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中國人移民國外無法融入主流社會?是時候戳穿這個最無知的謊言了…

摘要:「中國人移民之後,無法融入外國的主流社會,不管在國外居住了多少年,生活了多少代,始終會被歧視、排擠,華人只能在社會邊緣生活。」

最無知的謊言:中國人移民國外後無法融入主流社會

飛速發展的社會環境下,不知不覺中移民成了家常便飯,也成了大家街頭巷尾經常討論的話題。但由於移民行業的信息門檻相對較高,很多朋友在談論移民時,容易按照「刻板成見」來認識,並且人云亦云,其中傳的最「喪」的一條是:中國人移民國外後無法融入主流社會。

「中國人移民之後,無法融入外國的主流社會,不管在國外居住了多少年,生活了多少代,始終會被歧視、排擠,華人只能在社會邊緣生活。」

為了把這個謊言刻畫地深入人心,一則一則斷章取義的假新聞、一條一條憑空捏造的「悲慘故事」層出不窮。

但事實真的如此嘛?

我們暫且不探討融入問題,首先來看看「主流社會」。

什麼是主流社會?是怎樣的「主流社會」讓中國人無法融入呢?

很多人都想當然地陷入一種錯覺:有錢有勢,開豪車、住別墅、動不動就穿著晚禮服開高端酒會,家裡不是上市公司CEO,就是州議會議員,學歷不是斯坦福就是MIT,跟總統合影如家常便飯……這就是主流社會。

但事實上,這種理解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主流社會」,而是感官上、客觀上的「上流社會」。

二者存在極大差別。「上流社會」是整個社會中極少的一部分人,他們可能得益於幾代人的積累,才擁有如今的地位和財富,他們可能是金融或網際網路的新貴,短短几年就能上榜福布斯,但他們並不能代表「主流社會」。

在已開發國家,社會形狀呈橄欖型。與大部分由底層構成的金字塔型社會不同,橄欖型社會的兩頭代表社會的上層和底層,數量極少,反而中間那一大部分才是普通民眾,才是這個國家的「主流社會」。

所以這個謊言從基本概念上就是謬誤的,可謂無知之至。

接下來,我們談融入問題。

無論何時,收入都是安身立命的基礎,是融入的必備條件。以已開發國家中華人最多的美國來說,皮尤研究數據表明,華人移民的收入高出整個美國家庭收入的中位數,從收入來說已經完全融入主流社會。

有了物質基礎,我們還要談教養、看受教育程度。無論困境多難,華人永遠把教育擺在第一位,在這一點上,華人從不認輸,研究數據也再次證實了華人的教育成就,在25歲以上受教育程度來看,美國人獲得本科學歷的平均水平為28%,華人為51%。

然而,你可能覺得這些還不夠說明問題,融入是文化上的。那么小亨告訴你,已開發國家,尤其是美洲的已開發國家所有文化的根基都是移民文化,他們對於新移民的包容要比非移民國家強得多。

不管什麼種族的移民,只要願意融入新的環境,當地人會很樂意接受。西方已開發國家幾百年的歷史充滿了種族鬥爭和平權運動,今天包容平等的移民文化是付出過慘痛代價的。

而今,移二代往後,本土融入已十分自然,他們的自我認識也同樣是廣含華夏精髓與西方文化的完美融合。

移民後,請忘掉你的「中國思維」

小亨想說,融入是一個過程,每一個新移民都有或長或短的一段時間確實是在磨合,但這段磨合不是一個常態,最終,勇於奮鬥的華人能夠在任何一片土地生根成長。

那麼「初來乍到」的磨合期,華人如何能順暢的渡過呢?接觸過頗多移民後的小亨可以告訴你,第一也是最重要的,要從思維上習慣轉變,首先忘掉「中國思維」,你就會發現,傳說中的水土不服、難以適應會很自然的改善。

什麼是「中國思維」呢?

舉一個很現實的例子。移民後工作問題肯定要先解決,而在「什麼是體面的工作」這一點上,中國思維與西方現實就存在很大差異。

「中國思維」通常認為,體面的工作不外乎賺錢多、單位好。事業單位的公務員,算是丈母娘最喜歡的。而各種藍領工人、服務員、小店主往往被覺得沒有面子,同學聚會時都低人一等。

但在已開發國家,一個藍領工人賺得錢可能比大學教授還要多,就算賺得不多,當一個服務員、小店主也不會被人覺得是沒有面子的事情。藍領工作不是屈才,也不是主流社會以外。

反倒是公務員在國外很少年輕人願意去做,不但薪水不高,而且還要用隱私來交換,比如公開自己的財產之類的。

別人把工作當成是謀生的手段,只要合法賺錢,願意從事任何喜歡的工作。而我們把工作當成是階層劃分的標誌。

不同國家有不同的國情,所以新移民到新的國家之後,就請忘掉你的「中國思維」,不然你永遠也沒有辦法融入主流社會。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VISA800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514/1451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