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我曾經是一家美國媒體駐華分社的中國雇員 你不知道的幾個敏感問題

—原標題:村上春樹:哪裡有人會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

在蘇聯,外國媒體和使館僱傭的司機翻譯或者其他當地人都只能從克格勃提供的人員中進行挑選,本質上所有這些「俄秘」都是克格勃,除了自己在使館和外媒的日常工作之外,還需要定時給上級報告這些外國記者的行蹤和工作內容。中方也曾經一度採用了老大哥這種管理方式。在改革開放後逐漸放鬆,讓外媒和外國使館可以自行僱傭中方人員。不過中方人員的的勞動合同、社保等都仍要通過外交人員服務局來進行簽署和管理。

我曾經是一家美國媒體駐華分社的中國雇員。

最近開始吊銷一些在外媒工作的中國人的工作許可,我希望能寫一寫我之前工作的感受,讓大家更了解這個群體。

根據法律法規,中國人是不可以在外國媒體擔任記者的,而只能擔任「中方秘書」。這種限制在你不能發表單獨署名的文章,也不能在外交部或其他的中方發布會中提問。

我第一次參加外交部例行發布會的時候並不知道這樣的規定,還舉手提問。當時的發言人洪磊很客氣地說,「記者們都很忙吧?按規定你是不能提問的,下次他們要提問可要親自來。」

我這才知道,自己允許在那裡把發布會上別的記者問的問題記錄下來,這就是為什麼中國人拿到的只是「旁聽證」。類似對外媒中國人的限制還有很多,比如我們是不允許單獨出差,也很難在外媒中獲得升職或者調動。外媒也不能直接僱傭我們,我們都要經過外交部下屬的外交人員服務局僱傭,才能給外媒工作。

對「中秘」的限制有它的歷史根源。

蘇聯,外國媒體和使館僱傭的司機翻譯或者其他當地人都只能從克格勃提供的人員中進行挑選,本質上所有這些「俄秘」都是克格勃,除了自己在使館和外媒的日常工作之外,還需要定時給上級報告這些外國記者的行蹤和工作內容。

中方也曾經一度採用了老大哥這種管理方式。在改革開放後逐漸放鬆,讓外媒和外國使館可以自行僱傭中方人員。不過中方人員的勞動合同、社保等都仍要通過外交人員服務局來進行簽署和管理。

中秘做什麼?

這些限制真的限制了中秘們的工作嗎,是也不是。

大部分我了解的中秘都在外媒的選題、采寫、編輯流程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因為除了極少數深耕中國的外國記者,大部分老外記者都是在某國外派幾年後,再空降中國,做滿五年之後再去別的國家。這些人從語言、文化、人脈各方面都需要中秘提供最根本的幫助和指導。雖然大部分中秘都只能這些輔助性的工作,但可喜的變化是前些年中秘,尤其是在比較大的美國報紙或者通訊社工作的中秘,其實都在進行一些獨立的采寫工作和新聞調查,只是在署名和出差時候拖了一個老外同事一起以不違反有關規定。

他們本質上就是記者。但另一方面,因為政府的這些限制,他們基本不可能在外媒中更進一步去真的成為和老外地位薪酬都對等的記者,而且很多他們本來可以獨立撰稿的選題也被迫變成協助撰稿。從一個方面上來看,也限制了中國人在外媒中的話語權。

以我的感受來說,中秘發揮作用越大的地方,老外記者偏見得到糾正的可能性越大。

像前文提到的,很多老外記者對中國有不少刻板的印象和偏見,但我的個人感受來說,這些偏見很多時候不是因為他們就帶著什麼「反華」的目的。這些所謂的偏見,一方面是因為像每個行業一樣,媒體這個行業也有許多不夠勤奮、不夠專業、只會蹭熱點的人;其二是因為在中國做報導真的很困難,這些困難在於每個外媒得到的記者簽證數量有限以至於每個記者要覆蓋很廣的領域,而且因為政治空氣的收緊和民族主義情緒的高漲,外媒採訪受到的阻礙也越來越多。

其三,很多外媒記者,尤其是美國記者,他們報導的習慣和角度就是在不透明的地方,往往「以最大惡意去揣測政府」。他們不僅是對中國政府這樣,對美國政府和別國政府也這樣。他們認知里,媒體的天然屬性就是去監督和發掘這些不透明的地方,看看政府有沒有搞什麼貓膩。

這三個偏見的成因,以我看來,都是中國員工在努力幫著外媒克服的,而且都是可以克服的。

舉一個例子,我幾年前之前參與了一篇關於中國的一帶一路的重要報導。報導之初我的美國同事就引用一些美方專家來質疑中國在一些國家是不是在故意設置「債務陷阱」,因為中國的借貸的確助長了一些國家的債務問題。

但了解內情的人或許都知道,中國過度借貸的原因很複雜,這涉及在項目執行中從中央到地方的缺乏規劃,國企的利益,銀行過度放貸的習慣,還有一些實操層面一些幹部「拍腦袋決策」和「迎合上意」的問題。即使這和債務陷阱都沒有關係,但我們習慣於不願意向外面展示自己的這一面,因為宣傳的思維裡面是不可能示弱的。

我的作用就是和記者編輯解釋了這些中國特色的問題,參與聯繫和採訪了一些部委和國企官員,並和同事去實地看了中國在東南亞幾個國家做的項目,讓報導在這個層面能更深入和豐富一些。如果沒記錯的話這篇報導發表後,被人民日報引用,一位部委領導也私下和我們說「這是(你們)少有的客觀報導。」

我在這裡並不是要說我因為寫了正面報導多自豪,我想說的只是促進互相理解是可能的,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中秘的作用非常重要,但往往限制中國人在外國媒體中發揮能量和作用的就是中國政府的限制。

當然你可能說那外媒還是很偏見,但我想說如果沒有中方雇員,某些偏見真的只會更加嚴重。而且鑑於美國這幾家媒體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無論多少人罵他們fake news,它們的確是、未來也仍將是西方世界從農民到政客了解中國的最最重要的窗口,而中方雇員就是促進中外對話的第一道橋樑。

如果你用敵我的有色眼鏡去看,那麼什麼事情都是有色的。

中秘愛國嗎?

這是另一個中秘們常常被問及的問題。

因為常常涉及一些敏感題目、對中國政府持批判性的報導,他們不僅很難被家人朋友理解,還常常受到採訪對象甚至自己伴侶的詰問,「你這算不算是漢奸?」

我可能不能代表所有中秘,但我可以肯定的說我是愛國的,只是我們可能對這個問題的理解不一樣。

許多在外媒工作的中方雇員圖的不是錢。他們收入未必會比國內媒體高,同時,他們完全沒有上升渠道,要面臨著時常和有關部門「喝茶」的壓力,家人朋友的不理解,再考慮到他們離開外媒後這段經歷會都被很多中國人視作「污點」,所以很多壞處,沒什麼好處。

來這裡工作的大多是剛畢業不久對新聞行業有著無限憧憬的年輕人,他們想做的和很多國內記者一樣,甚至和胡錫進說的一樣,就是希望報導一個真實、複雜的中國。

我個人來說,父母都是公務員,我自己的許多同學朋友也都是公務員。工作的三年時間裡我基本把中國大部分省份都跑遍了,我和同事們常常4點起趕最早一班的飛機,因為希望可以多一些採訪的時間。

我們相信更透明的社會才健康的,我們也都是希望這個國家能更好,人民能夠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嚴。

封面圖是我在一個老記者家裡看到的,我覺得說得很對。

一個健康的社會不應該只有一種聲音。當社會沒有權威的媒體,需要各種自媒體發聲的時候,那麼就恰恰是謠言漫天的時候。

——————————————————

以下評論由CDT輯自網絡:

老******:「如果沒有中方雇員,某些偏見真的只會更加嚴重」,如果沒有婊子賣逼,強姦犯會更猖獗。好有道理啊!

作者:呵呵,置頂一下。

石******:長嘆一聲,這篇真是寫得沉痛而隱忍。在這個時代,每個真心憂國憂民的人都要被迫過上狼狽不堪的生活。

蕭******:美國驅逐中宣就是正常(當然驅逐的好,本來就是小透明,一幫戰五力的渣),中國驅逐外媒,就不行了?而且好像外媒在中國29家,這次才驅逐了5家吧,香港外媒怎麼報導的,西藏怎麼報導的都不清楚嗎?這篇文章還出來哭冤?

作者:這裡寫的,驅逐的是中國雇員。

小******:我不知道「外媒只有負面報導」的印象從何而來,如果一份報紙能從頭到尾看下來,你會發現正面的新聞並不少。

H******:越開放越繁榮。希望不要走回頭。

倩******:四年前,因為文中提到的種種原因離開了外媒圈。但還是感激外媒的新聞訓練和認識一幫熱血沸騰的少年!

范******:發言人被問到幾位外媒中方雇員被吊銷證件的問題,沒有解釋。也就是莫須有。無法審查外媒的內容,但可以控制人員的工作權,本質上,這個小群體的遭遇的仍是新聞管控,跟成千上萬的國內媒體記者同舟共濟、共度時艱。而中美政治鬥爭波及媒體,無防護的幾個普通國民成為祭品,連對等措施都算不上。這個小群體貌似風光,實際可謂忍辱負重,受訓或失業都沒有李文亮的待遇,只有同業公號這裡戚戚然吐槽一下。

如本文所言,中國人在外媒工作,客觀上有助於消除偏見。需補充的是,雖然有荷蘭媒體NRC那種極端事件,偏見不是單向,外籍記者也為中方雇員填補了盲區。不同背景的人們互相補充視角,才構成健康的編輯部,也是這份工作最有意思的地方之一。在中外衝突如此激烈時刻,強調雙方的互補比突出差異更為重要。這也是為什麼高質量的編輯部需要多元化、而不是本地化。

所以這些年駐華記者越來越多亞裔和華裔,可惜因為中美衝突,也因為作品坦率,大多數已經或者即將離開。而本來還能起到橋樑作用的中方雇員,不明不白地突然成了附帶傷害被拆除,下面是驚濤駭浪。既不公平、也不明智。

劉******:報導複雜真實的中國沒有問題。既然要真實,就請在負面中也稍微摻雜點中國社會的正面。另外,說到透明,美國在前期和目前有沒有隱瞞疫情?也請外媒說明一下。

A:「外媒」回答了沒有?自己先去檢索閱讀一下吧,別來這裡問

項******:感謝分享,很想了解下在美外媒們僱傭美國人的情況,不知作者有無了解謝謝

作者:就是正常雇員。

T******:社會的點滴進步,也離不開你們的努力。

崔******:這篇文章說到了中秘的委屈也點到了中秘的價值,如果2國的口水之爭奪去了中秘的工作,可謂是一粒灰和一座山的例子。別的也不多說,為中秘發聲要說聲謝謝!

之******:面評論已經有人看到,文章後面一點說的權威媒體,確實應該改成公信力媒體,權威倒是有的。需要的是公信力的媒體

G******:關於你說的外媒要有中國記者在才能爭取更多的聲音(大意),我有個疑問,最近看川普開記者會,基本都是白人記者在提問,並且如果提問特不喜歡的問題就經常被川普一句fake news, you r terrible打發走了話都沒問完。在這個情況下中國籍記者有提問的機會嗎?或者說提問了特會點你嗎?如果你(外媒中國籍記者)寫了一篇讚揚中國疫情防控,譴責川普政府不作為,做鴕鳥狀,企圖激起民粹主義轉移美國人民注意力的報導評論。這篇讚揚中國同時責備美國的文章能否順利發表出來?

作者:中國籍記者有提問的機會,但是很少有中國籍記者能在外媒做報導白宮的記者的。這裡面很多複雜的原因,包括語言,文化,甚至種族等。就是因為這樣、在中國的報導上,我們應該給予他們一些基本的權利和機會。你說的報導,只要是事實,當然可以發的出來。紐約時報此前已經發表出來了。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Evernote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323/1426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