊張以至對峙關係中,夾在兩強之間的香港不但難免受衝擊,更可能在某些情況下成為中美角力的最前線,直接面對兩強拉扯的巨大政治壓力。對沒有多少國際鬥爭經驗的官員、議員、政黨、企業家、市民來說,這樣的考驗不易應對,隨時可能被殺個措手不及。

儘管香港難免要為通過「人權法案」付出一定代價,但面對北京當權者的橫蠻與強權,面對北京當權者肆意侵蝕香港的獨特製度,打壓市民的權利與自由,我們不得不爭取國際社會的道義與政治支持。美國正式通過「人權法案」是重要的一步,令香港的自由與人權成為美國政界的重要關注。

必須團結,避免暴力升級

往下來港人該積極爭取更多國際組織、國家如歐盟、英國、日本、澳紐等採取類似的行動,令她們同樣立法關注香港情況及採取相應措施。這些國家的影響力雖然及不上美國,但若能跟美國採取類似的行動,對北京當權者及特區政府的壓力將會更大,令她們有更大的顧忌。不過,要讓國際社會持續關注、支持香港,我們必須保持團結及避免暴力升級。前者令國際社會知道與極權抗爭是香港的主流民意;後者則可增強對國際友人的道德感染力,令他們更義無反顧站在抗爭市民的一方。在這場長期抗爭中,我們需要爭取每一分支持。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蘋果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1203/1377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