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陳誠:濟南戰役是國共內戰的轉折點 濟南失守全線崩潰

作者:
六個戰場,兵對兵,將對將,雖然不像球賽那樣一個人看守一個人,但就大體來講,雙方互相控制,旗鼓相當,那一方也沒有顯著的壓倒優勢。所不同者,共軍較為機動,避實擊虛,容易撿一些小便宜而已。可是濟南易手以後,情形就不同了。共軍抽出山東的兵力,加在什麼地方,就造成什麼地方顯著的優勢,「一人難敵四手」,道理本甚淺明,敵人的優勢,當然就是我們的劣勢了。

共軍占領濟南

全面戡亂

三十六年(一九四七)七月,政府頒布「動員戡亂綱要」,對付共黨叛亂的軍事行動,遂由綏靖時期進入全面戡亂時期。

對於禍國殃民的共產黨,明張天討,這是一種名正言順的必要措施,凡有人心,無不表示擁護。不過共黨猖撅,有增無減,我們雖然舉起戡亂的大纛,但仍因備多力分的關係,很難以爭取主動。

是年八月杪,我奉命兼任東北行轅主任,對於全面戡亂軍事的策劃,自更無法顧及。不過參謀總長的名義,一直拖延到三十七年(一九四八)五月,始得奉准辭卸。

故戡亂軍事的失敗,以地位言,我所負的責任,實比任何人大。

戡亂時期的剿共軍事,以三十七年九月下旬濟南的失陷,作為一個轉捩點。在此以前,可以說勝敗之機,猶未大定,國軍努力的機會,還有爭取的可能。但在此以後,顯然已成江河日下之勢,狂瀾既倒,無可挽回矣。

津浦、隴海兩路的交叉地帶,是綏靖時期的主要戰場,前節已經言及,這一戰場包括山東全盛豫東、皖北及蘇北等地區。濟南為山東心臟,濟南一失,整個山東就全成了一塊死棋,而打通津浦,連貫南北,遂全然絕望。其在共軍方面,既已掌握了山東,自可抽調山東的共軍,轉移使用於其他戰場,於是無論東北、華北、華中,均將造成我軍之力日消、敵軍之力日長的趨勢。

本來在綏靖後期,剿共的形勢,大致是六個戰場互相對峙的,這六個戰場是:

一、東北戰場:包括東北各省及冀東、熱河。

二、華北戰場:包括晉、冀、察、綏各省。

三、中原戰場:包括蚌埠以西,潼關以東,黃河以南,長江以北之河南、安徽、湖北等省。

四、蘇魯戰場:包括徐州以北,滄縣、德州以東之山東全省。

五、陝甘寧戰場:包括陝西全省及甘、寧兩省邊區。

六、華東戰場:包括蚌埠、商邱以東,徐州以南,京滬以北地區。

以上六個戰場,兵對兵,將對將,雖然不像球賽那樣一個人看守一個人,但就大體來講,雙方互相控制,旗鼓相當,那一方也沒有顯著的壓倒優勢。所不同者,共軍較為機動,避實擊虛,容易撿一些小便宜而已。可是濟南易手以後,情形就不同了。

共軍抽出山東的兵力,加在什麼地方,就造成什麼地方顯著的優勢,「一人難敵四手」,道理本甚淺明,敵人的優勢,當然就是我們的劣勢了。

剛好在濟南易手之前一個多月,我政府頒布了一項「財政經濟緊急處分令」,發行金元券,收兌法幣及金銀外幣。起初情形尚好,但沒有多久,首先便在上海發生了搶購潮,隨即蔓延各地。人民搶購,商賈避賣,社會秩序,亂成一片。最慘的是奉行政府命令的安善良民,將辛辛苦苦積存下來的金銀外幣,依法兌出,不旋踵卻變成赤手空拳的難民,這件事影響士氣人心太大了。大家都對政府失掉了信心,政府的施政,恰與人民的利益,背道而馳。在這種情形之下,戡亂軍事,如何還能夠看好?

濟南又適於此時易手,軍事崩潰之局,遂更無可挽救。

果然,共軍於奄有山東之後,即以全力奪取東北,十一月二日,瀋陽棄守,東北戰場結束。十一月九日,徐蚌會戰開始,雙方使用兵力,合計不下百萬,這是戡亂軍事中最大的一次決戰。戰事歷時兩月,我軍敗績,華東戰場結束。東北共軍於東北戰場結束後,擁入華北,三十八年(一九四九)一月十五日陷天津,是月底在局部和平名義之下,進入北平,華北戰場除太原孤島外,亦已結束。

徐蚌會戰將近尾聲之際,如大家協力同心,退保江南,雖一時不足以雲恢復,但畫江為守,如東晉、南宋故事,也不見得全無可能。然後整軍經武,勵精圖治,俟敵之隙,徐圖進取,則勾踐可以復國,少康可以中興,成敗興衰豈有一成不變之理?不料當時賢俊,不此之圖,竟又倡導起和平來。與共產黨談和平,除投降外,是不會有結果的。這種經驗,政府中人,應有同感。共黨在羽翼未豐之前,尚以和談為發展實力奪取政權的手段,則在彼大獲全勝之後,反要他們和我們和平相處,豈非不可思議之事?

政府中人首先向總統呼籲和平的,是當時擔任華中剿匪總司令的白健生(崇禧),三十七年(一九四八)十二月二

十四日他打給總統的電報說:民心代表軍心,民氣猶如士氣,默察近日民心離散,士氣消沉,遂使軍事失利,主力兵團,損失殆盡,倘無喘息整補之機,整個國軍雖不辭任何犧牲,亦無救於各個之崩潰。不僅中國版圖變色,我五千年之文化歷史,將從此斬斷。言念及此,憂心如焚。職辱承知遇,垂念餘年,當茲國家危急存亡之秋,不能再有片刻猶豫之時。倘知而不言,或言而不盡,對鈞座為不忠,對民族為不孝,故敢不避斧鉞,披肝瀝贍,上瀆鈞聽,並貢芻堯:㈠先將真正謀和誠意,轉知美國,請美國出而調處,或徵得美國同意,約同蘇聯,共同斡旋和平;㈡由民意機關向雙方呼籲和平,恢復和平談判;㈢雙方軍隊應在原地停止軍事行動,聽候和平談判解決。以上所陳乃多數忠貞而有遠見者之共同意見,不敢壅於上聞,伏乞鑒核察納,亥敬。

責任編輯: 東方白  來源:陳誠先生回憶錄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719/1478929.html