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民意 > 正文

武漢省委幹部:軍運會 病床 恐懼 特別崩潰的冬天

—盛會 病人 難以逾越的冬天

訪談對象:患者家屬/省委幹部

採訪/整理:畫天

訪談時間:2月15日下午2點

我母親是1月31號出現發熱症狀的,當時查了CT,說是有問題。一開始我們求助社區,要去醫院,結果車子派不出來,什麼忙也沒幫上,都是我們自己解決的。後來就一直在家吃藥,待了有七八天。

2月9號那天晚上,社區通知我母親,說是要安排轉到方艙醫院,而且是在東西湖那邊的武漢客廳。當時已經是夜裡十一點,我們家是在武昌區,距離很遠。我母親還有基礎糖尿病,估計到東西湖方艙的時候已經凌晨兩三點鐘了。所以我們就跟社區申請,希望可以住到近一點的武昌方艙,也就是洪山體育館,去那裡只需要步行十分鐘。社區答應了我們的申請。

第二天晚上十點半,社區又通知我母親去集合,乘坐公共汽車,將近二十個人,一直到凌晨兩點,終於住進了武昌方艙。母親說折騰得有點受不了,早上還有點感冒。前一天晚上,我們水果湖街道已經發生了轉運協調混亂的情況,區長被約談,結果還是很匆忙。

我們水果湖街道就在湖北省委大樓旁邊,我和我愛人都在省委機關上班。別人提起來,都覺得水果湖像是武漢的小中南海,好像高人一等似的,人員素質和管理水平應該是引領全市的,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我們是老舊小區,沒有物業。

回想起來,真的就是沒有人重視起來,而且還約談了那幾位醫生。說得激進一點,你不能不允許批評的聲音存在,對於所謂的傳言,以及那些跟主串流媒體不一樣的聲音,應該更慎重地對待。

當初外地的專家到武漢來考察情況,我是知道的,但我們都沒有把它放在心上,不會想到這竟然是一件那麼嚴重的事情。特別是1月13號,港澳台的專家組來到湖北,負責接待的是武漢市衛健委。我的一個同事也參與了那次接待,都沒當回事兒,後來她的舅媽也感染了。

我們總是相信政府有執行力和前瞻性,尤其是在去年10月,武漢搞了軍運會之後,大家士氣大增,那種驕傲和不知道哪兒來的自信感就很強。軍運會開始之前,長江大橋開始亮燈,要做主題燈光秀。所有的社區都修葺一新,整個城市的面貌都不一樣。當時還專門做了重大衛生事故的應急演練,費了很大的勁。

軍運會期間,我還專門買票請我爸媽去洪山體育館看籃球比賽。我媽前兩天去方艙醫院,就在洪山體育館。我安慰她說,之前去看比賽還需要買票,現在住裡面都不用花錢了。

軍運會辦得很成功,我們體制內的人都跟外面宣傳武漢多好多好,湖北多好多好,新一線,中部崛起,如此等等。那些素材和數據,都爛熟於心。但是一步一步,基層組織和管理的渙散暴露出來,充分顯示我們武漢還是存在很大問題的。社區的人也很累,但他們只有任務,沒有政策的補給和實質的措施。

水果湖現在的發病率很高,年前大家都沒有重視,聚會和老幹部新春座談會特別多,還有大家都知道的那次團拜會。我們機關的事務都正常開展,跟往年沒有任何區別。我負責的項目比較多,挺忙的。

1月23號突然封城的前一天晚上,各個單位都通知到了每個黨員,第二天上午十點就封城了,那個時候大家也沒有想過是有多麼嚴重,但是每天都可以看到救護車,殯儀館的車子拖走一個又一個,大家慢慢地就開始恐慌了。

你只能通過普通人的這種遭遇來判斷政策的執行力度,究竟有沒有從心臟達到每一個微血管。如果說每一個細胞都OK了,然後你才會感覺整個機體的生命力重新活潑起來。但政策執行好像總是慢一拍,不停跟進,一直沒有引領的作用。

我前兩天看了一篇文章,說武漢的病床和醫護人員數量都是排名全國前三強的。結果最先開始出現疑似病例井噴式增長的時候,試劑盒子跟不上,核酸檢測跟不上,CT做不上。1月31日,我媽出現發熱症狀,去門診排隊,都快虛脫了。

當時我們也找了單位領導,坦白說就是托關係,但是一般的關系統統都失靈了。我找的是省直機關的一把手領導,屬於正廳級,他給我找了好久也沒找到病床。當時我還在想,領導出面都找不到,特權都沒用了,是不是大家都按照規矩來,有正規渠道去住院。後來發現不是的,病床真的很短缺,簡直是比黃金還寶貴,比鑽石還稀缺。

當時我們特別慌,就覺得怎麼會是這個樣子。報導上說殯儀館的人手都不夠用,鍾南山院士也出來說會出現那種病情突然加重的情況。對於這個病的恐懼,以及住不上院的現狀聯繫到一起,還有每天微博超話上的那些求助信息,就覺得特別崩潰。那些天過得很鬱悶,整宿睡不著覺。

只能說這次的考驗面前,湖北省和武漢市沒有給出一張及格的答卷,平時考差了就算了。就算平時考得好,那也沒用,關鍵時刻才見真章。

昨天我看了一段警句一樣的話,心裡特別不舒服,就是說‌‌‌‌「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當時我在加班寫材料,也用了這句話。可是回頭想想,有多少人失去了父母和子女,他們就永遠留在了這個冬天了。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荷戟周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503/1445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