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科技初創企業遭遇「資本寒冬」

數百家中國科技初創企業(包括數家獨角獸企業)在2019年倒閉,而其他許多初創企業艱難地進入新的一年。面對越來越嚴峻的財務逆境,企業處於難以為繼的燒錢狀態。

根據商業信息提供商IT桔子(ITjuzi)的新數據,336家中國初創企業在去年被迫停止營運,這些公司總共從投資者融得174億元人民幣(合25億美元)。其中一些公司的估值逾10億美元。

20大代價最高昂的「新經濟」初創企業倒閉事件中,約有一半發生在2019年。「新經濟」初創企業是指過去20年伴隨著網際網路和私募行業一起湧現的那些企業。

這些企業倒閉之際,中國科技企業普遍面臨著「資本寒冬」:從去年開始的融資短缺情況,其背景是投資者竭力應對經濟放緩,而一場風險投資潮走到終點。與此同時,科技初創企業對於昂貴、高風險戰略的偏好——例如為了吸引新客戶而提供大量補貼——也令它們的問題雪上加霜。

社交電商初創企業淘集集(Taojiji)的創始人張正平上月宣布其企業破產時,該電商平台已經吸引了1.3億購物者購買其補貼的服裝、化妝品和新鮮食品。

但淘集集已支出了4200萬美元,這些資金是在2018年從老虎環球基金(Tiger Global Management)和DST全球(DST Global)等風險投資者籌集的。此外,淘集集欠商家和供應商16億元人民幣(合2.3億美元)。收債人湧入淘集集在上海的辦公樓,要求付款。

張正平在給雇員和供應商的信中寫道:「我和部分高管成員已經收到無數的威脅電話、簡訊,甚至威脅到家裡其他成員和親戚的人身安全。」他聲稱,兩家投資者未能在12月將之前商定好的資金打款給淘集集,使其不得不破產。

去年最大一起倒閉事件——P2P借貸平台「團貸網」(Tuandaiwang)發生時,債權人同樣圍堵了其辦公室。團貸網曾被估值100億元人民幣(合14億美元),後來受到監管機構打擊,打擊目的是縮小其過度擴張的業務。監管打擊揭示出該公司的財務漏洞。

由於沒有資金來償還其成千上萬名個體貸款人,該企業的兩名創始人受到「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指控,於去年3月向警方投案。

對於初創企業而言,虧損並非不尋常。但是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和模仿的風氣使得許多創業者選擇在早期大量燒錢,以贏得市場份額。分析師表示,中國的「客戶獲取成本」躋身於世界最高之列。據SOSV投資(SOSV Investments)的上海合伙人賓威廉(William Bao Bean)估計,吸引一個用戶下載應用需要10美元到100美元的成本。

賓威廉表示:「許多投資者有一種羊群心理,而他們已經轉向反對用資金作為武器來補貼客戶獲取的商業模式。」他補充說,對於單位經濟效益無法盈利的初創企業而言,融資尤為困難。

近年來,買菜/送菜初創企業得到大量投資者資金,一波新企業應運而生,競相為饑渴的消費者提供高補貼的水果和蔬菜,最後幾乎所有企業都沒有盈利。根據IT桔子的信息,去年倒閉的十餘家企業中,包括以人民幣計算的獨角獸企業「我廚網」(Wochu.cn)和「妙生活」(Miao Life)。

投資者曾經讓虧損的中國初創企業有時間扭轉局面。美團點評(Meituan Dianping)曾私募融資逾4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資金投入了消費者和商家補貼,此後該企業於2018年在香港上市。去年美團點評扭虧為盈,市值大幅上漲,成為中國市值第三高的科技公司。

但是,數據平台Preqin的數據顯示,「資本寒冬」的結果是,風險投資交易數量去年下滑36%,總交易額從前一年的1120億美元下降至510億美元。

一名從事私募融資交易工作的香港律師表示:「這是糟糕的一年。」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英國金融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108/1393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