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虛假的歷史 騙得了一時 騙不了永世

作者:

1

在我們大家的認知里,包公(包拯)是宋朝一個公正廉明的好官。

事實是不是這樣呢?

今天我們通過《宋史·包拯傳》、《包拯集》、《續資治通鑑長編》、《宋刑統》、《宋史·職官志》等史料,看看歷史上真實的包拯。

首先應該承認的是,從這些歷史資料的記載來看,確實包拯是一個好官,歷史上真實的包拯,在朝中經常彈劾不法的官吏,包拯在管治開封府(河南開封是北宋的首都)的時候,確實為民除害,公正廉明,所以我們說,影視劇對包拯的形象定位,基本上確實是符合我們的歷史事實的。

然而,有一件事,我們的影視劇沒有告訴你,也不好意思告訴你,這件事就是:

包拯的工資非常高

是的。

歷史上真實的包拯,雖然說確實是一個好官,但是,如果你把包拯想像成一個兩袖清風、甘於清貧、視金錢如糞土的清高人士,那麼,你就錯了。

歷史上真實的包拯

俸祿驚人

非常有錢

依據宋代史料,包拯在宋朝官職最高的時候,身兼三職:權知開封府事、龍圖閣學士、尚書省右司郎中。

其中,單單龍圖閣學士一職,包拯的年薪是1656貫錢。

1656貫錢,相當於今天人民幣多少錢呢?

根據《宋史·食貨志》的記載,北宋時期的400文錢可以買到一石米,按照這個來換算,包拯「龍圖閣學士」一職的收入是:

年薪120萬人民幣

對。

你沒有看錯,是年薪120萬元人民幣。

包拯:你們只知道我是個好官,可是你們不知道,其實我很有錢

然而不要忘記,這只是包拯「龍圖閣學士」一職的年薪,還不算「權知開封府事」、「尚書省右司郎中」這兩個職位的薪金。

如果加上權知開封府事、尚書省右司郎中這兩個職位的薪金,保守估計,包拯的年收入,至少有200萬人民幣。

這是非常保守的估計了。

然而,這還不算。

依照宋史資料的記載,朝廷還給包拯封了2000畝土地。

北宋時期的地租是多少?按照《宋史·食貨志》裡面的物價來換算,2000畝地,至少一年可以租到人民幣100萬元。

注意,100萬地租,還是非常保守的估算。

那麼,這幾項算下來,我們可以估算出:

包拯年收入至少

有300萬人民幣

是的。

至少300萬人民幣。

這麼高的工資待遇,試問,包拯還需要做一個貪官嗎?

我認為不需要。

包拯:我這麼有錢,還需要貪嗎?我做個好官很正常好嗎

總之換了是我,年入300萬,我會非常公正,十分廉明,保證明鏡高懸,絕對明察秋毫。

親愛的讀者,讀到這裡,你對包拯為什麼是個好官,是不是有了全新的認識?

哈。

就是這樣。

存在就是合理。

那麼,為什麼包拯的工資有那麼高呢?

其實,並非只有包拯工資高,整個宋朝,其實工資都高,例如王安石,按照同樣的換算方法,他的年薪也在300萬人民幣以上。

為什麼呢?其實,宋朝的皇帝一直都是高薪養廉的理念,宋太宗趙光義曾經說過這樣的話:

庶幾豐泰

責之廉隅

宋太宗的意思是說,你要讓當官的有錢,當官的才能自覺做到不貪污。

宋太宗趙光義

今天我們知道了這些,回過頭再看包青天,我們就會發現,一切的歷史,都是那麼的合理,一年300萬,換了我,也會是個好官,包拯當個好官很正常,包拯當個貪官,那反而不正常。

那麼,包拯的清官形象為什麼可以流芳百世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

包青天的清官形象

迎合了百姓的需求

是的。

老百姓對包青天,存在一種政治心理上的需求,這就是為什麼包拯的清官形象,可以流芳百世,而自古的作家們、戲作家們都很鬼,他們會故意隱去包拯工資高的歷史真相,把包拯的清官形象打磨得更完美,以進一步迎合讀者的心理需求。

2

我們上中學的時候,都學過一篇課文,說魯迅在日本留學期間,班上播放幻燈片,同班的日本同學,站立歡呼天皇萬歲。為什麼呢?因為幻燈片的內容是日俄戰爭期間,一個大清國籍的男子,給俄國軍隊做間諜,被日軍抓到,被日軍當眾斬首,而斬首的當場,有許多中國人圍觀,他們個個表情麻木,於是,魯迅覺得,中國人的問題不是身體病弱,而是精神麻木,所以,魯迅立志「棄醫從文」。

今天我要告訴各位,這篇文章里所說的這個幻燈片

其實是假的

憑什麼說它是假的呢?

兩個理由。

首先第一個理由:

根本就沒有這張幻燈片

事後在日本,有人專門考證過。

事情是這樣的:

魯迅青年時期在日本念的那所「仙台醫學專門學校」,滄海桑田,後來搖身一變,變成了今天的「日本東北大學」。

魯迅留學的仙台醫專,現在演化成日本「東北大學」

可是,儘管校名變了,但是,仙台醫專的舊檔案,包括當年的教學幻燈片,都還保留得很好,並且,還仍然保存在今天的日本東北大學,而且還依照當年教學的年份,班級,分門別類,各種教輔材料,都保存得整整齊齊,井井有條。

日本人就是這個性格,保存什麼都是很完整、很嚴謹的。

日俄戰爭中日軍隨軍記者拍攝的砍殺間諜的照片,魯迅也許是從報紙上看到這幅照片,進而把這件事進行藝術加工,寫成了仙台醫專的教學幻燈片

有個對研究魯迅有興趣的日本學者,名叫渡邊襄,渡邊襄專門跑到日本東北大學的檔案室,去翻找這一套幻燈片。

他找到了。

渡邊襄,找到了魯迅留學仙台時期的這一組教學用的反映日俄戰爭的幻燈片,是一組15張的幻燈片,完整無缺。

但是,渡邊襄發現,在這15張內容是日俄戰爭的幻燈片裡,並沒有魯迅所說的那張「斬殺大清間諜」的幻燈片子。

不要誤會,我這不是說日軍沒有斬殺過大清間諜,而是說,在當年魯迅母校的這一組教學幻燈片裡,沒有這一張片子。

魯迅:我身為作家,碼字的時候來一點虛構,來一點藝術加工,很正常好不好

渡邊襄的考證,還不是唯一的破綻。

更大的破綻,其實就在魯迅自己的文字裡。

關於同一件事,魯迅自己的文字

自相矛盾

首先,魯迅在他的《藤野先生》裡,說的是日軍對這個大清的間諜進行「槍斃」。

注意,是「槍斃」,就是開槍打死,魯迅的原文是這樣的:

……便影幾片時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戰勝俄國的情形。但偏有中國人夾在裡邊:給俄國人做偵探,被日本軍捕獲,要槍斃了,圍著看的也是一群中國人;在講堂里的還有一個我。「萬歲!」他們都拍掌歡呼起來……

注意看我塗紅的兩個字:槍斃。

然而同一件事,魯迅在他的《吶喊自序》裡,則說是「砍頭」。

注意,是「砍頭」,就是用刀殺頭,不是用槍打死,魯迅的原文是這樣的:

……有一回,我竟在畫片上忽然會見我久違的許多中國人了,一個綁在中間,許多站在左右,一樣是強壯的體格,而顯出麻木的神情。據解說,則綁著的是替俄國做了軍事上的偵探,正要被日軍砍下頭顱來示眾,而圍著的便是來賞鑒這示眾的盛舉的人們了……

注意我塗紅的「砍下頭顱」四個字。

可見,同一件事的敘事,魯迅自相矛盾了。

在《藤野先生》裡,魯迅說幻燈片上的是槍斃。

但是在《吶喊自序》裡,魯迅則說,幻燈片上的是砍頭。

槍斃和砍頭,能是一回事嗎?不是一回事。

一個年少時期對他的心理產生巨大衝擊的照片,按照常理,人是不會忘記的,尤其是照片中殺人的動作,要麼是殺頭,要麼是槍斃,這個視覺衝擊最為強烈,如果說魯迅果真記住這一幕的話,那麼是槍斃還是砍頭,按理說魯迅是不應該記錯的。

而魯迅在他的文章里,一會說是砍頭,一會又說是槍斃,這說明什麼呢?

這說明了,魯迅筆下的這一幕,很有可能是虛構的,或者說得客氣一點,是藝術加工的。

當然了,魯迅文字的馬腳和破綻,並不能否定他文字思想的光輝。

只不過我認為,這件事告訴我們,寫文章其實還是寫實最佳,因為你虛構的畫面,隔一段時間你忘了,再寫的話,寫出來又不一樣,所以我們說一個作家虛構一百件事,都不如自己親身經歷一件事。真實的文字,永遠都是最經得起考驗的。

反映日俄戰爭中,日軍砍殺大清間諜的繪畫

3

我們從小就知道《三國演義》裡面「草船借箭」的故事。

故事說的是,諸葛亮調集一批草船去誘敵,曹操的部隊不知是計,萬箭齊發,都射在船殼的草垛上。

諸葛亮令船返航,結果,募集了數萬支免費的箭。

然而,這個故事

其實是騙你的

《三國演義》只是小說。

注意,是小說,而不是史書。

小說《三國演義》是在史書《三國志》的基礎上改編、加工、虛構而成的,而在史書《三國志》裡面,根本就沒有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

換句話說,諸葛亮「草船借箭」的事跡,在真實的中國歷史上,是不存在的,它只存在於元末明初的小說家羅貫中創作的小說《三國演義》裡面。

《三國志》才是史書,也是小說《三國演義》的主要藍本

實際上,在歷史上做過「草船借箭」這件事的,確有其人,只是,那個人不是諸葛亮,而是孫權

關於孫權「草船借箭」的歷史資料,留下來的有許多,我舉一個例子。

例如,史書《魏略》記載:

「權乘大船來觀軍,公使弓弩亂發,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

這段資料記載的,是這樣一件事:

「孫權乘坐一艘大船,來偵察曹操的軍情,曹操叫部下射箭,於是,萬箭齊發,都射在孫權的船上,船差一點被這一陣「箭雨」傾覆,於是,孫權下令掉轉船頭,讓船的另一面接受「箭雨」,於是,大船兩邊都受箭了,重量平均了,船也穩了,於是,孫權下令走人。」

這才是真實的歷史上,孫權「草船借箭」的故事。

很顯然,羅貫中從《魏略》裡面,讀到了孫權「草船借箭」這一段,於是,羅貫中將這個故事移花接木,把主角加工成諸葛亮,然後,寫進他的小說《三國演義》裡面去了。

諸葛亮談笑之間,智取曹箭數萬支,只可惜,此事純屬虛構

《三國演義》所虛構的諸葛亮的「機智事跡」,其實還不止「草船借箭」這一則,我們大家知道的所謂諸葛亮「大擺空城計」,同樣也是虛構的。

諸葛亮大擺空城計的故事說的是:

司馬懿出兵來攻打蜀國,諸葛亮叫城內的官兵疏散,後撤,他故意大開城門,並且,諸葛亮本人則大大方方地,坐到城樓上,優哉游哉地,彈琴作樂。

司馬懿兵臨城下,抬頭一看,這蜀國敵人啊,連城門都沒有關,而且諸葛亮這小子,竟然優哉游哉,在城樓上彈琴!

看對方這麼從容淡定,司馬懿盤算:肯定有大股伏兵,好漢不吃眼前虧,我還是撤了好。

結果,司馬懿撤兵了,不敢打。被諸葛亮騙了。

這一出,一直被世人津津樂道,被認為是展示諸葛亮高超智慧的典型案例。

《三國演義》其實是一本小說,不可以當作歷史來讀

這個「諸葛亮擺空城計」的故事,其實

也是騙你的

在史書《三國志》裡面,並沒有「諸葛亮擺空城計」這回事。

換句話說,在真實的中國歷史上,是沒有「諸葛亮擺空城計」這回事的。

「諸葛亮擺空城計」的事情,最早的出處是西晉人郭沖所寫的《條亮五事》。

然而史書《三國志》編纂者陳壽則認為,《條亮五事》根本不靠譜,都是虛構,所以不予採納。

後來南朝的歷史學家裴松之為《三國志》做註解,也認為《條亮五事》的文字,包括諸葛亮擺空城計等,都是虛構的、不靠譜的。

羅貫中寫《三國演義》,直接抄了郭沖的《條亮五事》,然而羅貫中並不知道,他是被郭沖騙了。

不過,也許羅貫中明明知道這件事是假的,只不過,小說嘛,寫得越神奇越好,而至於誰真誰假,他羅貫中才不在乎呢。

諸葛亮:我擺過空城計?我怎麼不知道?

不但如此,《三國演義》裡面說,華佗給關羽刮骨療毒,這件事其實

也是假的

為什麼說這件事是假的?

因為時空對不上。

華佗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真實存在的名醫,他死於公元208年。

而關羽攻打樊城,手臂中箭,時間是公元219年。

換句話說,關羽手臂中箭的時候,華佗已經死了11年了,華佗不可能從墳墓里爬出來,給關羽刮骨療毒的。

所以我們說,對於歷史愛好者來說,《三國演義》是一本很不靠譜的書,真正會讀史的人,是不屑於讀《三國演義》的。

電視劇《三國演義》中華佗給關羽刮骨療毒,只可惜也是假的

(註:公眾號「讀書人馮學榮」已更名為「馮學榮讀史」)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馮學榮讀史/QQ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617/1465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