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當年宋仁宗的抗疫辦法一應俱全 現在人不過在抄襲

宋仁宗哀憐瘟疫中生病的百姓(示意圖:清代陳士倌繪,台北故宮博物院)

蘇軾說:「宋興七十餘年,民不知兵,富而教之,至天聖、景佑(宋仁宗年號)極矣。」

北宋盛世仁宗掌朝時,也經歷了幾次瘟疫。不過,古代帝王,有他那樣認識的不多見。正因為「瘟疫」在古今中外都和歷史共存,有的國家民族在瘟疫中滅亡了,有的則走過來了。然而,這位北宋第四代皇帝在瘟疫流行時是怎樣應對的呢?他是怎樣護衛子民走出瘟疫的?

首先說一說為何宋仁宗在歷史上是以仁慈寬厚聞名的天子?《宋史》評論說:仁宗謙恭、節儉、仁慈、寬厚,這是出於天性,一遇到水旱災害,或者在宮中秘密祈禱,或赤腳站在大殿下面。有關部門請求把玉清昭應宮舊地開闢為御花園,皇上說:「我承奉先帝的苑囿,還認為太廣大了,還要這個幹什麼?」家宴上常穿一再漿洗過的衣服,床帳被褥,多用粗綢做成。在宮中夜裡餓了,想吃烤羊肉,告誡左右不要向御廚索要,恐怕廚夫從此濫殺生靈,來準備隨時需求。判死刑尚有疑問的罪犯,都要命令重審覆核,每年可使千餘名死刑犯活下來。吏部選拔人才,一旦錯判致人死罪的官吏,都一輩子得不到升遷。仁宗皇帝經常對近臣們說:「朕從來沒有用死字罵過人,怎麼敢濫用死刑呢?」

到了西夏侵犯邊疆,就把他們趕出國境;契丹背棄盟約,就增加歲幣。在位四十二年之間,吏治好像苟且怠惰,但任用官員蔑視殘暴苛刻的小人;刑法好像放縱鬆弛,但判案官員多是公正平允的人。國家不是沒有弊端,然而不足以牽累治世的國體;朝廷不是沒有小人,然而遠不足以壓倒善良忠厚之人的正氣。君臣上下同情憐憫老百姓的心情,忠誠厚道的為政原則,可以說對培養宋王朝三百多年的根基起了作用。後代子孫一旦改變這種治國方法,天下就趨於混亂了。《左傳》說:「做國君的做到一個仁字就可以了」。仁宗皇帝真是當之無愧啊!

宋仁宗坐像(圖片:台北故宮博物院)

脫下龍袍誠懼內省

據《宋史》記載,宋仁宗知道了國土境內發生大瘟疫,百姓受難時,不是下令處罰官吏,也不是照樣歌舞昇平遮蓋災情,而是「脫下天子的龍袍,暫離正殿,不受朝賀」,誠懇表示愧於奉天行道的天子職責,並責罰自己的失責。他減少自己的膳食、減損美味,同時停止娛樂,誠懼內省,查察自己的掌政是否違反人道?是否符合天道?

關懷災疫貧病頒善救方

宋仁宗除了省察責己,更積極賑濟救災。他下詔傳達對受災百姓的悲憂之心、哀憐之情,並且化悲憂為行動,下令救濟,實施救災安民的賑濟措施。

天聖六年(1028年),宋仁宗剛剛繼統之初,臨安(杭州)發生大瘟疫。仁宗拿出自己的錢給貧民就醫買藥,以及買棺收斂死去的家人,並撫恤死於瘟疫軍人的家屬。

宋仁宗哀憐災、疫中生病的百姓缺乏治療的處方和救命的藥物。他為了濟救無法得到適當醫療救治的百姓,在慶曆八年(1046年)頒布了《慶曆善救方》,並由官方給予病民金錢和藥物治療。

京師發生大瘟疫時,宋仁宗先想到的就是窮困貧病的人家:窮人很可能沒錢看病,也很可能被庸醫貽誤病情,甚至夭壽早亡,怎麼辦?他就命令太醫找來善於把脈的人,就近在各縣衙門為貧民開設了公診、給藥。這是免費的「義診」兼給藥。同時又免除租用公家和私屋者十天的房租。他哀憐百姓之情、體恤貧病者的措施,都直接使在刀口上。

貴百姓賤珍藥

為了幫助百姓抗瘟疫,仁宗命宮中的太醫為百姓研究抗疫的藥方,合出藥來。他又命內侍拿出高貴藥材,內侍拿來了二個犀角,讓太醫鑑定分析藥性是否合用。其中有一個是稀有的「通天犀」,這種犀角中有一孔,能上下通貫出氣,也叫「辟水犀」。查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說通天犀角「夜露不濡,入藥至神驗」。當時仁宗內侍李舜舉知道通天犀是珍稀寶藥,就請求留下這個犀角供皇上御用。

豈知,仁宗皇帝一點都不高興,說道:「我豈是貴異物而賤百姓的人?」說著就把通天犀打碎了。在這節骨眼上,讓我們回憶起古代西周國邦新建時,召公曾告戒開朝的周武王「不作無益害有益,不貴異物賤用物」。讓我們看到宋仁宗這位仁慈寬厚的天子,深明神州古訓,而且躬身力行!

自己出錢賑濟災民

慶曆八年年末,異常的大雨連灌成災,許多百姓的田地被沖毀,穀物歉收,饑民流離失所。仁宗拿出內藏錢幣、絲帛給理財的三司——鹽鐵、度支、戶部作為救濟災民之用,他指定這些錢用來貿易、調度谷糧,賑濟河北災民。並令河北官府給流離失所的災民蓋了庇護的房舍,安置災民定居,使他們不再到處流浪。

次年,又下詔用二十萬緡錢買谷種,分配給河北的貧民,重新種植穀物,重新建造新生活。對那些因為水災造成穀物歉收以致飢餓偷盜的,都從輕發落,所犯的罪不及刑的拘禁犯人都加以釋放,監獄中囚禁的罪人都減罪一等。他曾賑濟受災嚴重的瀛、莫、恩、冀等州二萬緡錢,給饑民贖回自己的孩子。

贍養百姓為懷多管齊下

皇佑元年(1049年),河北發生瘟疫,仁宗遣派特使頒藥賑災;七月時,下詔各州買藥治療百姓的疾病。除了醫療安民,他還有及時的實質救濟措施,該年六月,下令免除河北復業老百姓的租賦二年,到了十一月仲冬,下詔賑濟河北災民,凡是年紀八十歲以上和重病不能自理者,都可得給米一石、酒一斗。在嘉佑年末(1063年),他又下詔給無主的死者埋葬屍體,一棺給錢六百,小兒棺三百。

仁宗處處以贍養百姓為懷,對百姓的生死大事,思慮周到,施惠百姓也很寬厚。慶曆初年(1041年),他就下詔國內各地立義倉,到了嘉佑二年(1057年),又詔天下設置廣惠倉。這些義倉在災害發生時,都能及時發揮效用,使得老幼貧疾這些人都能得到養護,這種制度影響有宋一代,累朝相承。

在宋仁宗寬厚為民的親政下,許多忠臣、賢良官吏都得到鼓舞,響應了仁政,就如「聖代無隱者」的寫照。例如,富弼治理青州(山東省舊府名),置房舍十多萬間收養流民重建生活,救活五十餘萬人;治理鄆州(春秋時魯國邑地,在今山東境內)的劉夔開倉廩發糧賑濟饑民,救活無數人民,讓淪為盜賊者走回正路。

由宋仁宗的內省精神和贍養百姓為懷的種種賑濟措施,對照今日大陸處理瘟疫災情的舉措,其間差距真如雲泥之別!

參考資料:托克托《宋史》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希望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429/1443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