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孫中山聯俄容共真相:中國不引進共產制度 蘇聯不得染指外蒙古

作者:
孫中山提出了兩個條件和三個原則,共產組織甚至蘇維埃制度,均不得引進於中國;蘇聯不得鼓動外蒙古獨立,蘇聯不得在外蒙古駐軍;這是聯俄的前提條件。這在1923年發表的《孫文越飛聯合宣言》中寫的清清楚楚。對於共產黨加入國民黨,孫中山的條件是:「共產黨員參加國民黨,參加國民革命,必須服膺三民主義,服從國民黨的綱領,遵守國民黨的紀律,如果共產黨參加國民黨,要赤化國民黨、赤化中國,我就將反對共產黨,就將反對蘇俄。」這就是「聯俄容共」政策。

1866年11月12日,孫中山誕生。

為建立和捍衛「民族、民權、民生」的中華民國理想,孫中山棄醫從政,不斷組建興中會、同盟會、中華革命黨、中國國民黨等革命政黨;領導發動十餘次武裝起義,並先後開展護法、護國及北伐戰爭。他歷任中國國民黨總理、第一任中華民國大總統(臨時)、非常大總統以及大元帥等職。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因病去世後,被中華民國和國民黨尊稱為「國父」。

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政府及中國實行二千餘年的封建皇權制度後,孫中山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終其一生,孫中山著述數十萬字闡述其「民族、民權、民生」三民主義理論。與此同時,孫中山對當時的共產主義思潮有著清醒認識並予以揭露。

基於這種深刻認識,在蘇俄的一再要求下,孫中山於1923年實施聯俄容共策略時,提出了兩個條件和三個原則,包括堅持中國國民革命,反對世界共產革命,反對共產組織和蘇維埃制度引進中國,要求蘇聯不得鼓動外蒙古獨立等。不幸的是,孫中山去世後,在中共與日本的內蝕和外侵之下,中華民國在浴血奮戰十餘年後,整個中國大陸被毛澤東奪占。自1949年以降,中國遂以海峽為界,陷入分裂。時至今日,孫中山的政治遺囑「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仍然是眾多華人的心聲。

孫中山,本名孫文,譜名德明,字載之,號日新,又號逸仙,幼名帝像,化名中山。1866年11月12日,孫中山出生於廣東香山翠亨村(今廣東中山)。1875年,九歲時,孫中山進入私塾,接受國學啟蒙教育。1878年5月,12歲的孫中山受長兄孫眉接濟,隨母乘輪船赴夏威夷。在當地,孫中山於英國聖公會主教韋禮士主持、采全英語授課的意奧蘭尼書院內修讀英語、英國歷史、數學、化學、物理等科目。1882年7月,孫中山畢業。

1883年冬天,孫中山來到香港,就讀於拔萃書室(今拔萃男書院)。1884年,孫中山進入中央書院(今皇仁書院)。同年5月,奉父命返鄉娶盧慕貞為妻。1886年孫中山持美國公理會傳教士喜嘉理博士的介紹信,到廣州博濟醫院附設醫學堂習醫學,結識日後的革命夥伴鄭士良。隔年1887年孫轉學進入香港西醫書院。就讀香港西醫書院的五年期間,孫中山結識許多日後對其革命襄助甚多的友人,包括恩師康德黎、陳少白與楊鶴齡,並經楊鶴齡介紹認識尢列。1892年7月,孫中山以首屆成績第一名畢業,並獲時任香港總督威廉•羅便臣親自頒獎。其後,孫中山於澳門、廣州等地行醫;不管是就學或在廣州行醫期間,孫中山都常與尢列、陳少白、楊鶴齡、陸皓東等人暢談、批評國事,也常談革命,故當地人將此四人列為「四大寇」。孫中山曾於1894年6月《上李鴻章萬言書》中,提出「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的改革主張,但李鴻章拒絕面會,請願書後來刊載於上海《萬國公報》。失望之餘,孫中山11月24日赴夏威夷檀香山歐胡島募款組織興中會,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為誓言,試圖以排滿思想為其革命事業鋪路。

1895年孫中山到香港,於2月18日召集舊友陸皓東、鄭士良、陳少白、楊鶴齡等,討論籌備「香港興中會總會」。時楊衢雲、謝纘泰等先以「開通民智、改造中國」為宗旨創立「輔仁文社」,孫中山以志業相近,與其接洽同操大業。1895年2月21日,興中會總會在香港成立,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為誓言。興中會選楊衢云為會長;孫中山為秘書,並獲前方起義指揮權。

1905年8月,孫中山的興中會、黃興與宋教仁等人的華興會、上海蔡元培、章炳麟與吳敬恆等人的愛國學社、張繼的青年會等組織結合,在日本東京成立了中國同盟會。孫中山被推為同盟會總理,確定「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政綱,並以華興會機關刊物《二十世紀之支那》改組成為《民報》,在發刊詞首次提出「三民主義」學說,與梁啓超康有為等改良派激烈論戰。正式宣示所進行者為國民革命並編定「同盟會革命方略」,以創立「中華民國」為目標;制定「軍法之治,約法之治、憲法之治」三道程序。

孫中山在辛亥革命前共領導了10次武裝起義。

第一次廣州起義:1895年,孫中山率領鄭士良、陸皓東等人,準備襲取廣州。但是事機泄漏,清政府展開搜捕,陸皓東被捕犧牲。

惠州起義:1900年10月8日,孫中山命鄭士良等人於惠州三洲田(今深圳市鹽田區三洲田村一帶)發動起義。

潮州黃岡起義:1907年5月,孫中山命余丑起義於潮州黃岡,歷6日而敗。

七女湖起義:1907年9月,孫中山命鄧子瑜起義於惠州七女湖,10餘日敗。

防城起義:1907年9月,孫中山命王和順起義於欽州王光山。

鎮南關起義:1907年12月,孫中山命黃明堂起義鎮南關,並親臨指揮。

欽州、廉州起義:1908年3月27日,黃興由安南率革命軍進攻欽州。

河口起義:1908年4月,孫中山命黃明堂起義於雲南河口。

廣州新軍起義:1910年2月,倪映典發動新軍起義於廣州。

黃花崗起義:1911年4月,趙聲、黃興等人在廣州領導起義。後收殮到72具烈士遺骸,合葬於黃花崗。

1911年10月10日,由共進會與湖北新軍革命團體文學社共同策劃,發動武昌起義,引發了各省宣布獨立。

受到清朝政府全力追緝的影響,自1907年起孫中山便長期居留歐美各國。1909年至1911年期間,孫中山大部份時間在旅途之上,曾環繞地球多次,在各國華僑、留學生中籌劃革命經費及外國政府支持。武昌起義時,孫中山人在美國丹佛而不在中國。初聞革命成功,孫中山隨即在海外華人與美國的同情者間籌集資金。1911年11月2日孫中山從紐約出發,前往倫敦、巴黎遊說西方政府與銀行團終止貸款給滿清政府與支持中國革命。

12月25日,孫中山從法國馬賽回國抵達上海。孫中山由於有著比較高的威望,受到許多革命團體的支持,成為眾望所歸的總統人選。12月28日,在南京召開臨時大總統選舉預備會。12月29日,各省代表在南京江蘇諮議局會議廳召開選舉臨時大總統會。參加選舉的17省代表45人,孫中山獲得17張有效票中的16票,當選為第一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正式宣布中華民國成立,並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在「臨時大總統就職宣言書」中強調「國家之本,在於人民。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即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1月2日,孫中山通告各省廢除陰曆,改用陽曆,以中華民國紀年,1912年為中華民國元年。1月3日,各省代表會議推選黎元洪任臨時副總統,並通過了孫中山提出的臨時政府內閣各部總長、次長名單,正式組成中華民國臨時政府。1月11日,各省代表會議通過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為綱領,以南京為臨時首都,以紅黃藍白黑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旗,象徵五族共和之意。1月28日各省代表會議成立臨時參議院,各省代表會委任參議員,推林森、陳陶遺任正副議長。1月22日,孫中山發表聲明,只要袁世凱贊成清帝退位,自即行辭職,讓位於袁世凱;希望通過給予北洋軍統帥袁世凱臨時大總統的職位,讓其以實際行動迫使清朝皇帝退位,成為清朝垮台的最後關鍵。

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凱的逼迫下,宣統帝溥儀的母后隆裕太后接受清室《優待條件》,發布《遜位詔書》,宣布清宣統皇帝退位,並授權袁世凱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至此,大清帝國正式終結,並被中華民國取代與繼承。統治了中國268年的清朝正式宣告滅亡,中國兩千年來的帝制也宣告滅亡。

宣統退位後,1912年2月13日,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向臨時參議院發出《辭臨時大總統文》和《推薦袁世凱文》,向臨時參議院推薦袁世凱接任。2月15日臨時參議院選袁世凱任臨時大總統,議決臨時政府仍設在南京,並電袁前來受職;未受任前,政務仍由孫總統繼續執行。袁世凱以北京兵變為由,堅持遷都北京。3月8日臨時參議院又通過《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試圖通過內閣制對大總統的權力加以限制。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宣誓就職中華民國第二任臨時大總統。4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解任,4月2日臨時參議院議決臨時政府遷往北京,4月4日臨時參議院議決該院遷往北京。

1912年8月24日,孫中山應袁世凱之邀到北京會見,向袁表示,退出政界,建設中國鐵道。8月,經宋教仁從中斡旋,同盟會與統一共和黨、國民共進會、國民公黨合併,改組為國民黨。8月25日,孫中山在北京舉行的國民黨成立大會中被選為理事長,但孫中山以「決不願居政界,惟願作自由國民」,即委宋教仁為代理理事長。孫中山自己出任中國鐵路總公司總理,設總部於上海。

1913年2月,中國首次根據《臨時約法》的規定,進行國會選舉。國民黨所得議席最多,預備由宋教仁出任內閣總理。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遇刺身亡,袁世凱被認為是背後策動暗殺者。7月,孫中山力主南方各省起兵武力討伐袁世凱,稱為二次革命。由於實力不足,二次革命旋即失敗。1914年,孫中山在日本建立中華革命黨,中華革命黨要求黨員向孫中山個人絕對效忠,並兩次發表討袁宣言。1915年10月25日孫中山與宋慶齡在日本結婚。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在北京稱帝。1916年5月1日,孫中山回到中國,住於上海租界區。5月9日,孫中山發表《討袁宣言》,號召推翻袁世凱。

1917年7月張勳復辟,孫中山號召護法,時任廣東省長朱慶瀾邀孫赴粵,並派程璧光之獨立海軍載孫中山、唐紹儀、汪兆銘、伍廷芳等人和部份國會會員南下廣州。抵達廣州之時,段祺瑞「保護共和」已經成功驅逐張勳,但是拒絕恢復被張勳廢止的1913年選出之國會。孫中山號召國會議員南下,召開國會非常會議,展開護法運動,組織護法政府並就職為大元帥,誓師北伐。但廣州護法政府逐漸由舊桂、滇系軍人控制,孫中山實力有限,甚至出現「政令不出大元帥府」的情況。1918年桂、滇各系控制國會改組護法政府,以七總裁取代大元帥,孫中山被架空,被迫去職。1919年10月,孫中山改中華革命黨為中國國民黨。1920年11月28日孫中山從上海回到廣州。1921年4月2日,廣州非常國會取消軍政府,改總裁制為總統制,4月7日選孫中山為大總統(習慣上稱為非常大總統),孫中山宣誓就職,開始第二次護法運動,又稱作三次革命。1922年5月,直奉戰爭直系獲勝,恢復約法和國會。在粵國會議員紛紛北上。陳炯明主張停戰,實行聯省自治,而孫中山主張繼續軍事北伐。1922年6月陳炯明叛變炮擊總統府,孫中山被迫離粵退居上海。

第二次護法後,孫中山開始考慮與蘇聯支持的中國共產黨合作的可能,1923年1月,孫中山與蘇聯政府全權代表越飛在上海會面,正式討論與共產黨合作。孫、越會面後曾發表《孫文越飛聯合宣言》。蘇聯共產黨通過暴力革命奪取政權後,為了避免在國際上被孤立,獲得中國政府的承認,1920年9月,蘇俄發表對華宣言,並正式通知了北京政府,但親西方的北洋政府拒絕發展與其關係。不得已,蘇共將目光投向了中國南方最大的政黨:國民黨,希望通過與國民黨發展關係,壯大中共。

從1920年冬到1923年冬,列寧派人11次來找孫中山,先是要求其跟蘇俄合作,孫中山拒絕;二是要孫中山把國民黨改成共產黨,孫中山拒絕;三是要中共和國民黨平等合作,孫中山再次拒絕。最終蘇聯提出「取消共產黨」,讓共產黨加入國民黨,孫中山才表示可以接受。但是,孫中山提出了兩個條件和三個原則,共產組織甚至蘇維埃制度,均不得引進於中國;蘇聯不得鼓動外蒙古獨立,蘇聯不得在外蒙古駐軍;這是聯俄的前提條件。這在1923年發表的《孫文越飛聯合宣言》中寫的清清楚楚。對於共產黨加入國民黨,孫中山的條件是:「共產黨員參加國民黨,參加國民革命,必須服膺三民主義,服從國民黨的綱領,遵守國民黨的紀律,如果共產黨參加國民黨,要赤化國民黨、赤化中國,我就將反對共產黨,就將反對蘇俄。」這就是「聯俄容共」政策,至於中共一直所宣傳的「聯俄聯共」,不過是蘇共顧問鮑羅廷為中共編造出來的。而孫中山的三個原則是堅持中國國民革命,反對世界共產革命,堅持要走共和建國的道路,反對階級專制。

在1923年與共產國際合作後,蘇俄方面給予孫中山大量武器和財政援助,並派出軍事顧問幫助孫中山建軍北伐。隔年,黃埔軍校成立。在蘇聯要求下,孫中山同意中國共產黨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中國國民黨。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孫中山在廣州召開了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孫中山力排黨內反共勢力的干擾,堅持「聯俄容共」,積極籌備召開了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有評論認為,正是孫中山的「聯俄容共」政策,讓中共藉助國民黨的力量,開始壯大自己,並在孫中山死後,分裂國民黨,發動農民暴動,阻止蔣介石北伐。孫中山的這一錯誤,最終因蔣介石成功「清黨」、重建中華民國南京政權而有所彌補。然而,由於日軍侵華,中共得以利用國民黨抗日之機,逐漸做大,並奪取了政權。

1923年1月16日,陳炯明部被擁護孫中山的滇軍楊希閔部、桂軍劉震寰部、和倒戈粵軍聯合組成的西路討賊軍擊敗,退守東江。孫中山得以在2月21日回廣州,不再稱呼大總統,而是設立大元帥府,任大元帥。1924年9月3日江浙戰爭爆發。9月4日,孫中山在廣州組建北伐討賊軍,以譚延愷為總司令,聯合盧永祥、張作霖、段祺瑞,「共抗直系」,準備進行北伐。10月10日,廣州發生商團事變,10月15日孫中山率師回廣州,擊潰廣州商團武裝。10月23日,馮玉祥在北京發動北京政變推倒大總統曹錕,邀孫中山北上共襄國事,但此時孫中山健康已急轉直下。

孫中山1925年1月1日抵北京後即開始病發,住進協和醫院治療,1月20日以後,病勢嚴重,不能進飲食,經西醫診斷為肝癌末期,全肝已堅硬如木,癌細胞四處蔓延,無法割治。2月18日出院,改以中醫治療,情況有所好轉。2月26日,停止服用中藥,繼續用西醫治療。3月11日,孫中山在汪精衛執筆的《政治遺囑》和《家事遺囑》上簽字。其《政治遺囑》稱,「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務須依照余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澈。最近主張召開國民會議及廢除不平等條約,尤須於最短期間,促其實現。是所至囑!」

3月12日上午,孫中山病逝,享壽60歲。有關孫中山的確實死因,外界普遍認為是肝癌,而近年根據協和醫院存檔的病理檢查報告則認為孫中山原發膽囊癌,癌細胞轉移到肝部並救治無效。

孫中山彌留之際提到國事的遺言是「和平……奮鬥……救中國!」。

1925年4月2日,孫中山安厝於北京西山碧雲寺內石塔中。北伐成功後,孫中山靈柩於1929年6月1日永久遷葬於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孫中山於1925年3月12日病逝後,當時於北京中央公園社稷壇舉行公祭時,豫軍總司令樊鍾秀特致送巨型素花橫額(闊丈余,高四、五尺),當中大書「國父」二字,他的唁電挽幛,均稱「國父」,這是孫中山在公開場合被尊稱為「國父」之始。抗日戰爭中期的1940年3月21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第143次會議決議:尊稱本黨總理為國父,以表尊崇。根據中常會的決議,國民政府以孫中山先生倡導國民革命,手創中華民國,更新政體,永奠邦基,謀世界之大同,求國際之平等,光被四表,功高萬世,於同年4月1日明令全國自是日起,尊稱總理孫中山為中華民國國父。

同年5月29日,國民政府又發布明令,規定在政府公家機關、民眾團體應一律改稱國父,在國民黨黨內稱國父或總理均可,民間已印就之圖書文字,不必強令改易。自此之後,孫中山即在中國歷史上確立了其「國父」的地位。

孫中山的革命建國的思想理論,就是三民主義。終其一生,孫中山著述數十萬字闡述其三民主義理論。孫中山在1923年11月所寫的「中國革命史」,曾對三民主義的理論作過一個簡要概括和介紹。在這篇文章里,孫中山是這樣地論述他的民族主義的。他說:「……余之民族主義,特就先民所遺留者,發揮而光大之,且改良其缺點。對於滿洲,不以復仇為事,而務與之平等共處於中國之內。此為以民族主義對國內諸民族也。對於世界諸民族,務保持吾民族之獨立地位,發揚吾固有之文化,且吸收世界之文化而光大之,以期與諸民族並驅於世界,以馴致於大同。此為以民族主義對世界之諸民族也。」論述民權主義,孫中山說:「余之從事革命,以中國非民主不可,其理由有三。……既知民為邦本,一國之內人人平等,君主何復有存在之餘地……滿洲之入據中國,使中國民族處於被征服之地位,國民之痛,二百六十餘年如一日,故君主立憲在他國,君民無甚深之惑感者,猶或可暫安於一時,在中國則必不能行,此自歷史事實而首之者也……中國歷史上之革命,其混亂時間所以延長者,皆由人各欲帝制自為,遂相爭相奪而不已。行民主之制,則爭端自絕,此自將來建設而言之者也……。」對其所要提倡的民生主義,孫中山表示:「……歐美自機器發明,而貧富不均之現象,隨以呈露,橫流所激,經濟革命之焰,乃較政治革命為尤烈。……故決定以民生主義與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同時並行,將一舉而成政治之功,兼以塞經濟革命之源也。」

孫中山提出了一個科學的民族主義、進步的民權主義、生命永恆的民生主義。

責任編輯: 東方白  來源: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106/1392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