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法媒:武漢病毒研究所的奇鬼操作讓世人徹底懵了

—先知先覺搶註專利開人腦洞

作者:
武漢病毒研究所不僅神秘,而且確實了不得,也許它真的是走在了病毒的前面。但這正是當下人們的恐懼所在,也更加深了各種流傳的有關病毒來源的憂慮。

武漢肺炎疫情大發特發製造了前所未有的人道災難,這才把武漢病毒研究所推進了輿論質疑的風口浪尖。但除了被社交媒體點名的個別研究人員以外,武漢病毒研究所一直一言不發。直到2月5日,被輿論千呼萬喚的武漢病毒研究所一改低調,宣布「要為國家利益」而搶註一項可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美國在研藥物「瑞德西韋」在中國的用途專利。這一動作引發輿論不解,並難以轉移消解輿論最近對武漢病毒研究所的質疑目光。

據介紹:瑞德西韋是由美國吉利德科學公司開發的一種新型實驗性廣譜抗病毒藥物,被認為可以有效抑制呼吸道上皮細胞中SARS病毒和MERS病毒的複製。儘管這一藥物仍還停留於針對伊波拉病毒的三期臨床試驗中,但最新消息顯示:此藥在美國用於一位感染「武漢肺炎」的患者後立即發生效力。消息傳出,武漢病毒研究所立即為瑞德西韋申報抗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用途專利。此外,該藥270份樣本也被送到北京中日友好醫院,要對「武漢肺炎」患者進行臨床試驗。

本周二,武漢病毒研究所官網刊文說:他們早在1月21日就為尚未正式使用的美國新藥瑞德西韋申報了中國發明專利,而在1月21日的前一天,中共官方才剛正式宣布武漢肺炎是一種人傳人的嚴重傳染病。也就是說:武漢病毒研究所對瑞得西韋的藥效研究是早在在這之前就開始進行的。就在武漢人懵懵懂懂不知自己處於疾病傳染風險之中時,武漢這個城市頂尖的中科院病毒研究所就已經通過細胞實驗發現了一種對付尚無正式名稱的新型冠狀病毒的有效藥。

果不其然,武漢病毒研究所不僅神秘,而且確實了不得,也許它真的是走在了病毒的前面。但這正是當下人們的恐懼所在,也更加深了各種流傳的有關病毒來源的憂慮。很多人在得知武漢病毒研究所是中科院最高級別病毒研究機構的同時,卻都不解為什麼在武漢肺炎病毒的流傳過程中,這個機構極端異常的低調,武漢的山水養著這個研究病毒的機構,武漢百姓卻成為病毒的最大犧牲者群體。疫情公布後多項因素才把被藏在深閨的武漢病毒研究所推進公眾視野,但仍披著神秘面紗。

就搶註使用專利一事,武漢病毒研究所可能出於顯示自身要為國家出力的動機,但卻由於用了「發明專利」的用語,令人不解。據自由亞洲報導:這一消息引爆輿論,網友紛紛留言討論。有網友說,「大家知道美國的『瑞得西韋』在中國的治療專利是被誰搶註了嗎?武漢病毒研究所,他們聯合軍事單位,在1月21日搶註了『用瑞得西韋治療2019年新冠病毒專利』,並且通過國際協議把權益伸張擴散到全球。這是什麼神鬼操作?」

也有網友指出,「美國免費送的藥被武漢病毒研究所搶註專利!美國免費開放分子結構,給中國送的治療肺炎的藥瑞德西韋被病毒所搶註商標,美國人徹底懵了吧!讓你們看看蛇是怎麼咬死農夫的!」

網友批評說,「太無恥了!拿著別人辛苦又無私給予的東西,略加更改就變成自己的東西還去註冊專利想賺大錢。」「世界上最無恥的莫過於此了!不盡心盡力為抗疫情做實實在在的工作,確花大量時間搞投機取巧,為自己爭名利,不惜偷取別人的成果!太噁心來!」「全世界人類都知道的事實,共產黨這樣耍流氓,就不怕全世界都會圍毆嗎?」

鄭州法律人士任照周三向武漢病毒研究所發出公開信,促其公開病毒研究過程的詳細資料。他表示,已經有多人實名舉報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管理混亂,隨後被刪帖。任照申請事項包括2019年到2020年間病毒保存和出入該研究所的明細,申請公開研究所冠狀病毒的研發詳情,申請公開對瑞德西韋藥品的研發過程及申請專利的詳細文件以及公開研究所教授石正麗的研究方向、發表論文及詳細簡歷。

關於這次武漢新冠肺炎病毒的來源,中共官方從各方引證將毒源指向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但印度研究人員近日發表論文稱,在新冠病毒中發現4個插入物與HIV病毒相似,懷疑中國疫情與武漢病毒所標本泄露有關。

2月4日,大陸多益網絡董事長徐波發布微博表示,自己實名帶可靠證據作為線索,舉報武漢病毒研究所。徐波例舉一些基本事實,還附帶「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發布的論文」等多個證據連結。

徐波說,因疫情防疫事關重大,懷疑武漢病毒研究所,對實驗動物管理不善,致病毒實驗動物流出,導致2019新冠狀病毒疫情。他還強調,「我明確認為2015年石正麗研發的那針對人類的基因改造病毒與武漢新冠狀病毒有差異,但其實驗室必然還存在大量其他類似病毒,且之後必然有繼續研究類似病毒,這才是應該查處的真相。」

周一(2月3日)前白宮首席戰略顧問班農表示,中國共產黨對所有事情都撒謊,如果新型冠狀病毒被發現是人工合成的,中國共產黨就完了。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法廣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206/1406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